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7 01:17:00瀏覽1080|回應4|推薦26 | |
Stamsund fredag 05. juli 2013 沿途循徑走到廣場中央,幾棟典型挪威北方漁村的紅色木屋散佈於空曠的右側,吸引我們的目光,因而不知不覺地邁步向前靠近,以便看個究竟。 低矮的房舍立於岸邊,木頭圍欄牆上掛著幾串顏色不一的繩索,綴以魚兒造型的可愛圖像,摩托車與汽車停擺於附近,閣樓窗外下方木桿曬掛的條條鹹鱈魚乾,以海鷹、海鷗等飛舞的圖形裝飾其左右,宛如海鳥真的為魚乾覓食而來,為這看似死寂無人煙的漁村,平白增添一股自然界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我們往屋後的空地走去,一座曬魚乾的高架聳立於前,可惜上面空無一物,看不到條條鱈魚層層倒掛日曬烘乾的盛況。 (圖片來源:http://www.lofotposten.no/lokale_nyheter/article6143610.ece) 迎面頓時刮起陣陣冷風,但見天空邊際一團烏雲飛快席捲而來,偌大的雨珠隨即霹靂啪啦地砰然落下,地面為之敲撞地鏗鏘有聲,佇足Stamsund不過片刻,馬上領教到北極圈內氣候瞬息萬變的大自然之威力。 風雨來得急,去得也快,沒一會兒工夫則雨過風止,煞無其事一般。我們不意走到港灣岸邊並列成排的紅色木屋rorbuer(單數rorbu,複數rorbuer),頂著羅佛敦山壁於其後,正是羅佛敦羣島最聞名的風光所在。 所謂的rorbu,自古以來是挪威外地漁民在捕魚旺季時期暫住的小木屋,傳統上必須沿岸而築,屋外底下與海面之間預留適當的高度空間,以便出海工作回來停泊船隻。設備相當簡陋,屋內僅區格兩個狹小的空間,一邊作為炊事用的廚房和堆放工具的倉庫,另一邊則是通舖,供漁民休憩使用。 二次大戰以降挪威漁民人口銳減,遺留許多廢棄不用的rorbuer空屋。隨著觀光業的興起,遊客特別喜歡在此類的靠海紅色小屋度假,想像體會早期漁民簡陋、擁擠的艱困生活,帶動rorbuer木屋的重建。如今,整個羅佛敦羣島擁有數百以上rorbuer樣式的建築木屋,舉凡來羅佛敦羣島度假的遊客,皆為了rorbuer慕名前來。Rorbuer內部的規模,亦由原始簡單的配備,到旅館級的設施不等,通常所費不貲。 「奧斯陸Aker Brygge碼頭岸旁的Rorbua餐廳,」老公突然開口說:「就是以這種小屋命名的。」Rorbua餐廳是七年前尤斯坦建議,與老公和愛瑟共同為我慶生聚餐的地方。自此以後成為我在奧斯陸相當喜歡的餐廳,只要有朋自遠方來,時間允許的話一定帶他們到Rorbua用餐,體驗挪威北方漁人港灣的風情。夏日則偶有海鷗蛋與鱈魚舌頭供應的菜色,至今我還未曾點來嚐鮮。 半小時的期限將至,老公和我不得不轉身大步快走,方能趕在郵輪開航前抵達登船。我們上到頂層甲板俯瞰這一千三百多位居民的離島小鎮,兩名女士佇足於港邊望著郵輪駛離,同時伸高雙手揮舞,我們見狀也揮手回禮,彼此素昧平生,藉此傳遞情感交流,倒也特別。 天氣依然變幻莫測,回頭遠望置身船尾後方的羅佛敦山壁,一時雲霧盤旋繚繞左右,已不再如前清晰可見。海上激起滾滾浪花,羣起洶湧拍打於礁岩島嶼的石縫間,驚濤駭浪澎湃之勢,令人內心不禁湧起對大自然的敬畏。俗話說「人定勝天」,不過是鼓勵我們遇到困境切勿輕言放棄,千萬不可愚昧地完全依照字面之意解釋草率行事,於攀登高山攻頂、探索體驗大自然之時,對氣候的多變隨便掉以輕心。 老公和我在甲板上徘徊、觀賞北極圈內變化多端的天氣型態好一陣子,絲絲細雨紛紛飄下,風勢增添寒意;儘管我們的保暖裝備齊全,海風久吹多少讓人難以消受。看了一下手錶,已然晚上七點半多,是該下樓回房準備享用晚餐的時候了。我再度任意按下幾次快門,濃密灰暗的烏雲雨層正在快速郵輪上空打轉,只在遠方的羅佛敦山壁留下一處光亮的缺口,一條猶如冰河的水道明顯現於天際,映入眼簾,此情此景可不常見。 然而,眼神的飢渴終究不敵食神的媚力,為了飽足口腹之慾,老公和我毅然將眼前景致拋之腦後,頭也不回地緩緩走進電梯,搭乘下樓離去。 相關照片:挪威 – Hurtigruten Stamsund http://album.udn.com/hsuklemsdal/417695 相關文章:快速郵輪Hurtigruten第四天 - Bodø - Stamsund (三) 快速郵輪Hurtigruten第四天 - Bodø (二)快速郵輪Hurtigruten第四天 - Brønnøysund - Bodø (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