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25 07:06:53瀏覽3053|回應11|推薦124 | |
身苦心不苦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Buddha
我發現一件矛盾的事情:如果你愛,一直到開始感覺到傷痛,那麼接著你會感到傷痛的消失,而更多的愛起而代之。 I have found the paradox, that if you love until it hurts,there can be no more hurt, only more love. ─Mother Teresa 在時間上來說,疼痛是暫時性的,它可以持續一分鐘、一小時、一天、一年;但是最後它會消減而熄滅,由其他感覺取而代之。然而,如果是我自己放棄(希望),這樣的疼痛卻是永遠的。 Pain is temporary. It may last a minute, or an hour, or a day, or a year, but eventually it will subside and something else will take its place. If I quit, however, it lasts forever. ─Lance Armstrong 如果兩者必須選擇其一,我寧可選擇痛苦的經驗而非無感。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the experience of pain and nothing, I would choose pain. ─William Faulkner 我們多數人畢其一生的錯誤的想法,就是以為我們無法忍受疼痛,但事實上當你出生的那一天,疼痛就已跟隨著你的肉體一起誕生;因此,你尚未完成的任務,就是去感覺到那個(超越)疼痛以外(不痛)的「你」。 Many of us spend our whole lives running from feeling with the mistaken belief that you cannot bear the pain. But you have already borne the pain. What you have not done is feel all you are beyond the pain. ─Saint Bartholomew 疼痛與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拒絕它們的(存在)形同拒絕生命本身。 Pain and death are part of life. To reject them is to reject life itself. ─Havelock Ellis 如果「愛」最後總是要因為「失去」而痛苦非常,那我們為什麼要愛?我再也想不出答案,我只有這段我親身經歷過的真實生命:現在的痛只是伴隨著過去快樂的一體。 Why love if losing hurts so much? I have no answers anymore; only the life I have lived. The pain now is part of the happiness then. ─Anthony Hopkins
過去有幾年,工作曾經不是太忙碌的時候,曾參與過一些安寧義工陪伴,雖然表面上,好像是我們去陪伴病患或是憂傷的家屬,然而在一般義工的心裡,我們都是很恭敬的把他們當作老師的:不論在外頭是如何光鮮或卑微,這裡顯然都是平等的,在每一個陪伴時段裡,我們總是默默受教於一個人人都無可逃避而必須面對,透過血肉之驅,進行著的精神性人間修鍊。 通常我見到病患,或許是由於止痛藥,或是機能衰退,有些是昏睡的,也有些是清醒的,如果是清醒的,最多的話題就是「疼痛」了,疼痛雖然是因人而異,但技術上確實是可以控制的沒問題,掙扎的是在於精神上的折磨;我的觀察是,身體疼痛不可避免,然而折磨的心理感受程度,卻因著各人平常修為,精神高度而明顯反應不同。 如果一位禪師這樣問一個普通路人甲:「究竟痛的是誰?」,企圖幫助人們突破慣性思維,恐怕只是會換來一臉莫名其妙的表情,回說「那還用問,當然是『我』啦」,但是,對一位尋求生命覺知的人來說,如果他做過功課,真心用功過,卻極有可能的功不唐捐,是一個跳躍生命經驗突破生理局限的機會。 究竟誰在痛 「痛」是生命經驗裡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幾乎沒有選擇的得常常面對它;我們不小心撞著了、或是生病了,會感到身體痛,或者跟親愛的人生離死別,朋友變敵人了,會感到心痛,但是,如果我告訴你「痛」是一個(抽象)「概念」,不是真實的存在,你一定不相信,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吸引人而值得說說的主題。 邏輯上,我們可以用下面兩點證明它的不真實具體:(1) 在時間上,痛有開始,也有結束,所以,它本質上是生成與消長交替;如果痛是真實具體的,它就應該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我們長期觀察,知道它不是這樣一直存在的。(2) 如果你靜靜的觀察,能感「覺得」痛的那個「東西」是不會痛的;不信的話,下次你碰到東西,不防注意一下(2)的描述,如實(as is) 覺察痛的相對關係運作,或許你會突然發現,你其實不用皺眉的,因為「痛就只是痛」,其他的反應,諸如「我是孤獨的」,「我是可悲的」,「我很命苦」等等,是我們快速心理反應附加的「符號」與心理概念,而造成苦上加苦的壓迫。 那麼,何以要去理解痛是一種概念?難道理解痛不是真實的,就會覺得不痛了嗎? 關於這一個可以長期專注觀察與用功的對象,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在禪修的心理學裡,是這麼把痛(感)歸於五蘊的「受」蘊(perception aggregates),所以是一種心法(植基於過去、非當下的心理「概念」),所以,至少,我想它是一個值得專注探討的主題:練習以敏銳的觀察當下經驗,親身經驗見到生滅起伏的(中性)「實相、真相」(the true nature of reality),以替代自己過去慣性累積的身體記憶,乃至伴隨而起的「憂悲苦惱」心苦,這一個實際經驗的傳遞教誨,一直是禪修或冥想(meditation)為人類面對痛苦這個課題而致力開發的心理鍛鍊,所提供的一種「(依智)慧解脫」方法論(不是「知識」), 這是「知」方面,在「行」方面,則必須長期練習在身(心)暫時沒有痛苦壓迫的空檔(對,就是現前當下),腦力清明,體力充足的支撐下,練習專注觀察的能力: 例如,攝心注意呼吸出入息(身念處)、注意身體感受的來去消長(受念處)、注意心理感受喜樂的來去消失不久住(心念處)等等,這樣就跟對付感冒要靠平常運動培養體力一樣,心力也可藉此得到培植、終究可以是積沙成塔,功不唐捐。 我很確定如果不做這種功夫,十之八九我們也是胡思亂想,不免懈怠蹉跎時間。 假名概念與親身經驗 中國人一向講究境界,雖然不如印度禪修系統的精密步驟的描述,但儒家與道家也是有各種類似禪修的攝心的描述,例如孟子花了很多時間說明「息」呼吸與「氣」,要在晨旦(早晚)鍛鍊,可得「勇」,孔子的「不以須臾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的以「仁」的概念攝心;莊子的「虛室生白」,即是空心而見光明,這些澄明的心理境界,照書上記載,應該不只是比喻,而是可能有心眼打開之後,即使在黑夜也可以感到「光明」的一種心力強壯的定境, 一般現代人或許不容易有這種境界(因為總沒有足夠的空閒時間,或是心停不下來),但是,一段用功以後的身心通暢感受,卻必然是毫無困難,在身心艱困的時候,可以喚回的輕安身體記憶。 簡單的說,就是以「經驗」替代「概念」;在南傳上座部(Theravada) 論書,也是西方學者,學院裡的一門課名稱為佛教心理學的 (Buddhism Cognition):《阿毗達摩》 (Abhidharma) 特別定義概念法(paññatti)也叫施設,或者叫假名。概念法在究竟意義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它們卻能夠作為究竟法的影像而被人們所認知。 概念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稱為意義概念(atthapaññatti),另一種稱為名字概念(nāmapaññatti)。 意義概念─通過概念所表達的意義,例如:形狀、組合、方向、時間、空間。 名字概念─是表達這個意思的名字或者名稱,例如人、動物、老師、學生,富人、窮人、快樂、疼痛等等。 而親身經驗,就是要開始去辨別自己現在對身心感受的反應,到底是來自這些概念,還是真實經驗,是不是「如實」而沒有必要引起自己苦上加苦的累積,不痛的時候,我們是這樣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痛的時候,也是如此觀察,這就是「念處」(Sati),或是念念以「仁(慈、愛)」唯依、或是禪師們緊咬一個「話頭」的精神;不管他天崩地烈,我就是這樣純然冷靜的看到,「這是痛」、「並無其他,而它會過去」,This…, will pass, too.。 禪修教學、師徒相授,是精確的步驟學習,我們一般人不必要有那種高深到可以無欲,無痛感的雪山叢林潛修的深定(定力夠深是可以無感生理疼痛的),但是,我以為,一般人稍花功夫,總是可以得到一些身心穩定的利益,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理解與經驗,與讀者們共勉,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愛與熱情,早因為這世間的荒謬,而磨損殆淨了,那麼你可以試試去陪伴感受一個人的疼痛:我們或許無以分擔另一人類的切身之痛,但是,我們至少應該有足夠的勇氣不排斥人們正在經驗的身心折磨,因為我相信人類苦難的相互陪伴,必然能喚起你的本有人性,甚至神性;肯定你的生命不是無感,或是無價值,而是確有能力愛的,就這一點而言,我猜想,這個不得不感受到的「痛」,不論是自己的,他人的,總是共同命運體的一種整體記憶;更或許是造物主賦予人性的一種珍貴禮物吧,而當你開始覺得,它畢竟是一種「禮物」的時候,一切都可能由悲劇一轉而成了喜劇,因為 它只是「痛」,是不是「苦」…,則是未定,是可以由你決定的: 你的本性裡有愛的能力,有澄明的心智, So,… use them for good, use them well, and welcome everything, anything from the bottom of your heart.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