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5 08:00:34瀏覽3006|回應5|推薦32 | |
《小止觀》之調心與治病 現在一般說到禪修系統,推崇的總是多以南傳的緬甸帕奧禪師清淨道論、阿毗達磨系統,馬哈希系統,或是,泰國重經(尼柯耶)的阿姜查系統,其實,漢傳佛教除了禪宗(祖師禪) 的揉和東方儒家文化之後北傳的大放異采,也有很好的傳統原味(如來禪)的禪修著作,天臺宗智者大師 (538-597 A.C) 整理的《小止觀》便是精簡的指導自學手冊之一。 最近,由於自己間歇性有頭痛的感覺,有心火上升的現象,但自己知道不是感冒,工作上,也沒有很努力用腦(嘿嘿嘿...),最近因為偶然的機緣,感謝一位熱心的同學提醒,內視見到我的後腦波震動太大,才注意到自己最近,可能是靜坐時,太用力注意鼻孔人中附近區域的呼吸,所以,應該改變降低所緣位置到低處;而且也要改進下座時出定(收功)太草率的習慣 ... 重新翻了一下《小止觀》,翻到「調心」與「治病」章,改變習慣以後,覺得很有幫助,茲摘錄數段分享: 一般現代生活緊張,也一樣容易繃緊頭痛,所以「浮相」「急相」的「繫心扵足下」「 繫心扵丹田」等對治應該可以參考 ...
調和第四 (1) 調食 (2) 調睡眠 (3) 調身 (4) 調息 (5) 調心 初入定時調心者: 何等為(心)沉相? 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沈相。 爾時當系念鼻端,令心住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沈。 何等為浮相? 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 此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 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調相。 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 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 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 若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暗晦。 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 ... 夫人本是從粗入細, 是身既為粗,息居其中,心最為細靜。調粗就細, 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時調三事也。 ... 出時調三事者: 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下座時注意事項) 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 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 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 次摩手令暖。以掩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 方可隨意出入。 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 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疆,猶如風勞, 於後坐中煩燥不安。 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 以從細出粗故 ... 正修行第六 止有三種: (1)者 繫緣守境止。 所謂系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 (2)者 制心止。 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止心。」 (3)者 體真止。 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之皆從因緣生,無有自性, 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 行者於初坐禪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止, 而妄念不息,當反觀所起之心,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 三際窮之,了不可得。 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 行者雖觀心不著,皆無所有, 而非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不是沒有覺知 只是性空) 又觀此心念以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故有識生;根塵未 對,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字,但是假立。生滅心 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 ... 二者修觀 ... 治病第九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觀,心息鼓擊發動本病; 或時不能善調適身心息三事,內外有所違犯,故有病患。 夫坐禪之法, 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 若用心失所,則四百四病因之發生。 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發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發相者, 病發雖復多途,略出不過兩種: 一者四大增損病相。 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沈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 若水大增者,則痰陰障滿,食飲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 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壯熱,支節皆痛,口氣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 若風大增者,則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氣,嘔逆氣急,如是等百一患生。 ... 四大病發,各有相貌,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 二者五藏生患之相。 從心生患者,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等,心主口故。 從肺生患者,身體脹滿,四肢煩疼,心悶鼻塞等,肺主鼻故。 從肝生患者,多無喜心,憂愁不樂,悲思鎮恚,頭痛眼暗昏悶等,肝主眼故。 從脾生患者,身體面上,游風遍身,癢疼痛,飲食失味等,脾主舌故。 從腎生患者,咽喉噎寒,腹脹耳聾等,腎主耳故。 五藏生病眾多,各有其相,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可知。 如是四大五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不可具說。 ... 二明治病方法者。 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止觀二種方便。 雲何用止治病相?有師言:「但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 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譬如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 (1) 念守丹田 次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所治。」 (2) 念守足下 有師言:「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 所以者何? 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疾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調適,眾病除矣。 ...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