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止觀》之調心與治病
2009/08/25 08:00:34瀏覽3033|回應5|推薦32




《小止觀
之調心與治病


現在一般說到禪修系統,推崇的總是多以南傳的緬甸帕奧禪師清淨道論、阿毗達磨系統,馬哈希系統,或是,泰國重經(尼柯耶)的阿姜查系統,其實,漢傳佛教除了禪宗(祖師禪) 的揉和東方儒家文化之後北傳的大放異采,也有很好的傳統原味(如來禪)的禪修著作,天臺宗智者大師  (538-597 A.C) 整理的《小止觀便是精簡的指導自學手冊之一。

最近,由於自己間歇性有頭痛的感覺,有心火上升的現象,但自己知道不是感冒,工作上,也沒有很努力用腦(嘿嘿嘿...),最近因為偶然的機緣,感謝一位熱心的同學提醒,內視見到我的後腦波震動太大,才注意到自己最近,可能是靜坐時,太用力注意鼻孔人中附近區域的呼吸,所以,應該改變降低所緣位置到低處;而且也要改進下座時出定(收功)太草率的習慣 ...

重新翻了一下《小止觀》,翻到「調心」與「治病」章,改變習慣以後,覺得很有幫助,茲摘錄數段分享:

一般現代生活緊張,也一樣容易繃緊頭痛,所以「浮相」「急相」的「繫心扵足下」「 繫心扵丹田」等對治應該可以參考

...




調和第四

(1) 調食  (2) 調睡眠  (3) 調身 (4) 調息 (5) 調心

...

初入定時調心者:

何等為(心)沉相
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沈相。
爾時當系念鼻端,令心住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沈。

何等為浮相
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
此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

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調相。

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

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
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

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暗晦。
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
...
夫人本是從粗入細,
既為粗,居其中,最為細靜。調粗就細,
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時調三事也。
...

出時調三事者

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下座時注意事項)

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

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
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

次摩手令暖。以掩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
方可隨意出入。

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
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疆,猶如風勞,
於後坐中煩燥不安。

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
以從細出粗故
...

正修行第六

止有三種:

(1)者 繫緣守境止。

     所謂系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

(2)者 制心止。
   
     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止心。」

(3)者 體真止。

    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之皆從因緣生,無有自性,
    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

行者於初坐禪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止,
而妄念不息,當反觀所起之心,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
三際窮之,了不可得。

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
行者雖觀心不著,皆無所有,
非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不是沒有覺知 只是性空)

又觀此心念以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故有識生;根塵未
對,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字,但是假立。生滅心
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

...

 二者修觀
...

治病第九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觀,心息鼓擊發動本病;
或時不能善調適身心息三事,內外有所違犯,故有病患。

夫坐禪之法,
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
若用心失所,則四百四病因之發生。

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發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發相者,

病發雖復多途,略出不過兩種:

一者四大增損病相。

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沈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

若水大增者,則痰陰障滿,食飲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

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壯熱,支節皆痛,口氣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

若風大增者,則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氣,嘔逆氣急,如是等百一患生。

...
四大病發,各有相貌,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


二者五藏生患之相。

從心生患者,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等,心主口故。

從肺生患者,身體脹滿,四肢煩疼,心悶鼻塞等,肺主鼻故。

從肝生患者,多無喜心,憂愁不樂,悲思鎮恚,頭痛眼暗昏悶等,肝主眼故。

從脾生患者,身體面上,游風遍身,癢疼痛,飲食失味等,脾主舌故。

從腎生患者,咽喉噎寒,腹脹耳聾等,腎主耳故。

五藏生病眾多,各有其相,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可知。

如是四大五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不可具說。

...

二明治病方法者。

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止觀二種方便。

雲何用止治病相?有師言:「但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

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譬如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


(1) 念守丹田

次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所治。」


(2) 念守足下

有師言:「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

所以者何?

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疾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調適,眾病除矣。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3255405

 回應文章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偏頭痛
2009/10/15 11:07
https://city.udn.com/3591/3643831?tpno=0&cate_no=85827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10-16 06:09 回覆:

Thanks

This looks like my case:


最常見的頭痛-緊縮型頭痛 

緊縮型頭痛是一般成人最常見的頭痛,頭痛的特徵是緊繃、壓迫的感覺,通常位在頭的兩側,如前額、頭頂及後腦,就像孫悟空的金箍緊緊壓迫著頭,程度輕至中度,不會嘔吐,也不會因活動或頭晃動加劇頭痛。 頭痛的時間或長或短,特別會在忙碌的一天下來發生,或是遇到情緒緊張與心情煩躁時會更嚴重。緊縮型頭痛與肌肉緊繃無法放鬆有關,病人常會有肌肉筋膜疼痛的 問題,在頭部、頸部與肩膀可找到有壓痛點,因此也稱之為肌肉收縮性頭痛。可能因工作環境、心情及職業的關係,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 肌肉難得有放鬆的時候;或是因工作常要維持某一特別的姿勢,致使某部份肌肉特別是後頸部肌肉發生過勞的現象,而導致頭痛的產生。


改變生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請有機會讀玅境長老的四念住講記
2009/09/09 20:20

止觀的方法<止一定是看肚臍的呼吸<在頭部會上火<重要<

美國可上www.fayun.org請這本書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9-10 00:11 回覆:
北傳的止觀教法都是這樣教的
注意丹田
只是我最近一年 在學南傳帕奧禪法
是以大念處經安般守意
以注意鼻孔呼吸為主
(雜阿含 也多描述"繫念再前" 也似乎已面前 鼻前繫緣較多...)

這樣實驗結果看來 繫心丹田似乎還是比較舒服
在家人雜務多 大概不像南傳比丘們少事少業
可以繫心於高處鼻端...
(低處可能易昏沉 對平常就不用勞心太多的出家眾而言 或許)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Just curious
2009/09/03 09:15
“內視”不是超音波吧? 是氣功還是針灸嗎?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9-03 09:48 回覆:
我自己練氣功靜坐多年 也沒這本事
但邊上見過幾位  似乎天付異秉
能看到別人的病灶  ...

問過幾位氣功大師 確實有這超音波式的
內視經脈能力

想必是定力高深以後的 附帶產物

不過 頭痛口渴失眠等
一般是很普遍的由於傷神 心火上升
所以 如果體質可以 喝點降火菊花茶
或像書上說的 繫心於低處 就可以自然復原了
即使沒有這種內視的輔助

奈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最近也在研習小止觀
2009/08/27 07:36
止是不夠專心 只能用片片斷斷的時間
因此還沒有什麼心得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8-27 11:32 回覆:
只要靜下來的時候 等待得時候
保持正念 繫念在(面)前 (或丹田 或腳底 或鼻前)
即是 得止 得定之善根資糧

與行者共勉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調心
2009/08/26 23:41

在此繁忙的社會中

給自己一些時間來坐禪

確實可以幫自己達到  調心調氣之效果

並能減少緊張與不安

 水 羚祝福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8-27 11:36 回覆:
是的  心息相依 心靜則呼吸品質好 身心必然康健
人皆曰 繁忙 區區 30 分鐘 都不能空出 比起靜日的傷神
實在是最有益身心的投資

也祝水羚身心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