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9 15:29:03瀏覽1386|回應7|推薦36 | |
定多慧少,不離無明, 定少慧多,增長邪見, 定慧等故,即名解脫。 [2] 寂寞忘機者慧沉, 觸境生心者定少; 離心求佛者外道, 執心是佛者為魔。[1]
喜樂之心世間行
世間的快樂 什麼是「世間」? 根據佛陀的心理學,認識論的角度來看,世間 [5] 就是我們外五官(眼、耳、鼻、舌、身)和 內心(意識) ;它們自己,和它們的觸接外界與心的連鎖反應;根據各自單一個體過去的記憶、經驗,決定這是快樂的,那是痛苦的,或是不關痛癢的等等。 我在前文 [3],曾列舉過我所理解的快樂層次:
前兩者是藉由「向外」追尋而獲得;後兩者則是可以在向外追求不可得的時後,藉由自身「內部」可獲得之「自給自足」的快樂。不論是那一種快樂的追求,精神或物質的,世間的或是出世的,有一件事是確定的: 快樂不會是免費,或是可以不勞而獲的,所以,當有人得到快樂時,我們對他們應該是尊敬,而不是忌妒,因為那些快樂都代表了一段曾經勇敢過的努力追尋,與曾經付出過相當的代價。 遊歷名山勝水美景的快樂、看到美女的快樂、吃到好吃的食物,聽到動人的音樂、舒服的溫泉浴、讀到一段意境深遠的文字,一段心靈溫暖的對話等等,都是這世間美好的感官或心理經驗。 「快樂」在佛陀心理學的認識論裡,「喜」與「樂」是細分為兩個不同的「心所」(mental factor)或是「被心感知的客體對象」(mental object),喜是心理上的感受;如在沙漠裡看到綠洲,而樂是身體生理上確實感受到的;如已經泡在綠洲的水塘裡;所以感官上的快樂是生理而心理: 外境→五官接觸→身「樂」→心「喜」 在精神層次較高的人而言,往往回憶玩味就能令人滿意,所以他總是滿足的,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因為他的生理上是放鬆的: 前塵往事(內境)→心觸→心「喜」→身「樂」 這種由過往的快樂而產生的身樂,是一種身體植入式的,非由思考而來;就像被熱水燙到的反射神經一樣,不用經過大腦就能反應出來。所以,對過去的人事經驗,我們寧可多記得愛過與被愛過的感動,與對被迫害過的寬容;植入自己身體正面的記憶,而不是一再回憶被迫害的經驗; 心靈層次比較空虛者,也有植入式的身體記憶;但是,只停留在感官週遭,因為沒有足夠的過往心靈感動經驗,只好藉由重複的外境接觸以產生生理的快樂感與滿足,比起心靈上引起的快樂,其實是非常短暫的,而且每一次為了避免失望,都必須有強度更高的接觸,譬如越吃越鹹,口味越重等等以滿足感官的快樂記憶。 關於由內心產生意樂的反應,著名的禪師 Ajahn Brahm [8]曾說過一個笑話比喻:「如果有人罵我們是豬」,他說,如果我們總記得這件事,那麼每次想起這句話一次,就等同又被罵了一次豬;反過來說,如果總是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好,那麼,每想起一次,身體的記憶就又受用了一次別人對我們的好,喚起喜樂的身體記憶,所以保持這種「正念」還是最划算的投資。 自給自足的喜樂 要不受欲望的驅使,而停止永無止境的感官追逐;或是壓抑舊日的悲傷、心理創傷,只靠正面記憶,並不足夠,必須要開發出一種自給自足的身心喜樂感,這就是後面兩種快樂─「定樂」、「解脫樂」的向自己內部精神上的開發與追尋。本文以下將以「定樂」為主,做一點研讀和實作上技巧的簡短敘述,與各位切磋心得; 當心「專注」於某一件「特定」事情上時,是有喜有樂的,怎麼知道有這種有一特定專心「所緣」對象的「定樂」呢? 這個,只要看那些打麻將,電玩,可以不眠不休,幾天幾夜,樂此不疲的,就知道什麼是定樂;另外像有些學者,工程師們,廢寢忘食,食不知味,研究開發,旁人或以為苦,其實他們是樂在其中,充滿熱情。 但是,這樣依賴外緣的專注,終究還是有其侷限性;譬如停電了,就不能玩電玩了,沒有牌搭子,湊不到四個人也不能玩麻將了,工作研究完成了,也沒有努力的目標了,所以也不能算是「自給自足」的快樂,一旦外界的人、事、物產生變化,我們所理解的快樂概念感受世界就崩潰了,所以,問題就是,真的有「自給自足」的快樂嗎 ? 關於這個問題,下面是一段我很喜歡的佛陀與阿難的相關對話 [6] : 阿難尊者(Anada) 是佛陀弟子裡,感情最豐富的一位性情中人,當佛陀的另一位大弟子(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 (Sariputta) 剛過世的時候,失去同學,阿難感情上是失落的,生理上也間接感受到不安,於是他去到佛陀前尋求指引與教導,阿難對佛陀說:「 世尊!我今舉體離解,四方易韻,持辯閉塞。 純陀沙彌來語我言:和上舍利弗已涅槃,持餘舍利及衣缽來… 尊者舍利弗,持戒多聞,少欲知足,…,能教,…,為眾說法。 是故世尊!我為法故,為受法者故,愁憂苦惱」 佛陀告訴阿難說:「 汝莫愁憂苦惱! 所以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為敗壞之法,何得不壞? 欲令不壞者,無有是處。 我先已說: 一切所愛念種種諸物,適意之事, 一切皆是乖離之法,不可常保。…, 皆是別離之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 佛陀接著對阿難說,佛陀自己有一天也是要離開世間,不可依靠的,那誰可以依靠呢? 佛陀說:「 阿難! 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 是故阿難! 當作自洲而自依(止),當作法洲而法依(止),當作不異洲、不異依(止) 」。 「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是什麼呢? 就是「四念處」,佛陀說: 「 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處。」 這就是說,調伏世間貪憂可以藉由觀察自己身上開始得到安止與智慧,以下就「觀身」念處的方法上以專注呼吸的方法做說明。 定樂必有所緣目標 什麼是自給自足定樂獲得的「自依止」呢? 一個最好的自依止,就是「慈心 」為首的四無量心 [4],如果自己不是感情豐富的那一類,佛陀描述最多的另一個中性,可為心專注的目標就是「呼吸」或是「出入息」(Anapana, 安那般那) ,事實上,在南北傳所有的禪修系統裡,觀呼吸是一個最重要的初學,也可以是依次進入四禪最後可以解脫身心憂苦的方法 (中國儒道兩家對呼吸與身心上的關係,也有很好的操作與理論可參考 [9] )。 這裡只是列出簡要下手的方法 ,原典見 [7]:
這是一般初學觀察呼吸者的四個簡單口訣,一開始,在一個安靜的處所,房間也好,樹蔭下也好,靜靜的放鬆坐著,能盤腿最好,不盤腿也行,腰桿盡量保持挺直,收攝意念注意呼吸進出於鼻孔[13] (或是「隨息」於鼻與肚臍之間[12]),簡單的在心中,根據呼吸自然進出的狀況,默默的告訴自己「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知息短」(但是不要去控制呼吸),由15分鐘開始,漸漸的加長,練習一段時間以後,如果可以感覺到手掌和腳底有脹或麻或溫熱的感覺,那是自然的現象,可以繼續專注鼻孔的進出息,置之不理,也可以轉而注意身的變化,可以多加一個心中默誦「知息遍身」於心中, 如果有這個「息遍全身」階段,身體就是在氣脈通暢,完全放鬆的狀態,如果心專注呼吸的好,不會打瞌睡,坐一個小時或是兩個小時,心理感覺就像「五分鐘」一樣,並不覺得漫長,這就是有初步「止」、「明靜而住」的功夫,此刻,心才獲得了從出生以來就沒有享受過的真正休息, 視個人身體狀況而定,可能是幾個星期,或幾個月,甚至是幾年;常常運動的人通常比不常運動的人快一些進入此階段,心情樂觀的人又多半容易快速進入這種狀態,這時候身體會升起「輕安」,走路起來腳底感覺好像踩在軟墊或雲端的感覺,由於感到初步身心「喜」,「樂」感,久坐久站不會累,感覺「有物持身」(其實就是「息遍全身」的作用,身體就像灌飽氣的氣球一樣通暢),柔軟不易受傷,面對困境,由於身體的出入息飽滿,常處在一種身心喜樂的狀態,心情會比較樂觀,對疼痛的抵抗力也比常人堅強。 這個階段,經典上稱之為「欲界定」,儒者的「知止而後定」大概就是在這個階段,根據經典記載,欲界定以上還有高階的「未到地定」、「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各有其特殊的心所 [10],一直到呼吸可以完全停止為腹部的胎息,容後再述,但就僅僅是這個欲界定階段,因為身心植入了喜樂的記憶,就可以體會到什麼是「菜根香」,什麼是淡泊的寧靜致遠,什麼是「暴風雨中的寧靜」,什麼是真正的勇氣足以面對環境的動盪不安。 定力非暴力 這種由呼吸觀察而練習出來的定力,初步止的功夫,不是由壓抑自己的情感而來,所以不是暴力式的勉強,而是誠心接受自己的脆弱,慣性的無知,願意重新學習認識自己的生理與心理,不是一種信仰,而是一種重新回歸, 因為從自己的身心上,如同佛陀教導的「自依止, 法依止」,你對生命的劇烈變動,不再疑惑,跟隨著呼吸的起落於鼻孔(或是鼻與肚臍之間)、週期變化不止裡,我們可以找到生命「法爾如是」的信心,就像明白了「一加一等於二」以後,你再也沒有信心的問題:什麼要信,什麼不可信;就像站在台北車站之前,你不需要再問它有幾個門,有幾層樓等等, 親身體驗自己身心與呼吸的關係,就是可以這樣的在無言裡終結所有的疑問: The answer that ends all questions …
參考資料
[0] 關於「息遍全身」 :
(a) 一般南傳巴利語系(斯理蘭卡上座部) 《清淨道論》的解釋 [13],如帕奧系統是指"呼吸本身全體過程"(與身體無關), (b) 此地採用的解釋 [7] 所本是更為古老的「說一切有部」漢譯《雜阿含》[11],與玄奘法師所譯《瑜伽師地論》(300 B.C.E.) [12] 根據禪修者本身經驗解 [7],此四點是「十六特勝」前四項; 作者本身禪修經驗也傾向(b) 所以抉擇描述採取 (b) 的解釋,特此註解之。 [1] 大珠慧海禪師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卍新纂續藏經 Vol. 86, No. 1606) [2]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 [3] 快樂心理學 [4] 簡要靜坐(之 緣慈心靜坐) [5] 《雜阿含經》 230 經 比丘名三彌離提,...。白佛言:「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佛告三彌離提:「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 (心理概念),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 [6] 《雜阿含經》638 經 念相應─依止自身四念處(身、受、心、法),超越憂悲苦惱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住摩竭提那羅聚落,疾病涅槃,純陀沙彌瞻視供養。 爾時、尊者舍利弗因病涅槃,時純陀沙彌供養尊者舍利弗已,取餘舍利,擔持衣缽,到王舍城。舉衣缽,洗足已,詣尊者阿難所,禮尊者阿難足已,卻住一面。白尊者阿難:「尊者當知!我和上尊者舍利弗已涅槃,我持舍利及衣缽來」。 於是尊者阿難聞純陀沙彌語已,往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今舉體離解,四方易韻,持辯閉塞。純陀沙彌來語我言:和上舍利弗已涅槃,持餘舍利及衣缽來」。 佛言:「云何阿難!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槃耶?定 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涅槃耶」?阿難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阿難:「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覺所說,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涅槃耶」? 阿難白佛:「不也,世尊!雖不持所受戒身,乃至道品法而涅槃,然尊者舍利弗,持戒多聞,少欲知足,常行遠離,精勤方便,攝念安住,一心正受;捷疾智慧,深利智慧,超出智慧,分別智慧,大智慧,廣智慧,甚深智慧,無等智慧,智寶成就;能視,能教,能照,能喜,善,能讚歎,為眾說法。是故世尊!我為法故,為受法者故,愁憂苦惱」。 佛告阿難:「汝莫愁憂苦惱!所以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為敗壞之法,何得不壞?欲令不壞者,無有是處。我先已說:一切所愛念種種諸物,適意之事,一切皆是乖離之法,不可常保。 譬如大樹,根、莖、枝、葉、華、果茂盛,大枝先折;如大寶山,大巖先崩;如是如來大眾眷屬,其大聲聞先般涅槃。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於彼方我則無事,然其彼方,我則不空,以有舍利弗故,我先已說故。 汝今阿難!如我先說,所可愛念種種適意之事,皆是別離之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 阿難!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 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 自依(止),當作法洲而 法依(止),當作不異洲、不異依(止)」。 阿難白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異洲、不異依」?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 阿難!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 《雜阿含經》803 經 安那般那 (Anapana出入息、呼吸) 念相應 ─ 身心得喜樂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乞食已,還住處,舉衣缽,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 遠離五蓋煩惱(貪愛;瞋恚;睡眠;掉悔;疑),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以下「善學」指 離(五欲,五蓋)生喜樂) (身觀念處: 念出入息)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 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息長,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受觀念處) 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