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受與樂受
這樣的經驗,應該不是常常有的,只因這幾個月,聖誕節,新年期間,工作沒那麼忙,所以自己多花時間用功一點,靜下來看著自己的呼吸進出的變化,心力就比較靈敏些,可以在小事情裡,親自看到自身心理活動的過程;這樣的第一手經驗,是不需要高深理論,就可以理解的,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只看我們心眼能見到多少。
生命經驗的真實考察與理解,本不是盲目信仰或非理性的宗教熱誠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種理智與真實經驗結合,然後,為這不甘於只是汲汲營營、苦樂相伴的生命,尋求得真實的出路。
對於這樣的命題,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所要傳達的訊息,決不只是一般通俗以為的盲目信心,寄望於來世的「他方淨土」心理寄託;也不像西元二世紀以後,後期傳出經論的繁複,在原始佛教經典裡,如《雜阿含經》(或南傳相應部) [註1][註2] 就像一部心理學的操作手冊,
佛陀一再說明的,就是當一個人能靜下來的時候,會發現,我們一直所以為「苦」「樂」的直覺的概念,其實在一番心力的鍛練後,可以如實親見到一個由中性「觸」與「受」開始的一系列的心路過程,以致最終,身心可以細微的「明白」接受中性的「苦受」與「樂受」,而不立刻加諸其他過去、未來的「概念」再傷害自己:
就譬如,在身體被射中第一枝毒箭以後,不再自願中「第二枝箭」[註3] ,苦上加苦,乃至達到「身苦心不苦」的境界;一位所謂「開悟」「解脫」的聖者,與一般凡夫的境界,就只是如此差別而已[註4]。
這些,都是建立於以「人」為本,心理學步驟的自我復健,操作的方法論,與信不信輪迴、存取因果的「黑盒子」、一般上師、一神、多神、菩薩信仰、崇拜與否,或是唸唸什麼咒就可以消災消難的民間信仰,是毫無關係的。
念處
佛陀教導離苦受的心理學的方法論,見諸於原始經論的工具,被稱為「體證涅槃之唯一道路」的就是「念處」(Satipatthana),通常是翻成「覺知」、「靜心」、 mindfulness、awareness 等等,但是,梵文、南傳巴利原文其實是「念」(Sati-) + 「處」(patthana),一般人望文生義,各自表述,往往遺失「處」原來應有的內容,而未能傳達佛陀原有整體的觀念方法。
「世間」在佛陀的觀察,只是「身體(器官)」「心理」一連串的識知過程,或稱「五蘊」(5 Aggregates),類似現代心理學的識知學(cognitive science):
- 色(身、form/matter)→ 眼耳鼻舌身五身體器官,和「意根」(綜合感受),可接收外界事物
- 受(feeling)→ 由器官接「觸」對應的外界後,得到初步的感受:有舒服、不舒服、不關痛癢等。
- 想(perception)→ 自我內建Google 搜尋個人記憶、潛意識概念以「代替」翻譯真實的第一手經驗(往往是失真的)
- 行(mental formation/volition)→ 主觀意志「產生」新的概念、結論
- 識(consciousness)→ 搜尋的資料庫、潛意識等經驗的累積儲存媒介
由1.到3.過程是真實而客觀的經驗,到了4.就開始「主觀」的加入符號,過去的概念(成見)以影響身、口、意的行為與發動,而5.是一個中性儲存的媒介(梵文 Citta 有積聚意):眼有眼識、耳有耳識、鼻有鼻識等六識。一般沒有練習「念處」的人,只有1.發生然後就是4.快速直覺反射的主觀行動或感受、身心喜怒哀樂、不能作主、全由外界觸發操作,而至不得不苦,不得不樂。所謂「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也就是如此。
念處的內容就是對這些對象過程進行客觀的觀察,若是真看的清楚、明白,身心的感受將全然改變;改變對苦樂的反應,這包括[註5]:
- 身念處→觀察「觸」、出入息、姿勢變化、正知行住坐臥…等
- 受念處→觀察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 心念處→觀察「行」:貪愛、生氣,疑惑感結論的來去不定不久住
- 法(現象)念處→觀察以上五蘊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自然律事實
所以「念處」又通稱為「四念處」,其中,「法念處」需要對「四聖諦」[註1]有基本的認識,其他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均只是當下身心的理智中性觀察,當下練習就能影響一個人的生命態度。
完美的接受不完美
根據原始經論,這些由自身出發的觀察方法,練習嫻熟,在心理的「肌肉」增強以後,可以了解「我的快樂」「我的痛苦」是沒有主體存在,而只是一連串五蘊運作的暫態「過程」而已,這起碼能對應生命裡的憂、悲、苦、惱的發生,(自)生「眼、智、明、覺」「不待時解脫」;不是死後到那裡才能解脫,也不是什麼佛能給予的。因而見到生命的光明面,對生命產生熱誠,不迎不拒、安住感動於「了解當下」的知性。
所以,即使在甜甜圈這樣的小事物裡,一個人也可能有短暫片刻的看到真理:看到為什麼是「無我」,為什麼苦樂的主體、載具的組成,只是暫態。生命如果沒有這樣對真理的親驗,沒有以「覺知正念」的當下起而行 ,以取代沒來由、無明的渴愛、憤怒與怨恨,生命有的,可能就只剩下無明與苦集(因)的繼續,而見不到光明了。
這一晚,我回到家,進門以後,「看著」自己,仔細的把廚房裡這個朝夕相處的女人,臉上的線條、五官、頭髮再用心「看」了一遍,才發現這個老早被我「概念化」兇巴巴、總是對我碎碎念的老婆,還是跟二十年前、我剛見到她的時候一樣的美麗,讓人心動。
我不自覺的捏一把冷汗;原來,我很可能,到死了都不知道,就會這麼繼續糊理糊塗的,又錯過了另一個可以感激的幸福。
[註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9C%E9%98%BF%E5%90%AB%E7%B6%93
[註2]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著 “八正道”(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http://www.amazon.com/Noble-Eightfold-Path-Way-Suffering/dp/192870607X/ref=pd_bbs_sr_2?ie=UTF8&s=books&qid=1202775989&sr=8-2
[註3] 雜阿含經四七0
彼心、意、識,日夜、時剋,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彼如是思惟:此受觸生、觸樂、觸縛,彼彼觸樂故彼彼受樂,彼彼觸樂滅彼彼受樂亦滅,止、清涼、息、沒。
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註4]
雜阿含經七三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原因)、若滅、若味(作用)、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
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
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
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間。
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註 5] 大念處經
http://www.mahabodhi.org/intro/mahasatipatthana.html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E5%BF%B5%E8%99%95%E4%B9%8B%E9%81%93%EF%BC%9B%E3%80%8A%E5%A4%A7%E5%BF%B5%E8%99%95%E7%B6%93%E3%80%8B%E8%AC%9B%E8%A8%9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