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05 08:34:38瀏覽2248|回應6|推薦39 | |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 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 何等為四? 身身觀念處、 受(受觀念處)、 心(心觀念處)、 法法觀念處。」 [4] 為什麼悲傷 悲傷,應該是人類以及所有生靈都有的生命經驗;我們會悲傷,因為我們無可逃避的要面對生命的「損失」:我們會失去心愛的玩具、寵物、朋友、情人,親人、名譽、財產、到此生旅程最後,或者瞬間、或者在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失去自己的生命。既然這是一個共同課題,它值得我們趁現在頭腦還清楚的時候,花點時間,好好做完這個家庭作業。 面對失落的悲傷,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一般醫療系統心理諮詢的「悲傷輔導」,對失親後的家屬,即使是失去寵物,通常都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追蹤輔導,理論上,可區分為下面五個心理階段 [1] : 1.否認(Denial): 「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 」“this isn't happening to me!” 2.憤怒(Anger): 「為什麼是我?」“why is this happening to me?” 3.討價還價(Bargaining): 「我一定會改變,如果…」“I promise I'll be a better person if...” 4.沮喪(Depression): 「我不在乎了…」”I don't care anymore" 5.接納(Acceptance): 「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 」“I'm ready for whatever comes" 完全視個人而定,不一定都按照這個順序,可能有人陷在某一階段,走不出來,有可能反覆幾個階段,也有可能,很久都不能到達「接納」的精神上「結局完成感」(spiritual closure) 的階段; 這種過程,需要悲傷者本身、陪伴輔導者兩者共同的努力,但是身為陪伴者,不該成為說教者,應該只是做一位積極的傾聽者、誘導者,正視不否認憂傷的心理事實,找尋任何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提示,誘導最後個人心理的「完成感」、「接納」的自然發生,所以,自己主觀的努力還是最重要的部分。 以上是我在過去義工訓練中對「悲傷輔導」這個主題,學理上一般指導原則的簡述。以下,我想從精神靈性層次,自己的學習經驗,提供一點論述: 面對悲傷,如果是無情草木,也就能無動於衷,麻木不仁,但是,我們不是,也不能;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悲傷應該是高等生靈的一種「生命特權」,一種 "Privilege",一種讓靈魂更上層次的提升; 因為不斷的損失、悲傷、損失、悲傷,終究,我們要覺悟到,這是一個歷經生命不完美的苦難過程以後,而必然的會理解到,必須投以全部的生命,去付出更多「無量心」「捨心平等」的愛,而足以克服孤獨、恐懼,找到苦難的中止,與最後的自我救贖。 這個悲傷開始到自我救贖的過程,表象上,可能是這樣的:最先,我們因為有了最愛,感到心的圓滿 (completeness),以為這就是「永恆」了,但是,我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世間時空相的推移,成住壞空,量變而質變,總是不可避K的會讓自己「傷心」,此後,就總是能感到那個在心內發生的,巨大、黑暗的無底洞, 然後,我們也許可以,也許不能,後來有了替代的對象,再度付出愛,走向「癒合」的心;如果我們幸運的話,也許這一生,也許好幾生,很有可能,我們甚至有機會開發學到一種「智慧」: 原來我們的心,可以是「不動」的金剛鑽心,可以選擇不受傷,而且可以源源不絕,「像洶湧的河水淹沒了堤岸一般」[5]付出「無量心」不繫著,沒有前提的愛,不但不會再受傷,而且發出人性最燦爛的光輝; 這個過程,不是一種理想,而是一種有明確步驟,完全沒有盲信成分的,心理學操作方法論:在自己當下身心現象上出發,由「智慧」明覺觀察,開發「平等捨心」,而「無量無限慈心」解脫憂悲的過程..., 這就是,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所教導的,一位覺悟者、解脫者,在自身人性的高貴情操裡,所開發出「理智」與「情感」最完美平衡的特質[6][7]。 悲傷的原因 追究悲傷的原因,可以說是佛陀對人道主義關懷,他開始精神旅程最根本的出發點;當我們被水中暫時浮現,忽隱忽現的月亮倒影所吸引,產生喜怒哀樂時,佛陀提供我們另一種「指月」抬頭觀月的線索;去跳出「主體觀察者」與「客體觀察物」的「主客關係」本身,代替以觀察「觀察者」與「觀察物」整體暫態相對關係, 這種忘記抬頭,不了解整體真相(as is),或者是,了解而沒有勇氣面對的心理狀態、佛陀稱之為「無明」錯覺,什麼是這種實相的誤解;簡單說,就是誤解感官所接收,暫態條件生成現象界為「 永遠不變(permanent)、 圓滿(satisfactory)、 完全自我意志(ego)、 美麗可喜(beauty)」(「常、樂、我、淨」), 所以在原始佛典裡,「明」(或「眼」、「智」、「覺」、「忍(智)」等等) [8] 就是指明白現象界的「 必然改變(無常性)、 不圓滿(unsatisfactory)、 沒有真實主體性(selflessness)、 可厭惡相只是美麗互成先後的另一面」 (原典是「無常、苦空、無我、不淨」) 悲傷的超越 只是了解「真相」,停留在概念層次,是不一定能超越悲傷的,有時候,自己也會被自己現狀的巨大實在感,壓的透不過氣來,即使知道,也會容易自暴自棄, 所以,操作上除了常常思維真理,要誠心從現在開始,決心超越憂悲苦惱,佛陀教導的工具是「四念處」在日常生活裡,契而不捨對自己身心,專心做下面的觀察[9] : 1.身念處: 觀察注意出入息(呼吸)、變換(行、住、坐、臥)姿勢,睡前、起床時... 等等。[2][3] 2.(感)受念處: 觀察注意樂受、苦受、中性感受三種五官觸受。 3.心念處: 觀察注意心念的出現、作用、消失(生、住、滅)的重複不停過程。 4.法念處: 觀察各種現象生滅不住 (五蘊,四聖諦...等等) 這就是佛陀涅槃前,提示的解脫「唯一道路」:四念處;弟子們在佛陀涅槃以前,問他「應依何而住?」,佛陀沒有說要唸哪一咒、哪一佛、哪一菩薩,他說:「佛滅度後,依四念處而住」[10]。 悲傷旅程的圓滿 「愛」是人類本身最高貴的特質,與人類最高尚的情操,根據佛典經論所述,多生多世以來,我們因為愛人、被愛,因為生離、死別,悲傷所流下的眼淚,何止是四海所能容納的, 然而,這些眼淚並不是白流的,我們只是未曾理解,那只是旅程的一半,故事的一半,當一個人精神靈性成熟的時候,他必然能夠跳出這重複的生命舊格局,有革新的勇氣,開始去完成這個找到鑽石心的旅程。 當一個人看到無我平等的真相,他付出的愛就可以是不怕受傷的愛,這種愛,佛陀稱它為「慈悲喜捨」無量心,這種無私愛的充滿,有能力愛,有空無我智慧歡喜捨,才是真正能讓自己超越悲傷的「無量心」解脫。 在生理方面,一旦我們開始學習常常把心思放在自己身心現象上,中性的觀呼吸、觀察身體移動、觀察感受、觀察心理概念的來去不久住,這樣用功久了,不僅會自然生出克服悲傷的智慧與勇氣,這種佛陀教導的身心「正念」少貪、少嗔、少痴(無明), 其實還有隱含道家氣功「內視法」的能量守恆效果,精氣神(腎氣)不散失,不但減緩老化(氧化),你會明顯感到免疫系統強化;邊上的人都在感冒,就你到還挺好的。佛教禪修稱之為「輕安」,「有物持身」,身體輕快柔軟,其實,就是氣脈通的現象,遠的不說,近的,不出數月,身體狀況,必然有改進。 所以誰說「無我自性空」是悲觀的呢 ? 因為自性空、因為是無我,我們不會永遠悲傷,因為,終究我們要問自己:「是誰在悲傷呢 ? 」 《般若經》裡所以描述,有了對「無常、無我」概念的身心合一、實際生活裡「念處」超越抽象知識的智慧,當下,煩惱就如寒冰遇見暖陽一樣,消失無影,且作一偈曰:
參考資料 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天住、梵位、學住、無學住、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人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出入息),此則正說。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樂住。 愛味、過患、出離 (《雜阿含經》四七九經) (以「受」蘊為例)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有了洞悉力的熱情,促使你不停的動,不停的給,就像洶湧的河水淹沒了堤岸一般。」 [6] 慈心靜坐
[8] 《雜阿含》 379 經: 「此苦(unsatisfactory) 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9] 《大念處經》 (Maha-Satipatthana Sutta) http://www.mahabodhi.org/intro/mahasatipatthana.html [10] 《雜阿含經》629 經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