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再談企業國際化
2007/03/29 17:27:04瀏覽1154|回應6|推薦27
從西班牙休假回來以後,事情突然多了起來,發覺假還不能休太久,腦筋不用會變得遲鈍。幾年來我的工作都是定位在協助台灣廠商投資德國或是開發德國與歐洲的市場,可是與我當初想像的結果差很遠,我自己也感覺疲憊,想再重新定位。就我曾經接觸的廠商而言,願意來德國投資設立公司的廠商,實在非常的少,或許是我認識的人脈不夠多吧?絕大部分的台灣企業頂多只是想把產品賣到德國來,但是說真的,市場上各國競爭對手太多,實在也不容易開拓,除非產品獨一無二,即使如此,也要有完整的市場拓銷計畫,才能說服客人買新東西,不是找個人跑腿就沒事了。我總是想問賣方,為什麼顧客要買你們的東西?

有時候我會懷疑,為什麼台灣的廠商所謂的國際化似乎還是停留在進出口買賣的程度上,而不是進一步與外國廠商合作開發產品或是市場?譬如開發中草藥,可以與德國的藥廠合作,以古老的傳統藥方與醫療理論結合西方的最新科學技術,這中間一定會產生很多互補的效用,可以創造雙贏甚至多贏的機會。

企業的國際化應該對台灣廠商帶來很大的衝擊,可是大部分的企業似乎只想移到對岸或是東南亞去利用較廉價的勞工,以維持低價來爭取訂單,事實上也證明很多中國大陸的企業已經能取代台灣製造輸出傳統工業產品。現在連幹部都訓練有成,慢慢不需要台灣的管理知識,連大陸台商都陸續將台幹遣返台灣,大量啟用大陸的培育有成或受高等教育的新進人才。很多台灣人才中年失業,當初在接任大陸的工作時沒有考慮到將來的 exit strategy, 使得現在的結果實在 是無法事先避免 的。我無意放馬後砲,而是希望大家能從中吸取教訓,為將來的商業決定作更周全的計畫,進兵重要,如何退兵也不能忽視。

今天大陸仍然需要非常多外來的的會計師、律師、工程師、外語翻譯等人才,有朝一日,當地的人才培育成功以後,照樣不需要外籍人才。就我所知,前幾年有很多德國高級經理人才受聘到中國去工作,薪水優渥加上許多津貼,就怕他們不去。曾幾何時,現在去的人不再只是高階主管,待遇不再那麼吸引人。很多還在唸書的實習生也都能自願爭取到去工作半年的機會,薪水更不足談論,有外地工作經驗將來找工作的條件較看好。

所以,可想而知,當中國大陸要求在當地生產某些型號的航空飛機時,空中巴士或是美國波音大概也必須考慮到將來會出現相當的市場對手,不再是美國與歐洲飛機製造公司專攬市場的局面。

我個人認為台灣廠商若能作內部整合,摒棄小我的利益與私見,避免單打獨鬥,結合小公司為大中型公司,與國際公司多方面合作,可以開創更多的空間,讓大家能夠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未來。其實不需要妄自菲薄,就我所知,外國人雖嚮往中國大陸,但是想要與台灣有經濟商業來往的企業還是不少,最主要得看台灣能提供些什麼合作的條件。台灣真的小嗎?兩千三百萬的人口真夠多的,荷蘭才一千六百多萬,羅馬尼亞兩千兩百多萬,馬來西亞兩千四百多萬,瑞典九百萬,丹麥五百多萬而已。

去年,我苦口婆心地勸一位台灣廠商既然要到歐洲來設公司和發貨倉庫,又貨物得先運到漢堡報關進口,何不將公司設在漢堡,在此進口、報關、倉儲、發貨等一貫作業一氣呵成,好處多多。漢堡就是以海陸運輸、轉運與倉儲業、大眾傳播媒體業(目前還有生物科技、金融保險、奈米科技、航空製造業等蓬勃發展)等等著名,尤其是東歐經濟開放以後,更是商業物流一路成長,靠遠洋運輸連結亞洲各大城,內陸則與俄國相通(到俄國的歐洲部分的遠洋貨物大多都是經由漢堡轉運)。而且漢堡的物價、房價都比其他德國大城市如杜塞道夫、慕尼黑、法蘭克福、柏林來得低。利用漢堡的商業優勢,開發一個行銷據點也是很好的選擇,很多知名國際大型企業的歐洲營運中心就設在這裡。來這裡開公司的中國企業已經四百家了,比歐洲任何城市多,可見得我以上想法沒啥誤差。(在漢堡成立分公司的好處改天再介紹)

可是,這位台灣的大老闆還是沒聽進去我在嘮叨些什麼,反正他有別的考量,還是把公司設在德國南部的一個中型城市。後來我想,何必要一頭熱報人家好康的,又不知道別人家心裡想些什麼。

咦?從西班牙回來後,有別的公司想到漢堡設據點要找我幫忙,不是老家台灣的,而是東南亞的公司,既然已選擇咱們這個好地點,我就不用多費唇舌了。

講了半天,說得我口乾舌燥的,要去喝口水了。拜!(或許我講的不對,沒關係,這個網誌是小姐我的地盤。)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rystalsun&aid=854708

 回應文章

傑米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Vision and Strategy
2007/05/26 02:45
台灣的企業大部分沒有vision,所以也跟著沒有strategy,只想到要如何多接訂單,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發展策略,員工福利,生涯規劃對他們而言,只是負擔和成本,老闆只想賺easy money. 搖頭,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 老闆是大塊吃肉的,員工只能分湯喝,肉渣? 是施捨給員工的...

珊瑚蟲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人
2007/03/31 11:38

對於全球化三個字還活在懵懵懂懂的階段

他們不知道再不建立縝密的管線 和全球溝通

台灣就會被邊緣化了@@


Das Reic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很好
2007/03/31 08:20

而且漢堡的海運地位在歐洲應該只僅次於鹿特丹吧?

加上這是進入中歐德國與東歐的轉運門戶,這才是不少人看中漢堡的原因。



crystals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07/03/30 18:08
張爺: BenQ Siemens 的問題牽扯很大,德國的三千員工失業要求補償,Siemens 答應出資照顧一段時間,幫助員工就業,但是人數這麼多,很難解決問題。Siemens 的手機市場佔有率不高,研發成績也不理想,員工清楚公司本來就有問題,所以期待BenQ的接手能有所幫助,結果只是一個爛攤子由BenQ併購,反而搞得得申請破產。這件事情很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清的,連帶上游供應商都受影響。BenQ 和Siemens 的形象都受損傷,BenQ更是債務高築。當初買下Siemens 的手機部門真是失策,我個人懷疑是事先功課作得不夠,對德國企業運作開銷、企業文化,勞工法律等等瞭解不足,偏偏Siemens 企業龐大,本身早就有麻煩。最近的賄賂醜聞訴訟連連,連公司高層都被檢察官查問,或是提出告訴。
我不是記者,這方面瞭解不深,只能提出一點個人所見所聞罷了。至於嚴不嚴重,我認為嚴重。

brideshead: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台灣的老闆們如果願意結合力量與資金,利用當地的專業服務,如會計、法律、行銷等服務,再加上公司內部有外語能力、接受國際化訓練的優良人才,就不用怕人生地不熟了。你已點出重點「經營管理」,一個企業沒有好的專業管理人,能撐多久?
不要說請教啦!我懂得不夠多,都只是經驗談與心得而已,大家切磋討論,集思廣益,況且我對國內的商業管理陌生,還要多學習瞭解呢!

段譽: 太過獎了,只是有感而發。你可別關推薦哦!我認為推薦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告訴作者我來過了。回應則是「我有話要說」。我不重視人氣指數,有時候一天才幾十個人路過也沒關係,重要的是互動。

段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很好
2007/03/30 11:12
這個網誌是妳的地盤,但我是真的全篇讀完,感覺到妳對這方面確實有獨到的見解,更佩服妳把那麼多的字打到網誌之中,可以了解妳對企業國際化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看完妳的文章我只有一個感覺,應該把推薦關掉,因為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看網友的文章,只能擇取其中一部分瀏覽,但卻也讓我受益良多,寫得很好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7/03/29 23:07

以前讀的歐洲地理知識現在被你喚醒一些→而且還是能活用的經濟地理

不錯

BenQ-Siemens問題在德國算很嚴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