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04 18:09:08瀏覽3079|回應4|推薦44 | |
20180304 文/crystalsun 台灣與德國的經濟有一大共同點,就是中小企業是最重要的支柱。面對當今工業4.0的發展局勢,比起要做大做強的國企,中小企業仍然擁有相當良好的競爭優勢。因為量產的重要性會降低,尤其是透過生產機器人自動化與數位化,即工業4.0兩大項目,追求的是生產效率、彈性化與多樣化,中小企業較大企業有活力,更能因局勢改變作出應對措施,甚至轉型。德國政府推出這個工業4.0的口號,想必原先也是替本國企業量身訂做,順水推舟,促使出走的德國製造業與資金回流。 一年多前我寫了一篇文章,提到德國企業回歸的現象。其實這個趨勢早在2003年就有了開端,之後在2008年觀察到“德國玩具熊回娘家“的現象,也寫了這家名牌玩具廠商撤回德國的原因,沒想到轉眼已經十年了,而當初還沒有出現工業4.0的口號。 工業4.0的科技基礎就是智能化與數位化所形成的網路系統。運用這個系統來完成終極自動化的生產,即人類、機器、設備、物流與產品直接溝通與合作。透過這樣的網路,不僅只是針對單一的生產步驟,而是可以對整個價值鏈產生最佳化 (完善化)。這個網路還必須包含產品的生命週期,也就是從產品的創意到研發、完工、使用與維修,一直到資源回收。(德文版維基百科) 從這個生產價值鏈與產品生命週期去思考,可以提出許多創新的產品與服務,在各個環節上或許商機可以無限開展,上中下游整合一併考量,只要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有機會得到青睞。這些發展都要來自於個人的創意與企業的專業度,驅動力多半是從下而上。可想而知,現今的創造發明必須有自由開放的網路交流,小至社會,大至全球網絡,才能普遍接收各種源源不斷的新訊息。 根據漢堡晚報最新的一篇報導,定名為“德國作為生產據點是否正在復興?“ 德國中型製造商過去為了降低成本,將工廠遷往中國從事生產,但是現在中國生產成本的成長已經無法支持這個政策,而人工成本在製造過程中的比例也降低了,現在反而是品質與彈性成為企業更重視的因素。一位生產烘手機的老闆說,他們追求即時生產的目標,在中國則需要8周送貨存貨期,再者,產品必須達到量少多樣化,在這種框架下,在中國生產無多大意義。 由德國知名研究機構Fraunhofer Instituts ISI與Karlsruhe科技經濟大學對1300廠商作的調查中發現,2013到2015年有約500家企業年年都把製造過程陸續撤回德國。在這段期間只有9%的製造商將部份生產轉移到國外,比2012年最低點時稍微好一點,但每三家轉移到國外的工廠就有一家回歸。 根據該研究,汽車零組件廠、電器供應商,以及紡織廠在回歸潮中佔多數。大部分廠商指出,在國外生產品質不佳、缺少彈性與生產供應力不足是主要原因。這些回流過程都盡可能無聲無息在進行,因為很多企業並不想承認,在國外鍛羽而歸。 此外,數位化的程度也影響著生產據點的選擇,數位化越先進的企業就會將更多生產部分移回德國。透過數位化科技可以提高德國本地的自動化與生產效率程度,繼而增加資金密集化,減少人工成本的比例。 數位化同時也提高了彈性與客製化的能力,因此生產據點接近歐洲客戶就更顯重要。生產在地化,是為了就近服務市場與客戶,使生產隨時因應客戶的需求而作改變。過去歐洲客戶下訂單,生產在中國,管理與調度方面很困難,即使技術方面沒問題,文化隔閡也經常是最大的阻礙。假使生產在地化,如在中國生產,是為了供應當地的市場,如VW汽車廠,那是沒問題。若是客戶在鄰國,卻要遠赴中國製造,大型貨輪橫跨海洋來回,通常不是一趟就解決,而是組裝零件可能也來來回回運送,費時又耗財,還製造很多環保問題。(題外話: 陸地上的空氣汙染受人注意,但是海上貨輪造成的汙染鮮少被追蹤報導,再加上每年許多翻船事件都沒有媒體報導,海洋汙染問題不僅有龐大數量的塑膠,還有貨輪船難洩出的重油 - 即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後的剩餘重質油,其特點是分子量大、黏度高 -,也很驚悚。) 量少多樣化,大小市場都可以服務,市場大,營業額當然就更高。重要的是,企業的生產品質管理有多好,彈性程度有多大,這些方面是中小企業更能發揮長處所在,以量產為優勢的恐龍企業,比較難應付這樣的潮流。既然台灣的中小企業能研發製造出精品,能夠順應潮流調整,自然有潛力再度奮起。我相信,工業4.0無意中也為台灣也開了一個機會窗口,台灣過去幾十年在電子電腦業、機械工業、半導體業等等,都建立了雄厚的基礎,硬體製造成就全球有目共睹。可是在軟體方面,真的有待加強。我更擔心的是人才外流的問題,還有與國際的交流不夠密切,媒體要負很大責任,因為國際新聞不受重視。去年底在台灣時,竟然只看到非凡報導國際新聞,其他的電視台都是專注在不重要的在地芝麻新聞,尤其是跟吃有關的題材。 再者,台灣人普遍的英語能力不夠好,這也是我親耳聽到外商所抱怨的最大障礙。看影集、電影,天天都可以聽到原汁原味英語,為什麼還唸不好,很納悶。在德國,所有英美電影、電視劇一律由德語發音,我們漢堡只有一家完全以原音放映好萊塢影片的電影院。為了持續保持足夠的英語程度,我們必須選擇到這家位於治安堪憂市區的電影院看電影,或是買光碟,才能聽原文。還好,這裡可以收看很多家英語發音的電視台新聞。 台灣也必須開放國外技術人才就業,普遍工資也該提高。(台灣的物價其實蠻高的,有很多東西如日常用品、超市商品比德國還貴! 真不知普通上班族要怎麼過日子? 這個題目我或許找時間寫,但要找實例,比較費時。) 有高收入的專業人才住在台灣,周邊的有關服務產業才能有機會進駐或提高營收。美國要把製造業帶回美國,一個工廠的設立,帶動整個市區的形成與成長,因為提供家庭的日常生活所需,就是各種行業的生存的來源,自古到今恆真的道理。 在台灣把那些無謂的紛紛擾擾撥一邊,政治、媒體都該反省,是不是要撇開不實際的運作,共同讓民主自由的台灣變得更好呢?! 在德國生活27年了,我將自己的觀察寫入部落格,就是為了提供台灣另一個角度的思考方向。這段時間竟然也累積將近12年了,我最感興趣的題目仍然是國際政經,不然就是音樂了。非常感謝讀者與部落格鄰居們不時來拜訪,與不吝留言,有時我沒去看舊文章,可能就漏掉答覆的機會,請多包涵。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