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07 02:14:21瀏覽2145|回應5|推薦40 | |
20161206 - 文/crystalsun 去年參觀漢諾威工業展後些了一篇淺談德國工業4.0的文章,Industrie 4.0其實是一個由德國最早提出,涵蓋廣泛、內容包羅萬象的總代名詞。許多世局在轉變當中,趨勢也在形成,而科技的進步應該是最重大的因素。二三十年的全球化帶來了新興代工國家的經濟成長,尤以中國的成就最顯著,影響也最大。“中國製造2025“的口號似乎與德國工業有抗衡意味,若中方科技不足,就以海外購併來彌補,硬體問題容易解決,軟體文化的雕塑形成則需要時間,畢竟民族性或國情都是長期的累積渾成,成就要像過去30年一樣的科技三級跳,恐怕不簡單。任何發展也都有轉折的時候,中國漸漸不再是世界工廠,是不是或是何時能成為世界市場,尚不清楚,畢竟平均個人所得與購買力要提升到歐美的標準,還有一段路要走。 最近的德國報導描述了一個有趣的新現象,根據一個調查了1600家德國製造商的統計,1999年有25%企業在國外生產,到了2012年竟然只剩下了8%。13年有這樣明顯的改變,卻是悄悄在眼皮底下產生。企業撤廠回國生產的趨勢在過去十年持續進行,就商業成本利潤的考量,顯然是在國內生產更能符合企業目標,而高品質與價值仍舊是產地德國的重要選擇依據。目前還有20%的總產能還在國外,但也有一些公司已將大部分產能移回德國或歐洲。 我自己的消費購物觀察,這幾年來發現買來的日常用品幾乎都是德國製或是歐盟製,服飾或電器類仍舊是外國製,中國製服飾已經慢慢減少,平價服飾多來自東南亞,甚至非洲。有趣的是,有些真的很廉價的東西也是德國製,大概都是機器自動化生產的成果。既然是德國製,當然也對品質比較放心。回台時候購買日常用品,反而覺得物價不低,有些商品比德國製還貴,如洗髮精、皮膚保養用品。德國有很多連鎖店通路品牌,通常都價廉物美,尤其是天然植物性產品。德國企業反正非常注重環保標準,大家都乖乖遵守法規。 製造業的回歸絕大部分是從東歐撤回,因為當初特別多廠家移廠到東歐,其次就是從中國大陸撤回。有些是基於技術層面考量,問題可以在母公司馬上解決。很多企業當初也高估了在國外生產能節省的成本,如人工成本,但是這部分只佔了總成本的11%。一旦中國勞工成本上漲,就不划算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波士頓顧問公司曾經對25個最大出口國的製造成本作研究,評估的項目包括工資、生產力、能源成本與匯率,結果發現在中國的成本僅比在美國低5%。在巴西,成本甚至已經超出西歐許多國家。而德國則是天然氣能源成本相對高(德國的能源稅一向不落人後),但比起捷克、波蘭、俄羅斯,卻很有競爭力,因為這些國家從2004年以來成本一直在提高。不管是在東歐或是亞洲地區,這中間不乏管理效率與時間問題。我想,除此外,一些國家的體制與民情必須配合適應,管理人員調遣,也是會增加成本。 一些德國企業也會抱怨海外生產產品的品質,畢竟德國境內品管要求一向比較高,在國外若品管不夠嚴謹,自然會增加成本。再者,就近市場生產,以便及時提供服務,是在國外生產的重要考量,不再只是為了節省成本,如汽車業。有時候海外當地的產業保護主義盛行,實施高關稅壁壘措施,如印度,就不得不在當地生產。時裝業為了爭取時間大量生產,也就會留在中國或是廉價勞力國家如孟加拉、越南、緬甸或土耳其。 德國的愛迪達公司今年發了幾個網路短片介紹Speedfactory,令人驚豔。以往從接單到在國外生產出貨, 需要三個月時間。現在透過電腦數據機器自動化生產,整個過程只需要五個鐘頭,而且可以少量客製化,雖然一雙名牌跑鞋仍然是高價(可高達300歐元一雙)出售,但可以想像品牌魅力必能持續受愛用者青睞。愛迪達表示,這是與許多德國知名的機器製造廠與一家塑膠加工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成果,新建的跑鞋工廠將產生160個工作機會。在工廠裡工作的人將是精簡的高級專業員工,剩下的工作都由機器完成。第二家同樣的工廠將開在美國,兩家工廠預計很快就能每年生產一百萬雙運動鞋,但這也只是總生產額的一小部分,去年愛迪達就賣了三億雙運動鞋。這是一場生產革命,將來西歐地區也會建設新廠。運動鞋的自動生產只是一個開端,未來紡織品類也會在德國生產,如2018年世足賽的德國隊球衣就會在德國製造。 這樣的新型及時製造影響的不只是工廠,連庫存量都會大大減少,因為接單多少,就生產多少。或許經銷商收銀機傳來的數據就能清楚顯示某個型號的銷售量,能讓工廠從容準確規劃生產量。清倉大拍賣也不再有,所有的型號都能以標準訂價賣出。個人客製化訂購可以讓顧客自己挑選顏色,依照腳的大小製做,或是印上自選圖案。這種個人化、數據化與自動化的製程將會讓德國作為生產據點更加具有吸引力。 愛迪達只是一個例子,還有很多德國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都面臨著工業4.0的重大挑戰,要維持甚至提高競爭力,勢必要作很多因應措施,不僅是科技設備的更新發展,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訓儲備。在這樣的產業氛圍下,學以致用似乎不再是一技終身使用,而是要隨著環境改變而增加學識技能。良好的基礎教育只是做到一半,職技與在職培訓勢在必行。現在是事求人的時代,受到少子化影響,德國企業界一直都在尋找年輕技術人員來接棒,即使是外國人也能受訓,只要學會德語與人溝通,表現良好畢業結訓,不管是技術人員或是高階工程師都能進入德國公司工作。最近幾年還對外開放機會,凡是來自國外的自然科學人才都有機會進入德國的職場。因為德國獨特的職技教育發達,甚至德企會把美國的員工找來母公司作職技訓練。 如果廉價大量生產不再是最重要的產業競爭手段,那麼台灣就也有機會再度發揮製造能力,重點在於產業升級與發揮創造活力。我相信這些都是台灣具備的能力,資金需要用在刀口上,不能老放在房地產買賣,當人口不成長,上一代留給下一代的房產是足夠的。 台灣要尋找德國的合作夥伴,公平互惠,共同開發,是不困難的,畢竟台灣的智慧權保護比中國先進,德商自然少了一層顧慮。然而,機會窗口已再次打開時,要抓住時機,起而行跨出去,不能等著機會從天空掉下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