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5 16:35:13瀏覽1325|回應7|推薦50 | |
2005年底回臺灣省親渡假時,看到某商業周刊報導,已經有一部份傳統產業的大陸臺商開始撤離大陸的工廠,轉移陣地到越南投資設廠,主要的原因是大陸的工廠工資上漲,工人也慢慢難找。當然啦! 要聘請到員工就得多花錢,壓低利潤,為了生存,臺商只好像遊牧民族一樣,再次往南遷移,走向勞工更廉價的地區去打拼。這個情況真的符合了Naomi Klein「No Logo」筆下描寫的製造業工廠,不管工廠掛的是那個國家的招牌,那些工廠也只不過是國際企業的代工廠,所賺取的利潤也很有限,大部份的利潤大概都被委託製造的國際企業取走。有些國際名牌根本沒有自家工廠,所有的企業運作都是圍繞在一個精心創造的品牌上,品牌一但推廣到擁有區域性甚至世界性的知名度,無形的價值就節節昇高,有時甚至遠勝過於有形資產的總和。如果企業能擁有商標品牌與研發專利,加上良好的行銷管理系統,那就能在國際企業競爭上擁有相當可觀的優勢。 1990年我還在貿協工作時,國內已經有了推廣工業設計的準備與措施,產品設計的確進步了不少,許多設計菁英輩出,培養有成,也在國際間不時獲得產品設計獎,漸漸受到肯定,不過一直到現在,絕大部份的臺灣企業似乎都還沒有從自創設計走到自創品牌。工業設計雖然與美學藝術有關,可是畢竟是理工科,仍然傾向科技部門,臺灣的理工人才一流,是眾所周知的,在這方面要出頭天應該不難。得研發產品設計獎固然可喜可賀,但是我覺得困難還在後頭,因為從專業評審的授獎鼓勵,到可推出上市促銷的產品,再到國際市場的接納與廣受好評與喜愛,仍舊是一條非常長遠的路要走。日本企業做到了,南韓企業也緊隨在後,他們的耀眼成績有目共賭,我在德國的市場長年觀察,看他們的品牌越來越受德國專家與民眾讚賞,不得不佩服他們對發展國際企業的精力與耐力。 臺灣的廠商或許沒有日韓國際企業的先天條件,如政府的大量財經補助,即使有,也不是這樣就大功告成了,企業本身也要很努力規劃全盤運作,向心力要強,才能創造一番天地。而且,世事變化無常,如何有前瞻地預測轉變,有彈性地因應市場改變,都是企業領導階層最重要的工作目標之一。 (國際行銷一直是我想要寫的題目,一來自己是從事這方面工作,也必須作很多自修,產生心得;二來想把一些想法寫出來讓讀者參考;三來又是手癢想寫。就這麼辦,反正也越來越沒有時間,化整為零,想到就寫一些來看看。)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