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談國際行銷與品牌管理 (4) – 無品牌與自創品牌
2007/10/10 16:53:10瀏覽2215|回應6|推薦48
在目前這個系列文章中,寫的並不是有系統的論文之類的內容,純粹是以聊談方式來回顧我個人工作上的經驗,以及檢討後歸納出來的結論與前瞻,有點散漫,但是很白話,對有關專業或非專業的網友都可以淺顯易懂,讀起來才不會乏味,當然,若有專業人士來賜教或討論,是最好不過了,作者也就不用唱獨角戲了。

在德國企業的一小與一大的工作經驗都讓我非常受益,在小公司裏可以學習很多基層性工作如國內外出貨、進貨、秘書書信、應付打錯電話到泡咖啡、端茶等瑣事,到大公司 (其實只是300員工的中型企業)培養與國外客戶和各部門間同事的協調配合能力,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然後設法解決各式各樣的業務與事務甚至註冊法規的問題。因為我在台灣的工作時間才一年半,倒不是很瞭解台灣的企業文化與生態,只能由報章雜誌的報導吸收知識,所以,受德國企業的薰陶培養還是強過台灣的企業。德國的企業中堅其實就是中小型企業,尤其中型企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這一點可能與台灣有些類似。

在個人公司名義下工作的這幾年,我接觸了來自不同產業的台灣企業,大大小小都有,包括運動鞋業、廚浴用品、流行首飾、紡織品、高級禮品 與藥品業等等、除了拜在藥廠工作經驗之賜,對藥品略知一二,其他的產業剛開始都陌生,隔行如隔山,自己摸索研究,對每一種新行業都要花相當多精力與時間去搜尋與分析產品與市場資料。金錢花費也不少,其中最耗資的是參觀展場的交通與住宿開銷。如果談合作的廠商早有意編列開發經費預算,踏出國門來參加專業展以推銷產品,同時觀摩競爭同業,洞察市場發展趨勢,這樣我就不用多費口舌解釋國外參展的重要性。順利的話,幾天內就可以吸引歐洲甚至全球的公司採買來參觀展品,甚至當場下訂單,參展花費可以開始回收。

對無自有品牌的公司而言,參不參展可能不是很重要,只要有管道能接單出貨,就有營收。如果是自有品牌的廠商,而且銷售對象是國外客戶的話,參加國外專業展絕對有必要,經費預算自然不能少,而且必須在會計年度開始以前就規劃好如何運用,才不會到時手忙腳亂,還預算短缺,開始削減出差員工的旅費。知名大展都是展期前一年就開始作業,展覽攤位都是固定的費用,不會隨便更改。早訂計劃的話比較容易控制變動性預算,作有彈性調整,而不影響到出差員工的權益,甚至與當地的旅館、餐廳提早協議價錢,連路線交通的安排都有可能省錢。當然,參展只是國際行銷與品牌管理中的一小部份活動,說是主動出擊也還不算,只是把握一個國際行銷的機會。

過去我的德國藥廠雇主雖然規模不算特大,但產品有其特殊的niche市場定位,絕大部份是中樞神經疾病用藥,如抗癲癇、抗憂鬱、抗巴金森氏症藥物等,其中抗癲癇藥品處於德國市場的領導地位,此外,在北歐與中東歐業務開發相當成功,設有許多子公司與代表處。該公司有研發部門自創品牌與產品,即新藥專利期限過後開發出新劑型而成為branded generics,必須訂有完整的國內外長短期營業目標與行銷計劃,由國內外行銷部門的經理階層主導,根據國外子公司與業務代表傳回的當地市場資料,參予訂定目標與計劃,並責成執行。

針對發展自有品牌,領導階層與各階主管肩負著對內溝通與對外的品牌推銷與管理的責任。成功的品牌管理與行銷絕對不是個人單獨的力量,不是老闆一個人說就算數,而是專業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在德國不到百歲年齡的企業都算年輕,所以這家1919年成立於柏林,1945年遷到漢堡的公司,今天已經88歲了,雖說成立當初是家庭企業,但是家族人員老早就不管事業營運,只當股東,企業經營的棒子幾十年前就由專業經理人接手,秉持創業者理念,走出德國市場,持續擴展成功經營。

對我個人而言,比較遺憾的是,公司在2000年以後前進東南亞開發市場的意願減弱,領導階層觀念保守,絕大多數業務留在歐洲,連俄國的業務也因客戶積欠貨款而中斷就不再開發,當屬下的即使想加把勁也沒輒,倒是東歐部份的業務增加,連以色列和土耳其的業務也屬於我負責管理。外銷部門我的頂頭上司個人沒有意願開發亞洲新市場,總感到他不屑與亞洲人打交道,我也只好選擇離開,再去尋找一片天空。有時我會暗自忖度,上世紀末亞洲經濟風暴已遠離,各國經濟不但復甦,腳步還踏得更強健穩定,不知這幾位上司們會不會有懊惱當初決定的時候,承認眼光短淺的錯誤? 也或許不會吧?! 反正薪水照拿。無論如何,在這裡的工作經驗讓我學習到中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如何推展自有品牌,在大廠雲集的激烈同業競爭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

話說回來,台灣的企業老闆呢? 眼光長遠嗎? 願意好好作長程市場開發的計劃嗎? 除了各企業趨之若鶩的中國大陸市場,或是美國區域同性質高的市場以外,對歐洲與俄羅斯市場有開發興趣嗎? 如果有,要用什麼樣的態度與策略去進行? 還是像在國內市場一樣,把古老的那套方法搬出來用嗎? 21世紀還能用土法煉鋼嗎?

無自創品牌與有自創品牌的行銷模式差別很大,後者必須投入很多創意心血、資金、人力與紀律來開創一個品牌產品,是企業公司從上到下團隊合作的結晶,有無自家工廠是另一回事。在市場上擦的亮晶晶的品牌需要很多持續的努力,然而報酬也是倍增,尤其是品牌背後無形資產的形成,往後的文章裡我會找幾個例子來談談。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rystalsun&aid=1289880

 回應文章

ust86@yahoo.com
前文不算!
2008/08/21 22:09
埃!抱歉!光看了妳一篇大作就匆匆回覆意見,實在是愚魯,看了妳的部落格才知道妳旅居德國多年,前文所提徵才一事是不可能了。不過對本公司產品妳可以上網看看,並請指教!本公司網站為:www.art-cw.com.tw(上禮拜才正式建立內容簡陋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08-08-22 15:16 回覆:

承蒙賞識,非常感謝! 只是我人不在台灣。

我曾經有些台灣的客戶,雖然考慮開發歐洲市場,但是不是很積極,觀念上也有些差異,所以就沒有繼續合作關係。您若想進入德國市場,可以給我ㄧ些訊息與想法,我看看能不能提供ㄧ些協助與服務,我的伊媚兒: ifensun@yahoo.com.tw


ust86@yahoo.com
搜尋人才,協力創新產品行銷世界各國,如有意願請回復。
2008/08/21 21:42
本公司為小型企業,目前正積極設法將自行研發並已獲六國專利之新型"世界時區鐘錶"行銷世界各國,由妳的大作"德國漢堡的水晶太陽",能體會出妳積極的企圖心及國貿經驗,此正是本公司目前極力想爭取的人才。因此期盼能與妳詳談,我的電話:04-22032459 葉能昌

非完美染色體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代工...是不得已的選擇,也是必然的選擇
2007/10/20 01:02

30年前 台灣是鞋業代工王國

20年前至今 台灣是電子業代工的楚翹

多數企業主的想法 低成本為優先考量

無論是勞力密集、資本密集或是租稅優惠

COST DOWN. ALWAYS COST DOWN...

也許 這是中小企業為何在台灣快速發展原因之一

成本考量 只會讓削價競爭加劇 形成『紅海』

而企業間創新與差異化 就在這片紅海中消失

如果 台灣的企業主依然有這樣的想法

我想 藍海 是不會出現的...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07-10-20 22:53 回覆:
其實台灣有很多研發人才,創意設計人才也有,但是沒有發揮的空間,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因為大部份業主,如你所言,只在乎成本,拼命壓低成本在競爭,浪費很多人才。企業太小時,只是在求狹小的生存空間。企業或許應該尋求擴大或聯盟合作,才能發揮共同的力量。

就我自己購物心得,東西稍微貴一點沒關係,但是要值得,重點在功能、品質與設計。品牌有好口碑的話,就不必去計較小額的價錢差異,太便宜的東西反而令人懷疑品質。所以啦! 看企業如何掌握產品定位和行銷策略。

代工廠也可以慢慢轉移目標,成立自創品牌的事業,是很不容易,但是可以創造出新的前景。以前的日本不是也以代工起家,現在已經以品牌為傲了。

Das Reic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其實BENQ當初搞這案子
2007/10/12 01:24

就天真的以為買下來就能直接發揮「1+1=2」的功效,哎呦!

如果真的那樣有效,乾脆台灣所有企業集資買下微軟或者可口可樂不就得了?

品牌的創立,與一般產業走的是不同路子,講的是較多的創意與行銷策略,而非只是埋頭苦幹,台灣業界搞品牌最大的瓶頸就在這裡。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07-10-12 14:26 回覆:
噗嗤! 1+1=2? 如果他們真是這樣以為, 那可真是太天真了,可是...台灣人(尤其是商人)不是都很聰明的嗎?

台灣人的創意是不少,行銷策略就.....看不出來,因為絕大部份只管生產,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生產上,好像只要東西做出來就會自己賣出去。還早勒!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地的企業文化與勞工法
2007/10/11 18:32
BenQ與Siemens的拼購案, B略有涉及. 請參閱: "法國總統大選電視辯論, 觀後感..." 一文B的回應回覆 "些許淺見" -  http://blog.udn.com/bruhlmeier/937079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07-10-11 19:07 回覆:
BenQ與Siemens的併購案究竟是什麼樣的核心問題,不見得是報章上報導的,我只是個人揣測罷了,從我對接觸台灣企業與在德國工作經驗作個籠統比較而已。BenQ在這件事上可能受損較多

Das Reic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哎呦
2007/10/10 21:51

連大廠BENQ都搞成這樣了,以下的就.....

台灣產業上下還是樂於代工,要叫他們弄品牌,就像叫他們重頭來過一樣的困難。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07-10-11 15:30 回覆:
當然啦! 樂於或是安於代工的企業可以一直這樣做下去,直到有一天想把工廠收了或賣個好價錢,或是搬到別的國家去為止,就看老闆的意思囉!

不過,有些台灣企業已經開始自創品牌,有的也已在國際市場打開名氣,自創品牌的路是不好走,但是哪一條企業路好走? 代工的工廠照樣有人做得不眠不休,面臨削價競爭求生存的困擾。

BENQ併購SIEMENS失敗,問題不是出在於BENQ自創品牌,而是併購合作失敗。老實說,BENQ的品牌在短短幾年內在歐洲打開知名度,是相當成功的例子。國際企業之間併購失敗的例子時有耳聞,也不是很稀奇的事。BENQ這次算是跌了一大跤,還是得爬起來,檢討錯誤改進,或許下一次好些。

我不認識任何BENQ員工,但是以個人對德國企業的熟悉度與親身體驗,心裡有一籮筐的問題不解,如:

併購前後,BENQ對德州企業的體制與文化了解多少? 對德國社會的稅制與雇主義務和責任又了解多少? 併購一家美國企業與德國企業的情況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這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福利制度的大不同。就企業文化而言,基本上,德國人做事步調不快,一板一眼,不喜歡改來改去,所以要先做對,可以省很多後續麻煩。台灣人求快求彈性,喜歡改來改去,這已經是觀念上的衝突,姑且不論絕對的是與非,兩方合作就是要互相溝通與適應。既然在德國土地上,想當然爾,台灣人就得將就點,多花力氣適應,反之亦然。如果嫌德國人慢,別忘了,德國是最先進國家之一,研究開發的實力也是很強勁的,人家工作效率也是很不錯的。我的經驗是,對德國人就是要想辦法去溝通,一次不成,再試,溝通成功後,事情好辦,他們也不會出爾反爾。

就經費開銷而言,我很懷疑是不是BENQ錯估,因為德國的稅制繁複,雇主對每個員工的開銷很高,除了支付員工的固定薪水,要有義務承擔很多相對的開銷,如養老金、失業就濟金、健保金等等,都是由勞方與資方共同分擔。

SIEMENS本身也不簡單,尤其這一兩年來官司纏身,問題多多,如果當初BENQ買的是小一點的獨立企業,可能不會遭受這麼大的困難。

所以啦! 這個案例實在有得討論的,以上只是皮毛淺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