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談國際行銷與品牌管理(2)
2007/08/18 20:59:29瀏覽1580|回應3|推薦51

這幾年來跟一些中型台灣廠商接觸,發覺生產力都很強,可是不太清楚怎麼在國際市場上推銷產品。公司有沒有設立國際行銷部門都是個問題,即使有,竟然有那種大風吹輪調制度,吹得東倒西歪的。外銷部門人才也可以調到研發部,真是令人嘖嘖稱奇,怪不得國外客戶要抱怨洽談人員更動,被調的員工心裏也不舒服,畢竟,對內,自己的專業在公司內不受尊重,對外,與客戶建立互動的默契與關係也不是一兩天辦得到的。

由於各國風土、人情、文化、傳統、品味、購物習慣迥異,國內外行銷方式本來就相差很多,台灣是個單一文化小市場,而且沒有多樣文化的顧慮,所以大家也不會考慮到適應新市場的問題。(噗嗤! 每次聽到台灣在討論國內省籍如芋頭、蕃薯、客家佬、福佬等等,好像很嚴重,打死都要分清楚,可是對國外的話,就是歐洲都是一個國家,東西南北沒什麼差別,更進一步者,長成阿都仔臉的都是美國人。) 反正產品上市了,刊登廣告,請業務員拜訪客戶,再不然就是花錢找明星代言,東西好,再加上明星號召力強的話,就有人買。就算有時候東西品質普普,可是明星號召力強,也能大賣。

所以,我只要一聽到台灣廠商告訴我,「妳只要替我去開發客戶,有訂單,出貨後,就給妳X%佣金!」我就頭皮開始發麻,承蒙大爺們看得起委託我辦事,當然銘謝惠顧,但是請問貴公司有行銷策略嗎? 有行銷企劃與預算嗎? 光這兩個問題就問倒了,然後他們就是擺出「就是要妳去跑啊!」的態度。是哦?! 我閒來沒事要挨家挨戶去拜訪嗎? 不管如何,總是得先講出一個道理,為什麼客戶從市場上那麼多選擇當中,要挑上貴公司的產品? 產品的USP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與定位為何?

再說,在德國市場有不同的規矩法律要遵守,不能拿台灣那一套「沁菜攏ㄟ塞」來應用,單單一個動作,如直接以傳真或e-mail方式傳送廣告,就會觸犯大忌,嚴重者認為被騷擾的對方會請律師上門解決,生意還沒開始就有可能被告被罰錢。相信嗎? 真的有台灣企業朋友指示我拿了目標客戶名單就開始發傳真或e-mail 作廣告。德國人的習慣是,發這些廣告前都還得先打電話詢問對方,徵求允許,尤其是碰到稍為有規模的公司,最好問清楚要指名給哪位先生小姐,不然的話,有可能發出的廣告信件會遭到直接進入垃圾桶的命運。

如果台灣企業只為國外大廠代工的話,事情可能就更單純,只要提出的樣品被接受,接單就製造,出貨無誤,客戶付款就沒事了。但是,現在代工廠太多了,如果樣款、品質、 交貨期都差不多,到最後只是在比價,再者,就比與客戶的交情和合作經驗。在一則電視報導中,一家著名的德國的百貨公司就是在電腦線上以發包方式尋找亞洲工廠製造一批該百貨公司牌子的男用襯衫,透過一位在大陸的仲介商,很快就可以在電腦中找到幾家工廠報價,雙方的價錢出貨條件都接受後,就可以進行生產。代工廠可能是第一次為這家公司生產,也可能已經有過經驗,但總之,在今日電子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情況下,一切的手續都簡化,但是也越來越是買方的市場。

順便提起,代工接單製造中的規則由客人訂,他們不會替你考慮員工的權利與福利,就算是員工加班到三更半夜趕工老闆也都能答應,如果國內沒有勞工工會組織為會員爭取權利的話,為了保住工作,員工咬緊牙關也得逾時加班。我有個朋友在泰國開工廠,半夜11點多打電話給她,竟然全工廠燈火通明,還在趕工交貨! 星期六也上全天班,算一算賺的錢也不多,可是辛苦透了,是不是像奴隸一樣? 怪不得在進步的歐美國家,製造業一直往外移,雖然員工抱怨失業,但是除非各國的勞工保障與工資都水準相差不多,不然,生產往外移是必然的。資本家總是在追求最大的商業利益,不管在哪裡,只要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就把資金拿到那裏投資。

從製造業走向服務業是進步國家全球化的趨勢,一來是因為機器自動化代替勞工,生產力大幅提高,二來是製造業移轉到廉價勞工密集的地區。話說回來,如果一個人從製造業工作轉換到服務業工作,他真的會願意再回到原來的藍領工作,而且領低廉工資嗎? 想必大部份人都不會吧? 在進步的開發國家中,服務業的附加價值高,有下限,沒有上限。

根據美國官方勞工統計數據中,2004年全國的勞動人口中11.8%從事製造業工作,78.4%則是服務業;在同一年,德國則分別是22.7%與 67.3%。(請參考http://www.bls.gov/fls/flslforc.pdf) 另外,歐盟27國2005年的統計也顯示不含農業的製造業才佔總勞動人口的 29%。  (http://www.eurofound.europa.eu/press/communique/2006/nov/newsletter2.htm)

台灣呢? 不知那裡可以看到這類統計數字? 知道的朋友可不可以指點一下? 謝謝!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rystalsun&aid=1169691

 回應文章

雲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研究過陳文敏的一本書(你就是品牌)
2007/09/07 06:59
有那麼一陣子,研究過陳文敏的一本書(你就是品牌)
對於品牌管理與藍海策略總算稍有認識
讀了您這一篇漫談,又進一步了解所謂國際行銷與品牌管理

拜讀了

雲天
聶魯達說:「在詩歌的堂奧內只有用血寫成並且要用血去聆聽的詩。」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07-09-07 15:13 回覆:
謝謝,您客氣了,我也是在摸索學習當中,國外的品牌管理歷史比較久,最近幾年又特別重視,這是發展的趨勢,我最近也在讀一些成功的公司個例,很有意思,改天再寫一些心得報告分享。

我真的非常期待國內廠商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以自有品牌來屹立於國際競爭。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7/08/20 18:04
臺灣多的是過河拆橋型的外銷公司,
替他們找了買主連上線後, 就不要中間人了...
殊不知每一層有不同的工作範圍與層面得觀照.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07-08-21 14:34 回覆:
這種事以前常常聽到,所以我不想當仲介,要嘛就是要大家一起打組織戰,不要分你呀我的,不然就是論時計酬,而且事先要談好,最好是有憑有據,免得後來扯不清。入境隨俗啦!

niki在斯里蘭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英國ㄤ說給你拍拍手,
2007/08/19 12:02

英國ㄤ說給你拍拍手, 台灣最須要你這種懂的國際行銷帶回去改照台灣.(台灣許多公司不願花錢,喜歡來個撿便宜,)

像當年1993年ㄤ被英國公司派去進駐日本,靠的就是這種管裡,才把奧美廣告公司成功站立在日本(不過背後還好有強大公司做靠山).如今ㄤ功成身退,可是在廣告界ㄤ的名聲卻毅力不搖.

crystalsun (crystalsun) 於 2007-08-20 15:41 回覆:

哇! 妳先生是奧美的駐外開發代表哦! 廣告界翹楚,太厲害了! (在此先學土人膜拜酋長一下表示敬意orz)

感謝你們的鼓勵! 不敢說改造(我會被K哦!),我也還在學習當中,因為在此接觸的企業文化感覺與台灣的相差很多,自己也沒在台灣公司待過,所以也常常與台商接觸時,講了半天變成雞同鴨講,很懊惱地...... 我寫這些只是經驗談,再加上自己的心得檢討。就是如妳說的,台商喜歡撿便宜外加順便,可是我發現單撿便宜,不論投資與效益,經常沒有任何成效,反而得放企棄,前面的工與時間反而浪費掉了。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幫人家作工作清單(太好心了),對方竟然拿走後就沒下文了,只堅持要有訂單才能拿佣金,而且必須一個貨櫃一個貨櫃地賣才行,老天啊! 運動鞋耶! 一個20呎貨櫃能裝很多很多鞋耶! 我就乖乖地一家公司一家公司打電話問,結果人家都說有足夠的供應商了。所以呀! 沒有特殊的產品吸引力或是行銷策略,白搭的

我老公會唸我,人家德國人跑業務也不是這樣動員的,開發費用條件都是要先談好的。某些情況根本就是計時給酬的,我有些朋友是這樣的。

真的是這樣,一個企業要運作要有好的組織管理,前方與後方要呼應配合,資金與人員要運用得當,才能持續發展。至於成不成功,就看各家本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