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簡單吃的午餐約會
2013/09/17 21:58:48瀏覽428|回應1|推薦2

老姊和我共同參與一項服事
每週必定碰面一次
通常正事結束
我們會一起吃午飯 喝下午茶 逛逛街(我們只會逛SOGO 離了SOGO哪裡都感覺陌生)
我們吃也就在東區這一帶
畢竟那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地方
店家會改
巷弄不會
我們很習慣穿梭大街小巷熟門熟路
即使婚後我們各自往別處開疆闢土
但到底沒有哪一個地方比這一帶更讓我們感覺熟悉

我們久久會吃一次紅屋牛排
沒吃紅屋的時候
會去頂好名店城和天仁茗茶中間巷子裏的亞都涮涮鍋
那家店也開很久了
和時下新開的火鍋店相比
他的菜色擺盤都很平實
愛吃蝦的我特愛他家的活蝦
上週燙蝦時還被滾沸的熱湯燙傷手肘
老姊說我活該 真瞎

我是小火鍋忠誠的愛好者
數十年沒變心
打從高中時期市面剛推出小火鍋就熱愛至今
那時的小火鍋份量驚人
足以吃得很飽很飽很撐很撐
漸漸分量愈來愈少
主餐之外還要單點才夠吃

老姊曾經和我一樣愛小火鍋
但不知為何後來口味改變
不再喜愛湯湯水水的東西
吃小火鍋變成為了配合我
偶一為之

沒吃紅屋也沒吃小火鍋時
我們會吃韓國鍋
說"鍋"有點誇張
不過是大一點點的鐵碗
肉片 白蝦 蛤蠣 凍豆腐 嫩豆腐 冬粉(也有烏龍麵)混合韓式辣醬煮成一鍋
再附一碗白飯
辣度可自訂
但韓式的辣和中式的辣不可同日而語
即使點中辣還是不怎麼辣
連不吃辣的老姊都點小辣提味

別小看這一鍋
我的食量不小都能飽足
(我沒吃白飯 白飯打包回家賞悄悄和叮叮)

 

白蝦很大尾
老姊通常分給我吃
所以我可以吃兩尾大蝦

 

一坐定等上餐的同時
裝一大盤蔥花
待會兒倒到鍋裡
右邊那盤韓式辣醬和醋的沾醬是沾肉片白蝦用的

吃完這一鍋
挺飽的
走一走消化一下
穿過敦化南路到仁愛路上的"金賓食品"(我們小時候他叫"香賓")買些熟食
這樣晚餐就打點好了
然後又慢慢走回SOGO
去老地方"AFTERNOON TEA"

不單是行程固定
連點餐都一成不變
永遠是
栗子甜薯蒙布朗

 

香橙伯爵冰茶

 

我偶爾會點咖啡
但老姊永遠是這兩樣
尤其栗子甜薯蒙布朗
若賣完了
她不考慮別的直接就不吃了

老姊和我雖在繁華的東區長大
但其實我們非常封閉
一點兒都算不上會吃會玩的台北通
我們的地域不過就在這一帶
如今信義區百貨公司林立
有A幾A幾
我們一概不知
買東西總是回到最熟悉的老SOGO

還記得當年SOGO開幕我才大二
那個週五下課從新竹回來沒進家門直接和家人約在SOGO一起排隊進去
那是我第一次排隊進百貨公司
有些詫異竟然有個地方熱鬧到買東西要排隊
當然現在早已見怪不怪了
但個那個時候還挺新鮮的

時間像發出去的箭一去不回頭
這些年
老姊和我想到諸多憾事總是不勝唏噓
但空留遺恨是沒有用的
我們都相信
我們信靠的神是可以補還的神
過去失落的 被蝗蟲螞蚱啃食過的
因著我們的信心和順服
祂會補還我們

每週的聚會重點不在吃
而是在於我們可以在一起彼此鼓勵 互相扶持
靠著神的恩典繼續向前

雖說重點不在吃
但也不能隨便吃
吃到難吃的也很掃興
所以不敢隨意嘗鮮
以致吃來吃去就這幾家熟悉的味道

有時覺得我們每週一吃又這麼在意好不好吃實在很廢渣
可是
當我們從媒體得知許多人因工作/情感/人際關係/財務等等挫折罹患憂鬱症甚至走絕路時
又很慶幸我們至少還有一個出口
而且這個出口門檻不是太高

此刻的我們都在人生的低谷悄悄而行
即使難免唉聲嘆氣
但美食當前
吃吃喝喝說說笑笑
喝足飯飽
又再度從新得力向前邁進

感謝主
讓我們在吃喝當中
經歷神的恩典和鼓勵

關關難過關關過
不要想太遠
一天難處一天當
何況我們又安然過了一週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odinmom&aid=8582843

 回應文章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吃喝快樂
2013/09/19 00:28

手足之情, 描寫的好細緻, 感人.....

記得神說:

祂取走的, 就以神自己代替......

 

享受勞碌之下的吃喝快樂吧!

樂樂 陳(chiaodinmom) 於 2013-09-19 11:00 回覆:

相信和順服是我最需要的功課
不瞞您說
信主有好些年日
但因自己的頑梗愚昧
經常一半相信一半懷疑
但我已下定決心好好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