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06 15:36:49瀏覽1355|回應5|推薦41 | |
一直以為中國的「文化大革命」與外國人無涉,直到看了【紅孩子】這部記錄片,才知道竟有外國人捲入其中。
紅父母 「紅孩子」指的是文革期間在中國成長的外國孩子。談「紅孩子」少不得提及「紅父母」-他們來自西方世界不同的國家,在不同領域有專業知識,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對資本主義的貪婪腐敗深惡痛絕,因此當新中國建立,毛澤東喊出「公平」、「公義」、「均富」、「無產階級專政」……等口號時,深深吸引這些理想家來到百廢待興的中國,為打造心目中的國度貢獻所長。 文革期間,「紅孩子」正值青春期,和所有讀「毛語錄」長大的中國孩子一樣,這群有著西方臉孔卻操字正腔圓京片子的「紅孩子」毫無懸念底地融入其中,一些看似不明文甚至野蠻的行為在「革命」的包裝下變得理所當然。例如當時跑去別人家打人、砸東西、抄家並不違法,反而受到鼓勵。但這對他們來自西方又身為知識分子的父母來說是前所未有、超乎理解和想像的衝擊,第一時間大家都懵了!直到文革愈演愈烈,「紅父母」們在各自的職場遭遇莫名的批鬥,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使之不禁對文革產生了疑惑。 片中人物之一宓宓,父親是醫生,共產黨抗日時隨軍行醫,當時被稱為「洋菩薩」。他對宓宓說不可以打人,如果打人就不能待在這個家。 「紅父母」在文革中無一倖免遭遇迫害,甚至禍及子女。最觸動我的有兩位- 葉蘇珊-華裔美籍科學家葉渚沛的女兒,新中國成立之初海歸,後因妻子是美國人被打成右派,他是實驗室最高領導,卻因鬥爭無法進實驗室,只能掃廁所。勞改結束後罹癌,因黑歷史無醫敢治匆匆離世,死前一日他仍在實驗室恪守職分。葉蘇珊回憶父親忍不住悲從中來:「中國實在太「浪費」我的父親,他能為中國做多少好事啊……」 莫妮卡-法國人,父親是建築師,父母在法國都是共產黨員,為了協助建設新中國而來,文革期間因施工追加預算被指為浪費貪汙,後又因上「萬言書」成為「反革命」。他的「萬言書」說的是專業建議和政治無關,但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當時容不下異議,多說就是反革命。 再後來連莫妮卡都被當成間諜被抓。為了換取自由,莫妮卡承認沒做的事,畫押後對方並未如約定釋放她,反而說:「現在正式逮捕你!」 文革初期,莫妮卡已回法國讀大學,為了見證偉大的「文化大革命」,她回到中國,沒想到反因間諜罪入獄三年多。 省思 因不白之冤受刑的外國人,終於在尼克森訪問中國時等到轉機,隨著中美關係改善,他們陸續被釋放甚至得到平反,但滄海桑田,夢醒時分,無論「紅孩子」還是「紅父母」相繼離開中國,回到原來的西方資本世界。 莫妮卡回顧囹圄歲月,她說:「我實在太侮辱自己,我上了他們的當,承認我沒做過的事,每次想到這裏,我全身都痛……」 我並沒有遇到攸關人身自由/生死的關鍵抉擇,但經常為了一時苟安/氣氛/討好人而踩扁自己,所以我了解那種事後「想到就全身痛」,為自己不值的感覺…….。再也不要這樣了,希望我的覺悟不遲。 片中多數「紅孩子」和「紅父母」之後對於文革的記憶直接屏蔽。因為太痛太失落以致不敢反思,那是內心深處不能揭的傷疤,一旦揭開又要流湯流膿,就讓他們克制地塵封。餘生不長,或許放過,與之和解,是最好的處置。 盼望在於神 相對於中國苦難的近代史,「文化大革命」死亡的人數並不算多,但它最大的後遺症是「關係」的摧毀,飽受精神創傷後失去信仰,人與人之間難以信任。但回歸資本主義世界後找到解答和出路了嗎?我想是沒有的!資本主義的糜爛腐化迄今變本加厲,人變出來的任何「主義」都無法讓世界更美好,所幸我有神,盼望不在於此,當抵達另一個永恆才是真正的起點。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