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民應該如何評斷領導者的能力?
2011/06/14 22:13:53瀏覽496|回應3|推薦11

發生了塑毒案,大家又吵成一團。最多的聲音還是嗆馬。

在這件事上,我一如既往挺馬,但是也一如既往,受到來自各方的嘲罵。有人說我「護馬、不食人間煙火、僵化」,這樣的批評我還可以接受。但是也有人用更羞辱性的言詞罵我,讓我覺得遺憾。

對於馬總統,我們最常聽到的批評是說他「無能」。另外,也有人罵馬總統「賣台」或「獨台」。後面這個議題暫且不論,讓我談談「無能」這個判斷。

「能力」這個概念本來就複雜,它不但是多向度(dimension)的概念,而且很可能各不同向度之間還可能有交互作用(interaction-effect)。所以,要綜合評量一個人的能力是非常困難的事,常不免會有誤判。舉例來說,愛迪生有沒有能力?據說他曾經被小學退學(應該是學校向其母親勸退),這表示他被認為連小學生的基本能力都不足。

愛因斯坦有沒有能力?據說他連回自己家的路都找不到。

愛森豪將軍有沒有能力?據說麥克阿瑟曾向人介紹愛森豪,說他是替我提皮包的人(副官),而愛氏也曾認為自己一輩子大概就幹到副官就得準備退伍了。幸好馬歇爾賞識、提拔他,破格擢升他任盟軍統帥。他還曾向人表示他嚇壞了。但是,結果卻證明他能勝任這個職位。

領導者有很多類型,成功的領導者也可以有許多類型。劉備不是精明幹練的領導者,比精明幹練、比文才武略,劉備都遠遜曹操。但是,他終究也是一位成功的領導者,終能與曹操分庭抗禮。他所憑藉的是另外的一些領導特質。

總之,我想強調,能力概念的確是非常複雜的問題。沒有誰真正是全能,人的能力總有長、短處。甚至,能力的各個不同向度的加權值(weight)在不同情境下也會有不同。身處野地,一個哲學家的能力會顯得一無是處;身處戰陣,蘇東坡之才也無從施展;反之,戰陣上的常勝軍,在廟堂上也常顯得笨嘴拙舌。

但是,我最想強調的,是「舊結構」與「領導能力」間的特殊相適的關係。

舉例來說,宋楚瑜有沒有領導能力?很多人認為有。藍營裡有這種想法的人特別多。許多人因為宋未能獲得重任而喟嘆,甚至因此對馬感覺不滿。

我對宋是否該出任要職,沒有太強的意見。如果他出任某院長,我也不會表示反對。但是,他沒出任公職,我也不會感覺太遺憾。因為,我認為宋有宋的優點與問題。從我的觀點看,他的問題主要是在他與舊結構太親近,另外,他的倔脾氣可能會在關鍵時候翻桌、攪局,鬧個大家難以收拾的結果。

關於他與舊結構太親近,我曾舉例。有某卸任國民黨縣長說,當年選總統的一票投給了宋,因為:他替我父親扛過棺材。宋的這個扛棺材的動作使他獲得了這位縣長的大力支持。

我們也知道,某卸任宜蘭縣長說,宋當年曾「要五毛給一塊」,給的比要的還多。注意,宋這是給民進黨縣長。

我不用「討好」來描述,我用「藉助於舊結構」的概念。總之,這是一種傳統的人脈建立的模式。

有人圍繞著宋,有人圍繞著扁,扁、宋身邊都有不少支持者,正是因為扁、宋都樂於藉助於舊結構。而那些支持者也多半都是舊結構中人。

藉助於舊結構,也很可能會用舊結構的獎懲機制來控制、對付別人。老蔣的作風可說就是一例。他也有一大群死忠追隨者。但是,老蔣卻也做了很多讓追隨者最後感覺痛心的事。(其中的完整是非還需另做討論)

但是,如果有人想要改變這種舊結構呢?想要改變這種風氣、這種傳統人脈關係呢?那可能就會失去很多支持,失去圍繞在身邊的人,因為許多人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去為自己營造更穩固的地位。

馬總統的特別處,在於他想要超越、改變舊結構。這是他的可敬處,卻也是他的難處。身邊沒什麼人,因為「水清無魚」,也因為不依循舊結構,甚至還想要改造舊結構。

馬總統究竟有沒有能力?這問題不是不可以檢討、批評。但是,檢討要盡量出之以理性、客觀。我們要尋找真正最嚴謹、效度良好的評量方式,而不是憑著我們的直覺的、主觀的感覺來做判斷。

臺灣在IMD全球競爭力的排名中列第六,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臺灣來說,也是史上最佳排名。這難道與領導者無關。很奇怪,得到這樣的成績,好像全屬偶然,是像中樂透一樣,靠運氣得來的。

也許有人認為,上述這些成果都與馬總統個人無關,全是靠別人打天下。這樣的推論,大家不覺得很奇怪嗎?怎麼就這麼巧了,總有人為他打天下。為什麼就沒有人為我打天下?不是說馬總統身邊無人嗎?那又是怎麼回事?

有功勞不肯算在馬總統身上也就罷了,出了問題卻又好像當然歸責於馬總統。甚至有人說:「馬英九氣數已盡,天天出事」。台灣出事,究竟是事涉台灣的氣數?還是馬總統的氣數?氣數是評量領導者能力的客觀標準嗎?塑毒問題已經存在三十年,馬總統能事先預防嗎?我強調馬總統對這事只須負責危機處理,而危機處理還在進行中,尚未見最後分曉。這樣說,也要被罵。


許多人似乎也忘了一件事,馬總統自己的選戰從未輸過,而且他還是曾經贏得七百多萬票的總統。馬總統是像中了彩票一樣贏得大選勝利的嗎?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那是由於馬的外表、儀態騙得的勝利。其實儀表也是廣義能力的一部分。不過,撇開這個,請再想想,帥哥不只馬英九,但是他們都能拿到哈佛博士、選上總統?這背後不需要能力嗎?大前研一誇讚馬總統
是可以用邏輯與數字溝通的人(而日本的政治人物不懂邏輯);韓國報紙也說馬的表現勝於李明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11年全球競爭力(IMD)報告,台灣躍升為全球第六名,優於許多西方先進國家。難道這樣的成績不需要好的領導者嗎?

人們可能說:好吧!他是有點能力,但是還不足以作為國家領導者。

什麼樣的國家領導者的表現才令人滿意?放眼世界,只有那些控制了媒體的政府領導者才有可能得到最多數人民的支持,所有的民主國度的領導者支持度都不怎麼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是這些民主國度的領導者能力都有問題嗎?為什麼?

也許民主選舉真的只能選出外表好的人選(這對沙克吉來說,好像不怎麼能成立)。但是,這也同時意味著,這是個定律,依據這個定律,台灣就是不可能選舉產生好的領導者。這很讓人絕望。而且,這和韋伯對民主選舉的期待大有出入。韋伯強調,民主選舉才能選出charismatic(奇里斯瑪型) leader

對我來說,重要的反而是大眾。我曾數度討論,當年胡適可能參選總統的事。但是,非常明顯,當時的民氣,絲毫沒有要支持胡適的跡象。人民選擇了要老蔣這樣的領導者。然後,人民也就得承受後面的悲劇歷史。人民再去怪罪老蔣如何如何。人民如果永遠只能怪這個、怪那個,而不盡自己的理性能力做抉擇。就必須承受那樣選擇的結果。

東方文化的一個可能傾向是:人們期待有某種程度權威性格的領導者。如果是一個非常平等、平易態度的領導者,我們反而覺得不習慣,覺得望之並不儼然,所以難以產生敬意,也覺得這樣的人不是理想的領導者。

人們習慣的理想領導者的形象,其實與民主時代已經有了扞格。但是人們並不自覺。從而,人們很容易感覺困惑、感覺失望。日本的首相更替之所以如此頻繁,我認為部分就是因為這樣的理由。他們的人民其實還期待像小泉純一郎、石原慎太郎那種權威型人格的人,而不是其他那些謙謹、平易的政治人。

再說,對異議群體保持恭謹、謙讓的態度,這在傳統東方文化下似乎也常會被認為失格。因為大家其實已經武斷地認為異議者是錯的,甚至是惡的,所以認為不值得原諒,更不應該對之保持謙讓。但是,這不符合多元文化價值。這是傳統的、一元的價值態度。但是人們並不自覺自己欠缺多元文化價值態度,反而覺得抱持這種態度的人是奇怪的,是有問題的,是缺乏領導威信的。

在我來看,這比較是民眾的態度有問題,而未必是這種領導者的態度有問題。比較需要改變的可能是民眾。如果民眾不肯改變這種傳統的價值態度,而繼續堅持一元文化價值,以及相關的我群中心主義的態度,那就很難避免族群衝突、文化衝突,就很難避免悲劇的發生。

大前研一誇讚馬總統,綠營說,那就送你們好了。韓國報紙說馬的表現勝於李明博,大家也不信,繼續說馬總統無能。IMD的評比大家似乎也拒絕相信那算是馬總統的政績。那麼,請問,大家所謂的「有能力」究竟要怎麼定義?要像神仙?魔術師?能否把標準明白說出來呢?

大家寧願相信自己的主觀、直觀的感覺,而拒絕相信像IMD這樣的評比結果。究竟哪種評量更有完整性、客觀性、有效性?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5324757

 回應文章

植物(晴晴--好可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評得好
2011/08/15 22:01

寫得真好!大多數的人在評斷他人的能力時:

一、很容易人云亦云;

二、常常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

如果某人做的事是我們所不懂的,我們就無法評斷他的能力;

而如果某人做的事是我們的專長時,我們就很容易說他的能力好不好。

只是有很多政治人物在談話間,不經意地就說出一些很可笑而欠缺邏輯的話來。不知是無知?還是刻意地有所企圖陰謀?


W&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一個好問題
2011/06/15 18:02
您的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我對馬總統從期待到質疑。主要是,在他獲得正面評價的地方,他作為一個領導者努力的地方與過程卻不明顯,說不出來;但在負面評價的地方,他的缺點或努力不足的地方卻顯而易見,例如國民黨改革與司法改革。

您說得很好,如果馬總統是一個水至清則無魚的人,我其實不相信這樣人會是個有能力辦好事情的,尤其是國家大政,關係到那麼複雜的人事與利益。

偶爾逛到您這,覺得您文章寫得很好,理清辭暢,其實您可以考慮加入異言堂,可以讓更多人看見您的文章。




百年歲月彈指輕 千古何處覓高儀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英九 若有 孫中山 的氣度,
2011/06/15 11:10

應在任内,主導完成修法,降低罷免 總統 門檻 !!


from 66.67 to 50.05 %


亡羊補牢,預防下一個 罷免 失敗 ?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369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