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索性不要民主嗎?兼論思想控制的效果
2009/12/20 19:07:42瀏覽1621|回應7|推薦6

我曾在網路上貼了「台灣的民主」一文,嘗試對台灣的民主化努力給予肯定,結果一位大陸網友回應了如下的看法:

我是大陆人,我能够看到台湾在民主化中的进步。我们无从知道大陆中共政府的内心想法,就是我这个大陆人也不知道,不知道博主这个台湾人是怎么知道中共的想法?但不管中共政府怎么样想,并不防碍大陆民众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现在资讯这么发达,恐怕不是中共能够封锁得了的。但我长期与台湾博友交流的结果,倒是觉得台湾民众自觉地对大陆媒体闭眼不看的心态倒是很严重。
是不是台湾人就觉得大陆民众都是没大脑的动物,任由别人替自己思考成龍说一句台湾太乱,说一句中国人需要管,就意味着其害怕民主?不知道博主是什么逻辑。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确实比较贼精,善于投机或钻营,也是事实。所以,说中国人需要管也没什么不可以。在这一点在我所做的专业领域体现特明显。这跟害怕民主没什么关系嘛。

****

針對上述看法,我試著提出進一步的回應,希望能更清楚闡釋我所認識的民主精神。我的回應如下。
非常謝謝這位網友的回應。您所用的標題讓我產生許多的感想。我也常引用福山教授的話,感嘆華人社會「信任」的不足,並以此為憾。
但是,要在人際間產生信任,有待多方的努力,也不是逕行從自己做起,開始相信別人,就能使問題消除。逕行相信別人,如果最後發現受騙,那會使原來的善意完全被粉碎。後果可能更糟。
尤其對於政治人物、統治團體,我們能當下授予的信任恐怕就更少。甚至,按照西式政治制衡觀念,我們還就是不能信任統治團體。我們還要特別對統治團體保持警醒、戒慎。
我以為傳統儒家在這點上就採取了不妥當的策略,他們選擇信任、期待統治者。即使明明看見統治者種種不當,還在期待他們能在賢臣的勸導與暗示下自行改善。而期待的結果,似乎多數時候是令人失望的。長期的善意期待,恰恰使專制制度長期持續。
我在另文中曾提到,我並沒有要特別苛責(中國大陸的)統治團體。我倒相信他們所做所為基本上是存著善意的(其中有些人還存著強烈的愛國心與正義感)。但是,民眾不能只依賴這些。從制度面、結構面思考,被統治者就是得要尋求政治的制衡,而不是基於相信統治者的善意而解除質疑、解除制衡的努力。
中國大陸的統治團體是否想要讓中國的一般民眾害怕民主,並因而想要引導民眾多去看臺灣民主的負面景象,少去看民主的正面?
這個問題,就像我談二二八或西藏問題一樣。可以吵個不完,而且沒有結論。也許有一天能有大致的共識,但是,那往往是議題已經不再有討論意義的時候。我只能簡單地指出,中國大陸到目前為止還有嚴格的新聞控制與言論自由控制,主要就是要達到上述的引導民眾思想,以維護政權穩固的目的。其中,鼓勵民主化的思想當然是他們非常憂慮的危機之一。
其實,要指出你所說到的這個問題,我是有猶豫的。因為我擔憂會有反彈與傷害。所謂傷害主要是說,可能會使事情朝向不可欲的方向,朝期望的反面發展。但是,我還是決定說出心中所想。
您問到:是不是臺灣人就覺得大陸民眾都是沒大腦的動物,任由別人替自己思考?
我沒有這個意思。特別是不擬強調台灣與大陸的對比。如果要拿台灣、大陸來比,最多也只是「百步笑五十步」(意思是台灣可能在民主之路上先走了幾步,而且遠遠不是穩固的狀態。再者,這也無關智愚)。
但是,我卻也還是相信統治團體對人民的思想控制有一定程度的效果,而不是完全無效。它的成效其實在網路的討論中已經顯現。許多大陸網友都偏向質疑民主,而暗示大陸現在的政治體制是適當的。而雖然我知道大陸上也有一些提倡民主化的異議分子,這些人下場卻多半很慘,就像我所敬重的劉曉波先生那樣。他們不但可能身陷牢獄,而且還不被同儕諒解。他們的思想沒有被統治者所控制(未必完全未受影響,這是另外的話題,此處不贅),但是他們也無法將所思所想自由地與大家分享。
話說回來,我並不認為維護中共政權的穩固性就是不應該的。這個問題很複雜。一方面,政權穩固大體而言是對國家總體有利的。政權不穩固可能會禍及全體。
但是,我也深深相信,朝向民主化是必須的。不走向民主,就隨時可能再度陷入專制暴政;甚至可能因為人民的反抗,最後反而使國家陷入更嚴峻的危機中。
所以,這是個兩難式。
我只能說,我們還是得隨時朝向民主化做出努力。尤其一般民眾更應該在心理上做出準備,就是培養民主意識、民主素養。以便使民主化更能水到渠成,盡量少些暴力、犧牲的過程。反之,我們也要有一種心理準備,在推動民主化的過程中,忍受一些混亂與損失。
為了追求民主,而使社會陷入某種程度的混亂。這是需要忍受的。我以為這是對民主有堅定信念者應該有的態度。反之,嘲笑民主化過程的混亂,就比較令人遺憾了。如果會嘲笑,我們最可能得到的結論就是:這樣的民主索性不要了。網上不是充斥著這樣的論調嗎?您應該是位很能理性思考的人士,您覺得「索性不要民主」會是應該的選擇嗎?
對於成龍,我沒有惡感。他的話也沒有讓我覺得不快,但是,我的感覺是一種遺憾。我確實認為他隱藏著對民主的認識不足與信念欠缺。只是,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而是許多人共有的問題。也因此,才更有需要去深入討論。
****

上文貼出以後,另一位大陸網友又做了如下的回應
>>
還是看看民主國家的銀行干的爛事情吧
>>
這才真正叫吃人不吐骨頭呢
>>
老吹牛制度好有啥用
>>
制度好, 能出這樣的爛事情嗎
>>
大陸的制度好不好再說, 大陸的銀行絕對不會這麼騙人

****

對於此等質疑,我也再度提出如下的想法。
關於民主制,我再說一遍,民主制有許多弊病,它不完美,當然也不能阻卻一切不美好的事情。再者,民主制也不必然與資本主義制度結合。
當前的金融風暴,的確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問題,但是不能等同於是民主制度的問題。當然,民主制度也需要人民隨時保持警醒,人民可能誤以為制度本身已經產生了充分的制衡、警戒政府(或企業組織)的效果,而放棄了保持主體的警戒心,結果就出了大問題。
但是,我期盼,我們不要嘲笑別人所顯露出來的問題。嘲笑其實意味著關懷的侷限性,甚至是冷漠,或是嫉妒。這不是積極的心態。而且,嘲笑別人,也可能遮掩了對自身問題的注意。說大陸銀行絕不會出問題,對此我實在不敢太過樂觀。還是時時保持警醒吧!

****

幾千年來,中國不曾有過民主制。台灣實施民主制,過程也並不平順,近二十年台灣的經濟持續低迷,雖然因素很多,但是實施民主制也許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人們並不習慣於在民主制下生活,從而也不太能在這樣的制度下展現最高的工作效能。而且,就我所知,民主制本來就不是很有效率的體制。但是,我們面對一個根本的抉擇:我們究竟還要不要民主制?甚至,進一步說,我們願不願犧牲部分的效率,來維護民主制?我認為這是我們必須深思、不能逃避的課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3606769

 回應文章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遠膽目前
2010/01/01 15:19

讀下面各位的討論,注意到各人從各不同的生活背景不一樣的感受出發來討論。慕陶老師無疑有遠膽的期盼和關心的深思熟慮啊。


出岫閒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論民主可漸進,不可逆反
2009/12/23 15:09

有網友在討論大陸民主化議題的時候,用了 ’chinese = livestock ’ 這樣的標題,對此,我表示很深的遺憾。我絕不贊成這樣的說法。我認為這是非常歧視性的說法。它既不符合事實,也極不應該。抱持這種看法的朋友,希望態度能有所改變。

當然,也有些網友態度是與前者很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譬如有網友說:西方的民主已經走到盡頭 。也有人說:過二三十年以後 , 中國超越世界其他國家 … 。這是比較看好中國,而比較負面看待西方的發展。

我對於後面這種看法,有比較複雜的心情,不易三言兩語說清楚。

我期待中國有好的發展,特別是能夠富足、幸福、不再受他國侵凌。中國的民主化當然也是我所期待的一環。

但是,中國的處境究竟如何,我以為是非常微妙的,未來的中國可能大好,卻也可能大壞。中國必須極審慎往下走。就這個意義來說,我贊成「摸著石頭過河」的說法。

我曾經提過「內斂的民族主義」的態度。我仍然主張中國人應該抱持這樣的態度,來追求中國的進步與發展。所謂內斂,是必須力求道德上與理性上的自律,在對外在世界的關係上,則要自我節制、保持低調。有一部分中國人此刻似乎已經開始忍不住要表現出自大、睥睨的姿態,好像已經可以對異己者快意恩仇的樣子。我覺得這種態度是非常危險而有害的。

中國曾經強大,也曾經對周邊的他者強行宰制、壓迫,結果至今恩怨難了。譬如韓國,他們的歷史劇裡至今仍不斷訴說著對「天朝」中國的恨意與敵意。甲午戰爭豈不就是因為朝鮮依違於中日兩國之間,不斷折衝樽俎之餘,最終導致戰爭悲劇嗎?

因為對他者的態度過於自大或過於宰制性所可能帶來的問題,也許還要在久遠的未來才會要付出代價,因此難以引起注意。但是,中國也還有別的問題。就以這幾天在哥本哈根上演的世界氣候暖化因應會議來說,中國其實也面對著巨大的難題。如果要嚴格推動環保政策,做個對環境非常負責任的世界公民,顯然會要付出巨大的經濟成長代價。但是,如果不管不顧環保議題,中國卻又會是前十名的環境受難國家。

即使不是未來因為氣候改變而帶來災害,僅是可預見的沙漠化與缺水問題就會是中國發展的一大隱憂。其他因為污染而帶來的健康危害問題,也不容輕視。

再說,中國社會因為地方發展的遲速之別,區域間發展失衡的危機也絕不容小覷。最近的疆獨(或應該稱「維獨」)問題,雖然不能直接說是經濟發展失衡的結果,卻也未必與經濟發展失衡無關。維人在經濟發展水平上顯然落後漢人有段明顯差距,而且差距似乎愈益加大。維人所提出的抱怨,顯然與此一議題有所關聯。也可以說,族群關係問題,連結著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的問題。這也是當前中國所必須審慎因應的問題。

正因為我們深深期盼中國真正走上康莊大道,不願見到中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再遇到坎坷顛撲,所以關切以上所述的這些問題。

那些片面強調中國的美好遠景的人士,與我們有相同的主觀期望,但是未必察覺到危機的重大,與審慎因應危機之必要。有些人好像覺得中國的實力已經強大到足可以睥睨他人,甚至隨時武力伺候異議他者。我以為這種心態切切不可。

再回到關於民主的議題。我同意,民主應該有更多不同的形式。西方的民主顯然有其侷限性,未必是民主的最佳形式。但是,民主之所以可貴,最主要是在於對個人主體性的尊重,其次才是對政治發展的實際利益(部分可能是因為人們最終還是會偏好選擇能尊重個人主體性的政體,部分則可能是因為民主制能使問題及早被揭露,包括民主制的安全閥作用與媒體自由所產生的揭弊效果)。而後者其實是一種利弊權衡後的利益,也就是說,它其實是有利亦有弊,但是可能利多於弊,所以被選擇採行。

一些大陸網友(甚至部分親共的臺灣網友)力倡當前大陸政體的優越性。對此,我並非因為出於眼紅、嫉妒,而硬要找碴否定這樣的制度。但是,我認為這種制度的優點其實是有代價的。現在,這種代價也許還不明顯(部分可能藉著媒體控制而被壓抑,部分是民眾自身因為欣喜於中國的崛起,而也忽略了一些隨著發展而漸漸生出的問題),但是如果不能防患於未然,將來這些問題恐會變得更加嚴重,甚至威脅中國的生存發展。

我以為,民主制的發展應該循序漸進,可以不必急切,可以更著墨於觀念的潛移默化。但是基本態度上不能抱持反民主。如果是反民主的態度,就無所謂漸進民主,而可能是走向了早年梁啟超所主張的「開明專制」了。中國真要在民主之路上重走一遭嗎?


ca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西方的民主已經走到盡頭,請舉有哪一個發展國家中國家移植西方民主成功的案例.?
2009/12/22 10:54
作者筆下還是以西方的民主為標準,但是經歷去年金融風暴後,已顯出左支右絀.而東南亞國家完全移植西方民主,其結果是國家整個經濟停滯,政治不穩定,社會動盪,迄今還未見成功的案例.民主可以依據自己國家的歷史背景及需求而作調整,不要總是以西方式的作為評斷標準.台灣人已經習慣美式觀點看問題而不自知.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摸著石頭過河
2009/12/22 10:47

全世界的國家對民主及自由都在摸索, 美國也不例外,我心目中美國是在極端自由的一端, 但是往中庸的自由移動; 台灣是超過了中庸的自由, 正在往極端的自由移動; 大陸則是位於極端不自由與中庸的自由中間, 正在往中庸的自由移動; 北韓則是停留在極端不自由的點上. 各國的民主都會隨著自由度而改變.

大陸人對民主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他們也知道自己不夠民主自由, 但是在發展經濟的階段, 這可能是比較有效率的方法. 他們喜歡拿陳水扁的案子來揶揄台灣人, 是要表示他們的領導人比我們好, 並不表示他們不要民主. 台灣的人以為美式民主就是民主, 卻不知道大陸在研究全世界各國實施民主的經驗, 如果你認為大陸永遠不會民主自由, 你可能判斷錯誤了.

樓下的Cryinoutloud大概是個Yankee, 有上國心態, 就像清朝的乾隆皇帝一樣, 不知道世界在改變. 而且還是個自以為高級的假白人, 使用帶種族主義的文字, 過二三十年以後, 中國超越世界其他國家, 這人可能就要進精神病院了.


luke koolhead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chinese = livestock
2009/12/22 01:43

The way I see it....1.4 billion people with no right to vote are no difference  to 1.4 herds of livestock.

they eat, pee and poop like men but they are actually like cows, sheeps and pigs politically.

All Chinamen/women need to get a right to vote before opening a mouth here.... before getting a right to vote, they are just livestock....so pay no attention to them.


NetSpider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彼此彼此
2009/12/21 13:29
所謂「大陸網友」也要看人。但他們的「不信任」感是很重。
一句沒什麼的話,可以「上綱上線」,尤其是簽涉統一。
還有,他們很喜歡把你「規類」(扣帽子)。一段話
我有同意部分也有不同意,所以往往還是有理說不清。
例如,當初英國民主發展的目的就是要解決資本主義弊端,
他們似乎就是搞不清楚。

隨便說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其實˙ 台灣人該謙卑些
2009/12/21 09:54
我以為
多數的台灣人把"我們現行的民主模式"當成唯一的民主模式
認為大陸的民主模式若不是與我們相同就是不民主

任何國家(地區)的民主模式都有他的歷史因緣
我以為
能為當地解決問題的模式就是可行的模式
我們其實是太自大了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09-12-21 17:56 回覆:

我非常同意,臺灣人應該謙卑一些;我也同意,我們現行的民主模式不是唯一的民主模式,更未必是最好的模式。中國大陸可能會發展出更好的民主模式,尤其在有臺灣作為殷鑑的情況下。

但是,對於「解決問題的模式就是可行模式」的說法,我有比較多的疑問。一時間恐怕不易說清楚。

簡言之,在亞里斯多德的討論裡,原因有四種形式,其中包括形式因。好比說,在雕刻家心中,先有要雕刻出來的形象,然後他才雕出了具體的成品。他心中先存在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前提。換言之,如果中國人只是胡亂摸著石頭往前走,可能並不是好辦法。中國還是必須先有些構想,並依著構想慢慢試行。這樣可能是比較有希望的。

當然,西方式的民主制仍然是構想的參考模型,只是可以有所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