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
近日,立委劉世芳質疑僑委會舉辦「扯鈴活動」是中國的東西,無法代表台灣文化,要求刪除活動預算(註一)。事後,台灣內部與海外僑胞同聲譴責,他才改口說:扯鈴發源於中國,在台灣發揚得更好。有人批評劉委員「比扯鈴還扯」;若照此邏輯,關帝廟和媽祖廟都該關門,宗祠堂號都要拆掉,故宮文物也該歸還中國。
何謂「台灣文化」?恐怕連劉委員也說不清楚。台灣在漢人渡海開墾之前,本來就有人居住,只可惜沒有文字記載,保留下來的文物不多。17世紀,荷蘭及西班牙都短暫占領台灣,影響有限;明鄭及清朝統治長達二百三十多年,中原文化大量移入,因而無論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均與對岸無異。台灣割日之後,雖曾推行「皇民化」運動,但也沒有多大效果。所以,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台灣文化受中華文化影響最深,若捨棄中華文化,台灣文化就「無足觀矣」!
台灣孤懸海外,加上不同民族在此進進出出,若細心觀察,仍有一些異於中原文化的東西。例如:被大陸人視為珍品的「蓮霧」,並非台灣特有產物,而是荷蘭人從印尼引進而來(註二),只是經過我們農業改良,品質比原產地更好。又如:稱呼妻子為「牽手」,乃源於平埔族的母系社會,此一稱謂,曾被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大加讚賞。另外,日本統治期間,把台灣當作「脫亞入歐」的試練場,因而留下許多歐式建築,包括:總統府、台北賓館、台灣博物館、公賣局、台灣文學館、台南林百貨…等等,凡此種種,無不豐富了台灣文化的內涵。
求學時,教科書極少介紹台灣文化,以致了解不多;民國八十年代以後,因為工作關係,大量閱讀台灣文史資料,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居然認識如此淺薄,感到汗顏。二十年前,首次接觸清初郁永河的《裨海記遊》乙書時,這才發現三百多年前的台灣北部,竟然如此荒涼,甚而台北地區還在「漶為大湖,渺無涯涘」的階段(註三);另外,也終於知道西元1694年發生台北大地震(註四),改變了北部地區的地形及地貌。至於家鄉九份,在尚未發現黃金前,究竟如何?當閱讀許多書籍之後,才能作了大膽的推測,並貼上一篇「遙想150年前的九份」的短文(註五),相信我的推測,跟實情差距不大。
幾年前,利用授課機會,提出具有指標性的台灣文學作家,包括:吳濁流、張文環、張我軍、鍾理和、鍾肇政、賴和、呂赫若、龍瑛宗、葉石濤、楊逵等10人,讓一百多位年輕人作答,只要寫出一本他們著作的書名,就算對的情況下,有一半的人繳白卷,及格者不到一成。原以為,台灣推動本土化之後,年輕世代對台灣文學作品,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才是,結果一樣貧乏。
總之,文化不是取捨問題,而是深淺問題,我們若是扯鈴不要,文言文也不要,書法也不要;又不能落實台灣文學教育,如何造就優質而有深度的台灣人。
註一:參閱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894283
註二:台灣老一輩的人不唸「蓮霧」,而唸「剪霧」,印尼語便是「剪霧」的聲音。
註三:參閱【台灣也該有一條「奧之細道」】乙文。
註四:參閱【台北大地震】乙文。
註五:參閱【遙想150年前的九份】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