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遙想150年前的九份
2016/06/12 09:39:16瀏覽2655|回應1|推薦32

遙想150年前的九份

從歷史的進程而言,150年並非久遠,還算是現代。150年前,也是1866年,清同治5年,那時九份尚未發現黃金,但已經有人居住,計有9戶人家,這也是九份地名的由來(註

19世紀初,漢人逐步向台北東邊開墾。九份距離台北不遠,但缺乏水利之便,又無平坦地形,不具墾殖條件,自然無人在此落腳。19世紀中葉,台灣茶葉行銷國際,成為英國貴族下午茶重要飲品。嘉慶年間,有位名叫柯朝的人在九份山下的桀魚坑,種植原鄉移來的武夷茶,發育良好、收成甚豐。若干年後,將茶葉從山下擴增到山上,想必是自然的發展,因而推斷九份有人定居,當1866年前後(註:「桀」應為「魚+桀」,因電腦無此字,所以用「桀」字代替。

現在從桀魚坑開車到九份,先走2丁線再右轉102線,車行15分鐘就可到達。150年前,先人則沿基隆河搖擼撐竿到柑仔瀨內瑞芳上岸,再走跌死猴古道抵達焿子寮,循籠山古道上山,約需半天時間。籠山古道,是當時九份唯一的對外道路;1970年,因建造青雲殿開闢35線產業道路,古道被破壞殆盡,除古道愛好者會前往探索外(註,大概鮮有問津者。

童年時,我家就住在籠山古道附近,因此我們經常行走這條古道;特別是,夏季缺水時節,跟隨先母到古道旁的山澗洗濯衣物,有時也會沿著古道前往檢柴」(註。印象中,古道中段有一座立石,很像老鷹,也酷似觀音。過了立石之後,就是下坡路段,不久就可以抵達焿子寮。另外,還有一條叉路,直通海濱,海邊有一條水湳洞到八尺門的鐵道。如今,這些景象都因物換星移,而不復存在,立石也在30多年前颱風侵襲而崩塌。

日前,從九份還回,特別行走35線,順便尋找古道遺跡,除部分被切割路段,尚有印象之外,其餘都顯得陌生。即使如此,童年時光一一浮現眼前,教人不勝唏嚧!

附帶一提的是:上(5)月31日下午1時23分,在東北部海域發生7.2強震,國家地震中心還透過手機發出警報,還好震央夠深,沒有造成災難。但是,1866年的翌年12月18日,基隆外海發生強,引發台灣有史以來最大海嘯據當年英國駐淡水領事館記載:「本島北端發生大地震,造成極大的破壞和許多人命損失……20日晨6時20分,劇震又起,幸無損害;但在雞籠,港內海濤洶湧,宛如海底火山爆發。不旋踵,港口變乾,海水退去復返,……雞籠高山巨石滾落,造成許多災害,各式各樣的魚,被沖上岸,民眾爭先撿拾,人命損失無數……。」當時,若有人從九份山上觀看此次海嘯,一定十分壯觀,可惜沒有相關文字記載;如今,已過了150年,還會不會災難重現,難以預測

 

註一:參閱【九份地名的探索】乙文。

二:參閱http://tonyhuang39.com/tony0748/tony0748.html

註三:參閱【樵夫】乙文。

九份海景:150年前,九份的海景應該也是如此,只是沒有周遭的建築物。拍攝此張照片時,正值海霧瀰漫,益發思古之幽情。

青雲殿:1970年建造的青雲殿,切斷籠山古道的中段,照片右邊有一小段古道遺跡,可通往九份,可惜沒有入鏡。

籠山古道遺跡:這一段籠山古道遺跡,位於青雲殿的左邊,路況還不錯,可通往焿仔寮。

35線:這條產業道路,從九份「八號停車場到海濱的中油油港,破壞了籠山古道,也讓該古道乏人問津。

海面的巨輪:這艘2萬噸級的油輪,正在靠岸;倘若再發生150年前的大海嘯,恐怕連這樣重的巨輪,也會被沖到岸上。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61310563

 回應文章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6/13 17:49
我小姑丈住(魚桀)魚坑,應該就是此文所說的桀魚坑。附近好像是七坑。基隆客運設有站牌。
夏老師(chhsia1113) 於 2016-06-14 18:18 回覆:

桀魚坑的「桀」,確實是「魚+桀」,但電腦無此字,只好用「桀」字代替,所提:附近是七坑,應該沒錯。目前瑞芳礦工醫院所在地,叫「一坑」。150年前,桀魚坑有不少漢人開墾,後來因開採黃金致富的「顏家」,就是從桀魚坑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