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話說凝字
2017/10/07 10:45:05瀏覽1981|回應0|推薦26

話說凝字
      日前,柯P說:「阿扁一開始裝病,後來真的病了。」他解釋,這是很典型的身心症,也就是閩南語所說的「凝」,這種症狀是因為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器官病變(註一)。近日,有朋友問我:閩南語「凝」字何解?可否用「怔」字。我說:閩南語的「凝」可用「揪心」、「鬱悶」來比擬;至於「怔」字,與「凝」字稍有不同,「怔」字閩南語是「失神」之意,情況沒有「凝」那麼嚴重!
      凝,形聲字,从冫,「疑」聲,本作結冰之意。當動詞時,凡液體受冷凍逐漸形成固體,都可以叫「凝」,如:凝結;另引申注意力集中,如:凝神、凝眸。當形容詞時,穩重的,如:凝厚;深度的,如:凝寒。詩歌裡,使用「凝」字不少,例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裡的「凝妝」就是「盛妝」之意;又如:白居易《長恨歌》裡有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此處的「凝脂」就是指「光滑柔嫰的皮膚」。
      「凝」字在詩歌中,用得最有韻味的,當推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一句:「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這裡所稱的「凝絕」,是形容聲音由凝滯而斷絕,就在聲音凝絕的片刻,讓人尋思凝想,致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慨,段末用「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作小結。這在明月高掛的中秋時節,遙想坐在河畔,看到水中月華,儼然一幅寧靜幽美的畫面。兩年前,本人貼了一篇《重讀琵琶行》(註二)的文章,提及: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時,將《琵琶行并序》從高中國文課本刪除;馬政府上任後,不知有無恢復?否則,這篇高度藝術性的詩文,青青子衿無緣拜讀,必將遺憾終生。
      「凝」字,用在那裡都是深重的。若在文學上,可以描寫濃厚情感(凝情),可以表達深深期待(凝盼),也可以敘述無止盡的想念(凝思);而用在醫學上,則表示焦慮的情緒,過度焦慮確實可使心肌變薄,嚴重還可能致命,所以閩南語常說:「氣(凝)死驗無傷」。至於柯P說:阿扁一開始是裝的,後來因為「凝」而真的病了。此話是否「標題殺人」?是否他所自嘲的:「因為講話不夠精確而口誤」,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一把尺。
      生活上,說到「凝」,誰人不「凝」?台灣被政治人物搞成這個樣子,你不「凝」嗎?阿扁病情都可以保外就醫,其他受刑人不「凝」嗎?萬物齊漲,薪水不漲,年輕人不「凝」嗎?發票幾百張,一張也沒中,別人買一份報紙,就中一千萬,不「凝」嗎?這個社會讓人「凝」的事情,太多了,就看我們如何自處!


註一:參閱http://n.yam.com/Article/20171001137516
註二:參見【重讀琵琶行】乙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0874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