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避諱
2024/08/08 17:39:24瀏覽442|回應0|推薦9
避諱
        所謂「避諱」,依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舊時為了表示尊敬,在言語或書寫時,不說君主或尊長的名號,稱為避諱。」其中,以避君主之諱最為普及,漢武帝名劉徹,韓信謀士蒯徹,因而改為「蒯通」;漢光武帝名劉秀,因而將秀才改為「茂才」。
        中秋節時,除月餅外,最為人所熟識者,當屬「嫦娥奔月」。其實,先秦時稱「嫦娥」為「姮娥」,因避漢文帝劉恆之名的同音,而改稱「嫦娥」。《聊齋》有篇〈天宮〉提及:「晝無天日,夜無燈火……則姮娥何殊於羅剎。」(註一)另有篇〈羅剎海市〉提及:「顧念奔月姮娥,且虛桂府;投梭織女,猶悵銀河。」(註二)蒲松齡身處清朝,早已沒有避君諱的顧慮,所以他恢復「嫦娥」為「姮娥」;惟今日若有人不稱「嫦娥奔月」,而稱「姮娥奔月」,反倒覺得「怪怪的」。
        避君主之諱,牽涉至廣,無論人名、地名、事物名,都得更改。所以,有些皇帝登基後,便更用罕用字為名,以降低擾民的程度,例如:宋太宗原名趙光義,登基後更名為「趙炅」;清仁宗(嘉慶)原名永琰,登基後更名為「顒琰」。此外,有一則笑話,出自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爲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遊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這也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由來,隱喻:有權有勢的人可以胡作非爲,老百姓連正當活動也要受到限制。
        「避諱」是封建時代的作法,現在已無必要性;但直呼尊長的名號,確實有失禮儀。特別是,公文書代表機關或個人的形象,若不知上下關係、地位尊卑,毫不避諱、胡亂使用,不僅有失立場,也顯得自己粗鄙無文。

註一:參閱【聊齋志異—天宮】乙文。
註二:參閱【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乙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80888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