ㄅㄆㄇㄈ
立委葉宜津在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政見會表示:應該要廢除ㄅㄆㄇㄈ,把羅馬拼音學好,這樣才能讓孩子順利和國際接軌(註一),此言一出,引起熱議。按ㄅㄆㄇㄈ的「注音符號」,是我們學習中文發音的基礎,普及性高、使用便利,因而也成為中文輸入的方法之一。
清朝以前,學習中文發音,採「反切法」,即用兩個常用漢字,取前字的聲母與後字的韻母及聲調,例如:一為於悉切;八為博撥切;由於取字紛雜,精準發音不易。民國初年,教育部方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及韻文為藍本,公布「注音字母」;經過多年的變革,1930年正式訂名為「注音符號」,1932年確定為:「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近日,國民黨黨史館整理資料時發現,黨內元老吳稚暉留下不少當初設計注音符號的底本、樣張及試寫資料(註二);印證多數人的說法,現行注音符號是吳稚暉發明的。
在台灣,幾乎所有學童都要學習注音符號,甚至於許多小學教材採漢字、注音併列,所以注音符號已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惟葉宜津認為:全世界只有台灣還在使用注音符號,為與國際接軌,就是要「丟掉ㄅㄆㄇㄈ」,讓學童改學羅馬拼音,讓孩子可以藉此拼出任何語言,諸如:國語、台語、客語、英語、德語、法語等任何一種語言。她說:「我們孩子不會害怕蝌蚪文,這是跟國際接軌非常重要的一步。」另外,立委柯志恩則認為:羅馬拼音不能唸出四聲,無法標準說出國語,她還嗆葉宜津,如果要廢注音,「請她先用羅馬拼音示範繞口令給我聽」;她舉「四十四隻石獅子」為例,羅馬拼音就變成「sih shih sih jhih shih shih tzu」,唸起來沒有人能聽得懂(註三)。
本人就讀小學時,老師不是滿嘴「台灣國語」的當地人,就是鄉音很重的各省人士;所以,從小沒有學好注音符號,尤其是聲母的ㄈ、ㄓ、ㄔ、ㄕ、ㄖ;韻母的ㄛ與ㄜ、ㄢ與ㄤ、ㄣ與ㄥ;介音的ㄩ,都讓我困擾很久。為了說出標準國語,大學時還特別修習「語音學」,認識發音的部位及技巧,例如:ㄈ為唇齒音,發音時上牙齒咬下嘴唇;ㄢ唸完舌頭放在牙齒中央;ㄤ嘴巴不合起來要有共鳴音。終於,雖未能講出一口「京片子」,但總不會讓人覺得國語不標準。
退休後,每個月選擇兩、三天回原機關擔任「導覽志工」(註四),經常接觸來自大陸各省的觀光客,發現他們許多人仍保有各地鄉音,每一省的人講話似乎都不太一致,這或許是大陸實施羅馬拼音的緣故。台灣人雖不是每人講話都很標準,但類似前司法院長林洋港的「台灣國語」,已經逐漸消失了,這或許又是注音符號的功勞。
注音符號雖不能拼出其他語言,但卻能精準地拼出「國語」(普通話),也許有一天大陸會回過來採用注音符號;如今,既然只有台灣使用注音符號,應該視為人類文化珍寶,更不宜輕易廢除,我們還可以連同繁體字,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註一:參閱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53096
註二:參閱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201/321655.htm
註三:參閱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012837
註四:參見【導覽志工】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