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大地震
2013/11/21 20:54:37瀏覽2350|回應0|推薦11

台北大地震

  本(102)年6月,內政部李部長在台中演講表示,如果台北市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房屋恐倒4千棟(註一)。1011日,汐止發生罕見的5.2地震,由於深度夠深,沒什麼感覺(註二);只是,大台北地區是否發生類似14年前的「921地震」,令人擔憂!

  最近,李部長接受電視台專訪,提及:大台北地區曾於康熙33年(1694年)發生大地震,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累積不少能量;況且,台北原是大湖,土壤較為鬆軟,萬一大地震發生,後果不堪設想;因而,李部長推出「防災型都更」觀念,擬將位於斷層帶、容易淹水、公共安全疑慮及環境窳漏等安全係數不足的建築物,列為優先策略性都更。

  地震、都更及防災,均非本人所長,沒有參與討論餘地;惟李部長所提康熙33年地震,究竟實情如何?由於時代久遠,且三百多年的台灣北部,杳無人煙,漢人尚未前來開墾,鮮有相關資料傳世。多年前,本人詳閱《裨海紀遊》乙書(註三),敘及李部長所述的「台北大地震」乙事,但因震後三年,作者也是聽別人描述;即使如此,也都彌足珍貴!茲摘錄相關原文,並說明如下:

  康熙36年(1697年),浙江人郁永河銜命來台採硫,地點就在現今的陽明山硫磺谷。他搭船抵達安平之後,步行到淡水,再乘船進入硫磺產區。當時,他描述:「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行十許里,有茅廬凡二十間,皆依山面湖,在茂草中,張大為余築也。」文中「甘答門」,就是今天的關渡,或許是地震造成「水道甚隘」,以至於過了甘答門,便是無邊無際的大湖。

  前述「張大」者,郁永河稱他為「淡水社長」,想必是漢人通事。張大說:「此地高山四繞,周廣百餘里,中為平原,惟一溪流水,麻少翁等三社緣溪而居。甲戌四月,地動不休,番人怖恐,相率徏去,俄陷為巨浸,距今不三年耳。」文中「麻少翁」,約在現今士林、石牌及北投一帶;至於「甲戌」,就是康熙33年。民國99年,中央大學和中研院合作,以衛星影像重現當年「台北大湖」的景象(註四),比較今昔之後,誠可謂「滄桑之變、信有之乎?」

  三百多年前的台北大地震,看似久遠;但以地球演化過程而言,實乃瞬間而已。李部長的提醒,絕非危言聳聽,其建議「防災型都更」,都是大家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畢竟身家性命是不能「鐵齒」的!


註一:參見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708/237612.htm
註二:參見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11/281029.htm

註三:參見【不分類/台灣也該有一條「奧之細道」】乙文。

註四:參見http://forum.chinatimes.com/default.aspx?g=posts&t=37126

位於陽明山龍鳳谷的告示牌,說明郁永河曾來此採硫.

台北市政府於民國74年就在此立碑,說明郁永河曾來此採硫,只是很多人視而不見;還有人說:為什麼三百多年前,會有人來這裡採集硫磺.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956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