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的省思
2020東京奧運因疫情關係,延後1年舉行,終於在「爸爸節」的晚間進行閉幕式。中華隊68位選手共得2金4銀6銅,創下歷屆奧運最佳成績。茲引用yahoo新聞所述:「謝謝這68位選手,在這病毒肆虐的歲月中,帶給台灣最精彩的夏天。」(註一)
2016里約奧運結束後,部落格貼了一篇《從里約奧運看台灣國力》(註二),引述東海大學副教授彭懷真說:「下一屆奧運在東京舉行……我們不可能超越大陸、日本與南韓……我只希望總得牌數能夠到二十幾名。然而,在這樣的政府帶領之下,以我國那時的經濟實力,大概已經退步到卅名之外了。」如今,我們在205個參賽國家/地區中,名列34,雖是不錯的成績,但以彭教授的看法,或許只是「差強人意」而已!
這次奧運創下歷屆最佳成績,主要歸功於選手鍥而不捨的努力,但體育署2018年亞運後所推動的「黃金計畫」,功不可沒。此項計畫係鎖定具有奪牌的選手,實施專業個人化訓練,3年編列12億元,包括:國內外參賽移訓、專屬人力支援、訓練器材與裝備及運動科學支援。即以桌球混雙銅牌的林昀儒為例,2年投注近兩千萬元,提供其專屬教練蔣澎龍及中國籍、日本籍教練,並提供健康檢查、防護人員、陪練員、客製體能訓練課程及請人進行情蒐分析等(註三)。因此,選手獲得獎牌,除個人榮耀外,幕後功臣也不能埋沒。
綜觀這次東奧的表現,有穩健、有驚喜、有扼腕、也有充滿了希望。例如:穩獲金牌的郭婞淳,可謂「舉重若輕」;首場落敗最後獲得羽雙冠軍的「麟洋配」,格外令人振奮;羽單奪冠失利的戴資穎,深感扼腕;年輕好手:林昀儒、楊勇緯、李智凱、湯智鈞、羅嘉翎、黃筱雯、文姿云、潘政琮…等,以及拚戰多年的莊智淵、鄭怡靜…等,將來都還有為國爭光的機會。不過,體育署還要再挖掘更多可造就的選手,特別是田徑及游泳等主流項目的運動員,將來這些項目若能穿金戴銀,更能彰顯我國推展運動的成就。
值得一提是:國人殷切期盼球后—戴資穎能夠獲得羽單金牌,或許她背負太多人的期待,在心理壓力過大的情況下,以至爭冠比賽中失誤過多而落敗,著實令人扼腕。多年前,日本國寶歌星美空雲雀有一首歌—《柔》,歌詞提到:競賽中若心想會輸,那一定會輸;若是一心想贏,那也贏不了,奪勝的關鍵就在「平常心」。平常心,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它不僅是一種心理建設,也是一種哲學,需要時間的淬練,才能在不斷的競賽中,領悟箇中奧妙。
總之,這次選手在東奧的各項表現,令人激賞,在疫情期間給國人一些欣慰,希望選手們及體育主管機關再接再勵,為三年後的巴黎奧運,再創佳績!
註一:參見https://tw.news.yahoo.com/000000881.html
註二:參閱【從里約奧運看台灣國力】乙文。
註三:參見news.tvbs.com.tw/life/1557524?from=Copy_content
2020東京奧運,中華隊68位選手共得2金4銀6銅,創下歷屆奧運最佳成績,在205個參賽國家/地區中,名列34,yahoo新聞敘及:「謝謝這68位選手,在這病毒肆虐的歲月中,帶給台灣最精彩的夏天。」(註:翻拍自yahoo「東京奧運/謝謝68位台灣英雄 你們都是最棒的」新聞短片。)
郭婞淳獲得女子舉重59公斤級金牌,她試圖打破世級紀錄時,倒地而大笑,此一場景可用「舉重若輕」來形容。(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
「麟洋配」—王齊麟、李洋獲得羽雙金牌,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最令人驚喜。(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
李智凱獲得鞍馬銀牌,是長期努力練習的結果,可謂「實至名歸」。(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
戴資穎獲得羽單銀牌,或許想贏的壓力太大,在爭冠比賽中失誤過多而落敗,著實令人扼腕。(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
楊勇緯獲得柔道60公斤級銀牌,為我國首位獲得奧運柔道獎牌的運動員。(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
「三箭客」—鄧宇成、湯智鈞、魏均珩,獲得男子團體射箭銀牌,是我國睽違17年後的射箭男子團體銀牌。(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
鄭怡靜、林昀儒二人獲得桌球混雙銅牌,林昀儒更在男單銅牌戰中差一點擊敗德國名將奧恰諾夫,被稱為「小林同學」的林昀儒,年僅19歲,前途看好。(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
在歐美名將雲集的高爾夫比賽中,潘政琮能夠獲得銅牌,殊屬不易。(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
有「桌球教父」之稱的莊智淵,五度出戰奧運,鍥而不捨的精神值得敬佩。(註:翻拍自yahoo新聞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