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06 21:53:46瀏覽1665|回應0|推薦19 | |
蒲松齡與顧青霞 年輕時,用心讀過蒲松齡的《聊齋》,且延伸閱讀一些相關書籍,只是鮮少欣賞他的詩集;近年,偶而讀到《傷顧青霞》詩,蒲松齡對她的驟然溘逝,充滿疼惜及遐思之情,於是再讀若干詩篇及部分文章,終於了解蒲松齡有個夢中情人,在《聊齋》的許多篇章裡,透露不少這種又愛又憐的情愫。 顧青霞,何許人?從有限資料得知,她自幼被賣到妓院,老鴇訓練她琴棋書畫、詩詞歌賦。15歲剛出道時,被寶應縣知縣孫蕙贖身,作為宴客彈唱助興的侍姬。康熙9年(1670),31歲的蒲松齡應孫蕙之邀擔任幕賓。他初見青霞時,用「倦後憨尤媚,酣來嬌亦狂,眉山低曲秀,眼語送流光。」來形容。聽青霞吟詠詩歌時,更寫了一首《聽青霞吟詩》:「曼聲發嬌吟,入耳沁心脾。如披三月柳,斗酒聽黃鸝。」後來,蒲松齡又寫了《為青霞選唐詩絕句百首》:「為選香奩詩百首,篇篇音調麝蘭馨,鶯吭轉出真雙絕,喜付可兒吟與聽。」他用「可兒」(小可愛)來稱呼青霞。一個懷才不遇的才子碰到一個紅顏薄命的佳人,激起「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 翌年,孫蕙改任高郵縣知縣,蒲松齡隨之而往,但不久因故辭去幕賓工作返鄉;臨行前,蒲松齡贈詩給青霞,詩云:「銀燭燒殘飲未休,紅牙催拍唱伊州。燈前色授魂相與,醉眼橫波嬌欲流。」詩中的「色授魂與」即表明青霞是他的「紅粉知己」。康熙14年(1675)孫蕙離開江南,到京城任戶部給事中,但沒帶青霞同往,卻把她放在家鄉的荒涼山村。蒲松齡有《西施三疊.戲簡孫給諫》寫到:「秀娟娟,綠珠十二貌如仙。麼鳳初羅,那年翅粉未曾干。短髮覆香肩,海棠睡起柳新眠。分明月窟雛妓,一朝活謫在人間。」他把青霞比作石崇的歌妓梁綠珠,也比作小鳥依人的桐花鳳。由此得知:蒲松齡是多麼不捨青霞的遭遇。 康熙25年(1686),孫蕙病逝。兩年後,34歲的青霞也抑鬱而終。蒲松齡對於老東家的過世,沒有悼念之詞;但對青霞的香消玉殞,卻寫了一首感人肺腑的《傷顧青霞》詩,詩云:「吟音仿佛耳中存,無復笙歌望墓門。燕子樓中遺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這首詩,蒲松齡自比《牡丹亭》的柳夢梅,期望青霞像杜麗娘一樣還魂,能與他再相逢。蒲松齡有了這段沒有結局的感情,反而激發他創作《聊齋》的動力,不少篇章都可以看到青霞的影子。 〈嬌娜〉裡的皇甫嬌娜,寫的就是青霞,篇末評曰:「余於孔生,不羨其得艷妻,而羨其得膩友也。觀其容可以忘飢,聽其聲可以解頤。得此良友,時一談宴,則色授魂與尤勝於顛倒衣裳矣。」另外,〈瑞雲〉乙篇,猶如描寫青霞身世,蒲松齡多麼期待她像瑞雲一樣,得到仙人協助「晦其光而保其璞,留待憐才者之真鑑耳。」再者,〈連瑣〉乙篇,作者幻想青霞死後,也能像連瑣一樣復活,而與他結為連理。 年輕時,為了瞭解蒲松齡生平,閱讀劉階平所著的《蒲留仙傳》,這位與蒲松齡同鄉的老立委,想必對其一生知之甚詳,但全書未見「顧青霞」三字,或許這種感情走私不見容於傳統社會,因而「為賢者隱」。惟從今日複雜的人際關係來看,蒲松齡對青霞「發乎情、止乎禮」,比起近日諸多性騷事件,高尚得多!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