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道,談易經
2016/10/14 07:57:39瀏覽1499|回應12|推薦12

談道,談易經

臉書朋友多有博學者,也多有審思明辨者。更有朋友在中華學問中深有見地,彼此相談,互相受益。本文起於方治民談孔子五十學易,以及談中華思想之基礎--->道。我在過去十一二年,用心於昔日疏忽的中華之學幾個方面,周易與五行易為其中之一。遂把一點心得拿來討論。

我沒有否認夫子五十學易的說法,僅談所知的周易是甚麼。提出一個論點:早期的儒家最為欠缺形上理論(Metaphysics),繼孔子之後的儒者充實了周易的解釋與銓敘,成為儒者易。儒者易已經不是卜筮了。集大成者有多派,特別推薦船山先生(王夫之)的周易外傳,他揪結了史學,佛學與儒學和易經,那是一種融貫。並貼他的周易外傳兩葉傳看。

王夫之論乾卦初起之時(也就是最下面的兩爻)的現象為何是見龍在田與潜龍勿用?他認為成者敗於成,失者失於得。所以在成的初期與得的開始,要在潛養與厚植,厚植之道要懷抱功於天下,利於民物方有定性做到潛龍勿用。以此來看蔡英文政府與民進黨,必招失敗。當其失敗之時,毀天下,奪民物必矣。爾後大家會看得到。所以儒者易何必卜筮?六十四卦與三百八十四根爻都有易理。無質無學的蔡英文,當下就能看到她的未來。這就是周易輔佐判斷的一例。朋友思考。並非我愛胡亂攀引,這個蔡英文搞得東西,最適合解釋潛龍勿用的易理。朋友放在心上,以後來印證吧。王夫之認為這種搞法起於義而終於利。

 

此處特別講了,儒者之中,明治時代,日本竹添光鴻氏為不信易經為儒學之一科的代表。至今日本仍有儒者,大陸是否還有我不敢講,台灣已經寥若晨星了。依我之見,台灣已無中華文化,既然毫無,談不上去不去中華。日韓各有其民族,但文化上依舊有中華。大致如此。

如此云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馮濟灝 有關孔子五十學易之說,我抱持懷疑。目前能夠讀到關於孔子的言論僅僅有他摘錄易經中的一些解經文字如解釋乾卦之象等等來講課。後世千年儒家分為兩派,一派也用心於易,一派視易經卜筮小道,儒者不為。這後者可見日本儒者竹添光鴻氏在大作---春秋左傳會箋中把原有的易卜文字刪除。他的態度最清楚。我後來花了時間讀易,周易與五行易都花了些功夫。自己從未卜 一卦。不否認易經有形上學在其中。

 

馮濟灝 易卜在春秋和戰國都有,就是後來的周易。孔子當然摸過的。只不過他到底是否很重視難講。由於儒家比較欠缺形上哲學,後日儒者把儒道加上周易的形上學發展整套理論。儒者之中,可讀王夫之(船山先生)的著作。那就是儒者易。易理加上儒學。可以參考。前些年我用心讀了這方面東西。一點愚見。我不是學中史的。這幾年落葉歸根,才在大學基礎上讀些國故。也算我運氣好,大學修了中史。那時候讀了一些,粗淺難免。不然也插不上你這裡的言論。

 

馮濟灝 老弟是位讀書肯思辯的人。此處我準備留言兩三段。僅為意見。到底孔子重視易經的程度有多深?在易經經文與釋文--大象,小象,爻辭(我稱為易經內圈)的外層(稱為易經外圈)有繫辭,說卦,序卦,雜卦。繫辭是否記載了孔子思想?畢竟裡面有太多子曰了。這是兩派說法。我比較偏向這些子曰成於孔子之後的春秋戰國時代,甚至秦代與初期漢代。秦並不禁止卜筮,短短的秦代,應該還是有些發展的。漢代初期以後另有五行易產生,除了襲用64卦外,和先前的周易是兩回事。由於孔子在論語記載中偶而用了易經內圈的經文和釋文輔助他的授課,以及韋篇三絕的說法之外,看不到他推崇易經的任何史證。儒門六藝以易經為首,我也是懷疑的。只不過我的懷疑並沒有使我貶低孔門學術與易經價值。我們知道孔子是中華最早的理性主義先師,他的理性主義和易經的本質是不同的,卻不能說易經沒價值。至於繫辭中的子曰,有可能是他以後的儒者寫的。繫辭的價值在於那是把易經和儒學結合的努力,古人託名並無欺騙的意思,如託名黃帝,未必是作假。這點我們要搞清楚。託名的古人有很多都是碩學者呢。有時候我對這些託名者心存敬佩。他們祖述先人,不敢自誇,或許可稱謙虛。

 

馮濟灝 忘了說,用來解釋經文的還有彖。對於經典有注還有疏(解釋注的)。不只中華,西方英文世界對於經典著作同樣有注疏,如愛德華吉朋的羅馬興亡史。注疏方向多集中在吉朋引用的古拉丁文經典上面,或根據吉朋原文做的廣徵博引。英儒遮爾斯翻譯孫子兵法時,同時翻譯了十三家注,以及他對十三家著作的疏。中華古典注疏學問香火不斷,倒是世界文化的閃耀光華。

 

方治民 配服老哥治學精神!小弟提供另一個非學術觀點。中國自古有(道)的傳承,從堯舜禪讓時交代的話中可知(允執厥中),即所謂中道。此道非孔子發明,本來是王、道合一,商朝後,得道者已非帝王,稱(智)。故古人讀易為得道,老子前是否已有道名不敢說;或稱中、天、命、益、性。總之,孔子五十一問道老子並學易是合理的,有可能五十幾悟道了,自述五十知天命。

 

方治民 道失,求諸野?

中國自來有所謂(道統)之說,道統是指(道)的傳承,此一道統始自堯舜,即是以悟道之人來執政,封建後,道失,孔、老得傳,孟後又失傳。
漢班固於漢書中引用孔子的(禮失,求諸野)說: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
到了唐朝,傳承道統的卻不是儒家,而是盛於禪宗,儒者到明朝時因借鑒禪學,再續道統於陽明心學……,然而,(道)是什麼?我又為何會感嘆(道失,求諸野)呢?
先說兩周前,與陸網友論(道),一網友說:(道)是宇宙運作的規律,故有準則可依循,是謂道律。我說:道無規則。此話一出,遭一票陸網友圍剿。我費盡唇舌也無法讓眾人理解,使我悲哀於大陸唯物教育之斫喪道統。
再說今天,我在書店裏看到英國歷史學者史景遷在他的新版著作(大義覺迷錄)中說到:法有拘執,道無方所。(道無方所)當然不是史先生的原創說法,他只是引用,雖然是引用,但必是他博覽中國古籍之所得,而我感嘆的,是一個老外對(道)的正確理解更勝於大多數以中文為母語的中國人,難道真會有(道失,求諸野)的一天?
(道)是什麼?道是(宇宙的本體)。(道)的命名來自老子,他是如何說道的?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為天下母(有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是先於物質世界的存在)。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我不知這是什麼東西,只好勉強稱它為(道),道就是大,就是無盡,就是遠,就是近)。
由上文可輕易看出老子說的(道)指的是(本體),完全沒說任何規律,接著,老子說到了事物的規律,最後再歸結到(道)的無規律;他說:人法地(人遵循地球的規律,例如物理法則,日出日落,四季交替……),地法天(地球遵循的是宇宙的規律,例如星係引力,太陽光能,地球公轉……),天法道(宇宙遵循道的規律),道法自然(道的規律是道的本然)。
老子的論述是由小及大,由內而外,由有到無。依文解義,沒太困難。但是與我爭論的網友卻硬要把(道法自然)解釋成:道就是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我想,也許他不是不能理解,只是本位主義作祟。
前面說到的(道無方所),即是說(道)是無方向(沒運行規律)、無所在而又無所不在。這個觀念可遠推到易經,易經說:益無方所。易經繫傳說:陰陽不測之謂神(道是沒有陰陽之分的),又說:神無方,易無體。又說:易無思無為。
不囉唆,最後摘錄唐朝禪師黃蘗希運的傳心法要作結:只云學道,是接引之詞,道不可學,道無方所,權立道名。
使我氣結的,是網友說我在推銷我的觀念。難道,文言難理解?難道,道失求諸野?

 

馮濟灝 方老弟:我先回你一個點:可與之言而不與之言,為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為失言。中國政府希望悄悄的恢復中華文化,可是人民被所謂的科學的辯證清洗了幾十年,一時三刻板不回來的。所以你談道,他們依然在講他們認為比較科學的Cosmos。那是因為中國的教育在古典上極為欠缺。簡字甚至讀文言文因為同音假借字太多而讀不通。不過必須承認,中國政府在修正過去的錯誤了。

 

馮濟灝 易經卜卦靈驗與否,見仁見智。一般來講,不管周易或五行易,只問吉凶。周易之法,使用筮草得出六爻陰陽的方法是以四為分母的除法,可見周朝先人對於數學的高度演進,同時代歐洲,只能算十個指頭,更早的殷商已經能計算到萬了。後日演變的金錢卦,用三枚銅錢。得出結果和筮草卜卦一樣的。陰陽兩相又分老少兩態。老陰與老陽存在的爻形成變爻,因為老陰和老陽將翻轉成為少陰和少陽。變爻更形成變卦。所以一卦之卜往往得到主卦與變卦兩個。主卦本身的意義,和因主卦推出來的錯,綜,互三個卦要一起看,變卦不看全部六爻,只看變爻的爻辭說些甚麼。如此對所卜的卦做解釋,定吉凶。走過這整個過程後,當知道,真正周易的卜筮和儒家講的易理並不一樣。這是周易真正的功能,真的就是問天,問鬼神,顯示在卜的卦中斷吉凶。左傳紀錄的易卜之一有陳公子出逃齊國,五世之後成為田齊。稱為五世其昌。這個卦最有名。竹添光鴻氏自詡為儒者,根本反對易卜,他的左傳會箋乾脆把這些易卜全刪除了。我認為孔子當時看到的周易就是這樣的東西。在他之後才有儒者把周易改造使之和儒學內外表裡。五行易就是現在術士所傳的卜卦與解卦法。和周易沒必然關係。此處不談。

 

馮濟灝 陳公子出逃齊國。原始左傳中記載的易卜稱為觀之否卦。觀卦是本卦,否卦為變卦。卜者從變卦中得出五世其昌,而否卦的象不吉,卻有大吉判斷,因為解卦者只看否卦中那支變爻,其他五爻不管。這樣朋友就有概念了。這種卜法至少在春秋戰國就是如此習法。裡面談不上太多哲學。後日的儒者易倒是有甚深的形上學在其中。不可忽視了。

 

此外,後日的金錢卦,為何術士都要把三枚銅錢放在龜殼中搖卦?此處可見三千年一貫的次文化遺傳。因為殷商相信龜是靈物,後人把錢裝在龜殼中,認為如此可兼具殷商的龜卜和周的易筮。很有趣的民俗了。

 

方治民 老哥高明。想我當初學易到錯綜互就昏了,幾次想重拾,終無以為繼。現在想,後來把時間用在佛、道是好的選擇。

 

馮濟灝 回方老弟:我想你把時間用在佛與道有智慧的。中華學問就在道貫。也就是以道貫之的意思,那也是中華先人思考的基礎。中土佛學以道貫之也無例外。禪更是中土光芒。禪並不易學,悟禪等同悟道。你的道論正是揉合了道與禪的結果。你視為真理,好意和中國人說。他們因為唯物辯證沒洗掉,聽不懂。也是可想而知的。你沒拿來和台灣近一兩代的人講,假如你說了,同樣搞不懂。不過很多台灣人比較客氣,最多就是保持沉默。因為他們固然沒有唯物辯證,卻因為遺棄了寶貴遺產,頭腦空無一物。

 

馮濟灝 具有道的基礎,倒是可以讀儒者易。前說船山先生(王夫之)的周易外傳。船山先生見解透闢,在史學上有著作,在哲學上有融貫,周易外傳融貫了儒釋道,能助你的思想進入融貫之大道。此處我貼該書兩葉參考,可知他不但用了佛學,也用了道論來解釋乾卦意義。網路固然可下載,我建議你買書方好。看看有沒有明家注疏。可助你懂得更深。我來掃描,馬上貼給你看。

 

方治民 您說得對。事理是相對的;絕對的理無法說,說了,聽的人還是會誤解。就隨緣說。謝老哥熱心提掖。

 

方治民 王註莊子也很好。

 

馮濟灝 王夫之史學精湛,那是他的治學基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馮濟灝 易經是甚麼?當成卜筮工具固然為其用,也可當作古人經歷了許多人事地物時的經驗,把這些經驗寫入六十四卦之中,各卦象互相聯繫有關。又根據六十四個卦象,,推演了每卦之中由最下一爻到最上一爻的六個演進現象。研究六十四個象與三百八十四個爻的演進,並賦予演進意義者,就是儒家易。那就不是卜筮了。我們根據這種圓形的演進經驗,用來判斷時事,得到正確預測者往往十之八九。我取王夫之談乾卦最下面兩爻(也就是乾卦開始演進的最初現象來判斷蔡英文本人與她的政府的未來,更以民生大利作為該政府(主體)的施與客體(The object against the subject),正是儒家易的精神。儒家重視整體人民的大利,其觀點以仁為出發點。這是符合企業策略的。當代企業計畫概念放在人民大利上面,任何企業違反此大利必敗。其概念符合儒家理念。--可舉例說明群體大利與企業私利。假如企業以販賣海洛英為私利的話,由於違反群體大利,終究必敗,假如企業以開發周遍的通訊器材,因為符合群體利益,故可持續經營獲得極大私利。這是美國當代的管理概念,可以見到這種管理概念符合儒家核心價值的地方。

馮濟灝 我認為孔子之前的周易六十四卦與一些解釋經文已經形成。經文中可以見到古人生活經驗所凝聚的一些用語。譬如說,利涉大川,因為過大川難,利涉大川的意思是說,過河沒危險等等。後人又增補了很多經驗,使得今日的易經成為一種經驗談。這些經驗是不會過時的。值得研究與參考。

方治民 在下提供另一觀點,古人學問,尤其玄學,不是經驗的歸納,而是先建立了理論再演繹運用,除非先承認有更遠古的消失的文明傳承,否則以古時的人口密度,單純的農業大環境於人際,不太有可能累積足夠的經驗值與樣本數來歸納出理論。以玄學言,由最基本的五行生剋發展出各類的命學、地理學、生命學等是較合理的情況。

 

張谷源 易經是古代讀書人除四書以外,我覺得是必讀的經書,我看過的讀書人,除了陶淵明不記得他的文集有談到,像曾國藩、張履祥都是對易經相當了解,但他們不用在卜卦,用在人生處世的方法上。

 

馮濟灝 回應方治民與張谷源:兩位所說都有道理。我說的經驗累積源自於歷史悠久。我們現在看到的先秦古籍很少有一兩位作者單獨寫了一本經典,大多是代代人才依據前本增添經驗補寫,甚至改寫修正。六十四重卦當非周文王創造的。從八卦演進為六十四重卦是經過歷史的演進中多人創作。以邵雍來講,他取易經來解釋歷史,甚至以易經來解釋音律,他成了已經演變中的創造者之一最明顯。俗傳梅花易數為他所寫是錯的。他沒有寫這本專門用來卜卦的書。然而梅花易數成為遺產。我沒有深讀梅花易數。但是我相信只要讀這本卜卦書,可以看到當時民間的思想片段。舉例來說:取干支與五行來構造的五行易大有可觀,可以看到古人強調五行平衡的平衡概念,四柱推命也同樣講平衡。那麼,五行實際是五種力量,這種累積的經驗很可貴。拿醫書來講,託名是黃帝所說者,當然不是真的。但是所說人必須順天,人的一生應該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來適應一生各階段,其養生經驗足以為範,其他多類醫書所說的湯頭具有療效在於實證。至於歷代儒者談易經,他們每個人的見解總合起來成為經驗。取這些經驗來判斷今日蔡英文政府必敗,當然有一定的準度的。因為我們的判斷集合了千年古人的經驗。讀了這些書,一個執政者會知道那些是為所當為,那些是有所不為。儒者易的價值端在此處。我讀書大半生,這是我對中華之學的看法。如果這樣讀書,窮一生之力也讀不完,而且不讀洋書,同樣能生智慧,也能明理。其實為學之道就在明理,不當糊塗人罷了。

 

馮濟灝 我拿王夫之談乾卦最初兩爻來看蔡英文政府。它的機制在這裡:乾卦為六爻皆陽的純卦。六爻皆陽,無陰爻平衡,並非是吉。所以乾卦之象從見龍在田和潛龍勿用,一直到亢龍有悔那種全數毀掉的過程中,能夠扭轉亢龍有悔的契機在於潛龍勿用。這麼強勢的乾卦,在初起時,應該先研究思考民之大利何在?這種思考與準備就在潛龍勿用這一爻的演進過程中了。化乾卦之不吉與兇猛氣勢就在這一爻的做法上面了。結果蔡政府絲毫沒有潛龍勿用。那麼一任乾卦六爻演進,最後就是亢龍有悔。蔡政府還是有機會的。只要不悟,那是準備亢龍有悔吧。易道循環,看似氣勢強壯的背後隱藏凶象。我不認為蔡英文有一絲中華之學,馬英九也很差。他鬥王金平已經埋伏了凶。情況一如鼎卦。鼎卦的反面是蒙卦。吃了豬油,蒙了心就是蒙。鼎卦不順利演變,就會在鼎和蒙之間反覆循環,跳不出來。馬英九在此反覆中敗了。人說馬英九英文很好,試問:很好有用嗎?我寫這段很有意義,正是儒者易的運用朋友參考。若我不努力學中學,那是看不出來馬鬥王為失敗的開始。鼎卦最大致命在乎鼎折一足。馬英九自己掰斷了一條腿,鼎當然豎不起來了。

 

馮濟灝 ---->--->--->--->---->---->........為周易演變的連續三卦。我們講的鼎革之際的意思是在革演變成鼎的時候,他的動力在於改革與改變。到了鼎,大致上是吉的。只不過鼎折一足,必然倒回蒙的狀況。跳不出這樣的循環(很像程式寫作中的Loop,一旦邏輯有問題,就一直Looping,程式走不下去了)。馬英九當然不懂易理。他只不過是個哈佛博士罷了,能有多少中華思考呢?補充說明這一點。處於鼎革之際,先要做改革,更要跳脫回到蒙的LOOP。沒有改革,就沒法子走入鼎的吉,到了鼎,折斷一足就會退回蒙的不吉(還沒達到凶的地步)。乾卦走到亢龍有悔就無法逆轉了,是為凶。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f2013e&aid=7771914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24 09:55
中國民本並非泰西民主,投票也與選舉不同:

http://blog.udn.com/tuvw987/53613122

現在正是深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2016/12/08 00:30

這個「一」何解?

單純、真誠、忠誠不二嗎?。

曾仕強教授講:人一生的幸福跟忠誠有關,近來能有更深的感悟。

天真小孩的快樂無需外求也不需要給它各式各樣玩具,這只是增加其欲望而已,只要單純、真誠就能感覺到很快樂,這很像禪宗講的自性的空明。我小時候就有這種感覺。這能用來解釋孔子講的吾道「一」以貫之嗎?

大家團結在一起就是「和」,這個「和合」在一起是給人愉稅的感覺,這是人類最樸素的自然反應嗎?人總是喜歡別人對自己忠誠我想這推論是合理的(忠誠就是一)。相反有二心,三心二意就給人惡感是不是人類最樸素沒有受污染最自然的感覺?我們是喜歡講和合大於講分立的民族。如果是人類最樸素自然的反應,那忠心耿耿是美德是天理而不是封建落後的思想。大道至簡啊……

最近覺得西方民主制度就是在搞「分立」「對立」相互制衡也是在搞對立,而沒有「合」的的概念。他們只有陰陽表面上相斥而較缺乏易經中講的水火既濟的概念,它們是明顯的二元對立的單選題。民主制度這套思維能夠溶合孔子講的吾道「一」以貫之的道理嗎?講分立、對立,人性是不容易趨向良善?中華的先賢是不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民主制度無法從先賢聖人中誕生。我的言論是很容易東拉西扯的把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也扯進來,這或許是還沒有充份瞭解融會貫通的現象,但我的想法是「本立而道生」,會有這樣的現象一定有他形成的根本原因。

中華文化圈的確需要發展出自己一套政治制度。在「合」的情境下防腐???本來想寫獨栽、專制但近來對這兩個詞意越來越把它看成中性。

我這胡思亂想合乎邏輯?不知前輩何解?有這感想最主要也是長時間四處聽人講古自己匯總起來。


天天天藍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2-21 12:37 回覆:

孔子的道,我想是仁道。他認為仁道可以貫穿面面。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孔子不談玄學,玄學就是形上學,並非是台灣定義的怪力亂神。孔子的思想裡面很少有形上的東西。易經,就算周易在內屬於玄學。

從另一面來講,孔子是激烈的。他主張順天應人就可以革命。革命是一種民主表現。西方民主靠著選舉避免了革命。我認為民主是一種精神,制度因地制宜。

至於你講的水火既濟,那是一種調和的境界。求和合沒錯。

這些時候,我認為你的思考再不段成長狀態,可喜。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2-21 12:37 回覆:

孔子的道,我想是仁道。他認為仁道可以貫穿面面。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孔子不談玄學,玄學就是形上學,並非是台灣定義的怪力亂神。孔子的思想裡面很少有形上的東西。易經,就算周易在內屬於玄學。

從另一面來講,孔子是激烈的。他主張順天應人就可以革命。革命是一種民主表現。西方民主靠著選舉避免了革命。我認為民主是一種精神,制度因地制宜。

至於你講的水火既濟,那是一種調和的境界。求和合沒錯。

這些時候,我認為你的思考再不段成長狀態,可喜。


現在正是深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或許平常心、隨意就是道
2016/11/23 22:55



多倫多的街景~~華人快閃聚會嗎?
看到這視頻令人覺得團結和合的感覺是很棒的,對比分離主義就不是使人有向美向善的感覺。

哈哈哈~~最近又常花很多時間玩手機遊戲!~~是該多往外跑,不過近幾天臺北都是下雨天。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2-02 07:02 回覆:

回大雄:

在多倫多確實可以見到世界的中華,而多倫多華人,他的市長講:所有多倫多華人是加拿大公民,是我們的族親。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7 13:16
《周易》本經與《十翼》本就不同作者,兩者又相隔數百年,思想上難免有所落差
。《周易》絕無天道性命之辭,但《詩》、《書》都有。孔子自《詩》、《書》取
用天道性命觀念,藉闡釋《周易》的機會,以《十翼》宣揚自身的政治理想,是述
非作,方便法門而已。真要硬拿《十翼》解釋《周易》卦爻辭,難免扞格不通。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3:35 回覆:

更正:

是留言,不是流言。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3:34 回覆:

尊兄書讀得好,沒話講。我是個明白人,了解的。師大那位老教授(已去世)硬要解釋爻辭,有些地方在甲處說得通,到了乙處講不通,就這樣幾十年過去了。唉。

還是感謝尊兄留言。每一段都看得出來是認真徵引也有立論的。書能讀成這樣,很了不起了。

朋友參看他的流言。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7 12:31
>>文體來看當非孔子所寫

真要如此說法,那傳世文獻裡就必然要有孔子所寫的文章以便比較,
否則如何確認《十翼》文體與孔子所寫的文章不符呢?既然不和朋友
辯論《十翼》作者問題,又公開懷疑孔子著作權,豈非自相矛盾?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3:14 回覆:
也就是說不只周易,連傳了千年專用來卜卦的五行易,也會溫習的。這五行易我是不信的,但裡面依然有價值,可以知道東漢以及後日如何把干支與五行都置入易經之中的說法與做法。這是我讀書的態度。歷史學包含了五行易這種東西。一般史學家不去讀的。我不太一樣。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3:06 回覆:

假如今日尊兄來指教,因為我講中國的易經,與台灣無干。易經不過就是古代中國人拿來算命的鬼東西罷了。與尊兄辯論,使我了解易經裡面有真金,因而讀易,那麼一場辯論,受益無窮。但情況不是如此。我近日要把周易拿來溫習,同時買紹偉華的書,再度探討這五行易某些解不通的強詞奪理到底如何讓卜者傳了千年?紹偉華只有小學畢業,他收集了很多命卜的書,省了我搜尋了。

因為這幾次談到了易,使我想溫習。也算寫這篇文章的好處吧。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2:44 回覆:

這是一個正反兩面都無法辯清的問題。孔子述而不做,尊兄認為她很在乎著作權嗎?他在乎的是他整理出來的教材能有用,如此而已。

尊兄堅持所說,那麼尊兄所說正確不就成了?昔日師大有位老教授研究並教易經多年,他和ㄧ位搞理工(可能是物理)辯論是否是孔子所寫的易經解釋,往來無數次,最後不了了之。這位教授希望竭盡所能,把孔子的思想拿來解釋爻辭,有時解得通,有時很勉強。他就這樣弄了一生。我很敬重他的用功。不過我自己不這樣做。


CHF狗爺/馮濟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7 12:17

我認為一般人一談到儒家,只想到孔孟。事實上並非如此,千年儒者共同投注了經驗和心血形成了儒家之學。其價值盡在於斯。孔孟之學為後日儒者的基礎。要這樣看才能受益。

如果照我這樣的看法的話,易經之學也在千年儒者的研究之中。代代都有賢者講他們讀周易的心得。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2:28 回覆:
同時不要誤認讀這些書的人食古不化,跟不上時代。那可錯遠了。累積了千年前人的經驗與智慧的傳承,沒有時空改變的質疑。當代發生的很多問題都能從前人經驗中找到類似,那幾乎是包羅萬有。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2:36 回覆:

我舉乾卦來講蔡英文,她如果在六爻演變中,在某一爻做了改變,卦象立刻轉成另一卦。哪一爻該做改變,那看她有沒有智慧了,可拿改變的那一卦來參考。若其不然,一路槓到底,她就玩完了。推演易經對她有用。可是她有這種程度與識度嗎?

事實上在乾龍勿用時,她就違反了這一卦的警告,極有可能就是玩到底,垮了。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7 04:51
>>繫辭是否記載了孔子思想?畢竟裡面有太多子曰了。

趙歧為《孟子》撰《章句》,以為「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又詳
記《孟子》全書字數「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焦循《正義》以孔本經文計之,「
校趙氏所云,實多五百四十一字」。焦氏以為所多之字為「孟子(曰)」之類,否則趙
氏無由以《孟子》為孟子自作。據此則可推知《繫辭》、《文言》二十四處「子(曰)
」數十字亦當為後人所加,否則太史公無由以《繫辭》、《文言》等篇皆孔子所序。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1:43 回覆:
如前言,我不和朋友辯論有些文章是否孔子所寫的問題。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7 03:54
《論語》記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後人或因而疑《十翼》非夫子所撰,並及夫子學《易》亦未曾有其事。馬王堆帛
書出土,學者始知「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橐」。吾嘗有所述。是邪
?非也!夫子固承《詩》、《書》之訓,屢言「知命」、「畏天命」矣。五十以學《
易》,知天命而畏之,始得為君子,仲尼所訓,具載於《論語》*。「樂天知命」、「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將以順性命之理」、「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其
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
人。」《十翼》言天命,上承《詩》、《書》,而與《論語》相合。《十翼》果與夫
子無關乎?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
,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中庸〉子思所撰,首言「天命之謂性
」,孟子亦言「事天」、「立命」、「知命」、「正命」。天道性命,儒者所重。然
則子貢何以不聞夫子言性與天道?此夫子因材施教之故也。知天命而畏之,既為君子
之事,子曰「君子不器」。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
何器也?」曰:「瑚璉也。」是夫子不以子貢為君子,子貢不可得聞性與天道,豈非
宜哉!文獻所載,若此明而確也,而後儒以讀書有疑為教,往往疑所不當疑,紛紛千
載,待帛書出土始能略止。此不善讀書之過也。悲夫!


*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1:40 回覆:

沒有誰講解釋易的諸般文章與孔子無關,事實上,形成的儒者易當然和孔子的思想關係密切。個人僅說質疑這些文章是孔子寫的。如此而已。就我們可得的資料來看,孔子也拿易經以及一些解釋的文章來輔助他的理論。這些都沒有任何好辯論的。

個人以史學為基礎,接觸中西的資料與書籍,講求其用,用在何處。從不和任何朋友辯爭孔子對於易經到底有沒有寫些文章在其中。以繫辭來看,往往先說易經的一些概念,後面接著就是子曰。文體來看當非孔子所寫,而是後代從易經中推出一些理,然後加一段子曰,證明其理有正確性。

易經是卦爻都在運轉的,運轉過程中出現很多模式,每個模式代表一種演變狀態,了解如何運用這些狀態研判成了讀易經的價值。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7 12:08 回覆:

除了四純卦如乾坤等,演變僅止於一卦之中,其他各卦往往牽涉好幾卦,構成模式參考。我拿乾卦獎蔡英文政府,因為那些人的施政做法符合乾卦卦象,演變到亢龍有悔就終止了。

人說推演易經,這種推演,大致就是我講的推演模式。其間各種判斷當然涉及儒者理論甚多。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3 18:03

台灣之亂,亂在政黨傾軋,亂在政客自大自私,罔顧民生。

所幸,尚有一股中道制衡力量能矯正時局。即使近幾年因經濟不振重傷及執政,未發揮政黨左右中庸平衡作用~

在可見未來八年內,除非今朝有效振興各產業,恢復起飛景氣,否則難保選民倒戈而再度政黨輪替,藉以警惕來茲。

至於中華文化在台灣早已根深柢固,一時之隱晦難掩日月之光,故無需擔心儒家道統淪喪,有朝一日必能重現光明!

〈關於台灣《易經》著作,某友人所贈王明雄先生《易經原理》,綜論周易象數與義理,旁及斷易卜筮及八字命理等,似為學易良書。〉

http://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key/%E7%8E%8B%E6%98%8E%E9%9B%84/adv_author/1/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4 12:20 回覆:

回雁兄:

我也希望台灣如你所說那樣能順利。只不過,以我的經驗來看,蔡英文與她的政府,以及民進黨是在搗毀既有,走向虛無的一無所有。這是無法回復的。我看不到樂觀的遠景。

我之所以講文化底蘊。因為我不但在書中,也實際體會了西方基督教給西方整個體制與教養的影響。就算不再是中古時代了,所有的影響都在。台灣呢?想到害怕了。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3 09:21

馮兄回覆乃真知灼見,敬表認同。 Fox想

茲引《論語。衛靈公》:
子曰:「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按子程子曰:「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不獨《中庸》之道如此,即古今學者知所進退亦如是。〈兩者之「卷而藏之」,其意義雖有別,亦可借用作另解。〉

又,孔子彙整「六經」,尊詩、書,崇禮、樂,演春秋。
獨《易經》不是很重視,係有其「不語怪力亂神」來由。

引《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足以研判孔子五十以前,《易經》還只是占卦卜筮之術。
〈職是之故,所以不語怪、力、亂、神;儒者之本位也。〉

故孔子五十之際,才陸續有學術性之論述零星問世~
使周易卦理擺脫占卦卜筮之術,得以蔚成「儒者易」之人生哲學,從而興起「五十以學易」之嘆。

關於馮兄次文《泰國--Thailand》,容得暇閱後另回應。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6-10-23 09:41 回覆:

回雁兄:

文化底蘊決定了一個群體氣有多長。沒有文化底蘊,就我所見的中外歷史,幾乎沒有例外地走入敗亡。我不願見台灣沒氣了。但是眼中所見,很難自欺。這是很難受的事情。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