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福袋看消費心理 行為經濟學上的推力應用
2023/01/09 11:11:42瀏覽456|回應0|推薦2

前兩天去 7-11 繳交報名費 (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 時,瞥見架上有一組福袋。店員拉高音說,這是最後兩組了唷,尾音上揚。

於是我就買了。

我是衝動型消費的服膺者,是消費主義的服膺者(?)。很少買刮刮樂,但預備過年期間就會買。壓根不買福袋,但過年前會認真想一想。很少排隊消費,但如果是為了討好家人、親友就會捨得花時間排隊。

7-11 便利商店買下了 999 元的福袋,挨到跟家人一塊才打開:五枚口罩、一組野獸國小美人魚的收藏塑像,以及一具野獸國『哈莉‧奎茵』(小丑女)的公仔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本來就很喜歡小美人魚的女兒自然收了收藏塑像,口罩我拎走了,哈莉‧奎茵就擺在家裡。若是結算一下,內容物以訂價核算超出 1000 元,倒也沒甚麼賺到或虧到的心情。就只是好玩而已,無所謂的。

我確實很喜歡 DC 蝙蝠俠,心想如果小丑女公仔換成是小丑 Joker 公仔,會是賺到了,如果是換成蝙蝠俠公仔,我會心滿意足。而抽中了哈莉‧奎茵,竟然萌生了再去找別間店買福袋,一定要抽到蝙蝠俠的念頭。這時候,行為經濟學的《推力》就上場了。想法已無關消費或儲蓄,純粹是為了滿足想取得蝙蝠俠公仔的心理需求。簡單地說,我縱然接受抽中了哈莉‧奎茵,但希望能更好,抽中蝙蝠俠。

價格:內容物=福袋價錢

價值:內容物給我的感動 < 福袋價錢

以價格來看,內容物與福袋打平。但以價值來看,希望能更好,也就是抽中蝙蝠俠。在行為經濟學裡有個展望理論,當消費者希望取得更好、更符合心意的產品時,就會甘冒風險跳回不定性的市場中。這樣的非理性消費心理,在多年前的便利商店公仔活動就得證了。人們會為了稀有的公仔,願意多花錢消費,儘管知道稀有的公仔相當難取得,但不定性卻帶給人們期待。同樣的,扭蛋也是如此。

如果一開始就抽中蝙蝠俠公仔,嗯,心意滿足,我不會買第二組福袋。抽中小丑 Joker 公仔,我會猶豫一下要不要再試試看。而抽中小丑女哈莉‧奎茵,則加劇了我添購第二組福袋的想法。於是乎,你可以想像,以稀有度而言,蝙蝠俠最少、 Joker 次之,而哈莉‧奎茵最多。而多半對 DC 蝙蝠俠系列有情感的人,就很有可能至少買兩組福袋。一來是想蒐集另外一隻非小丑女的公仔,二來是對福袋內『不定性風險』抱有期待。

最後,需要前往便利商店購物或消費、繳費時,你會刻意前往 7-11 ,甚至觀望哪裡還有賣野獸國的福袋。進而忘記了一個現實,你只要去蝦皮搜尋『蝙蝠俠:阿卡漢騎士』,會發現 999 元可以買兩隻公仔,而且還不用冒又抽中同樣公仔的風險。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7805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