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
2024/11/27 09:47:21瀏覽4|回應0|推薦0

1947 年二戰過後,核子彈的威力仍然歷歷在目,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晚宴上被朋友們詢問一個假設性問題,他搖搖頭,沉思一會兒後說道:「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甚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人們會使用甚麼武器。」「第四次世界大戰人們會使用甚麼武器?」

「石頭或長矛。」愛因斯坦回應。這樣的對話與其說是事實,不如說是一則軼事。儘管無法證實愛因斯坦是否說過這樣的話,但話語中的真實與深刻是完全不容懷疑的──根據科學權威人士指出,現今的科技已經可以製造出超越當年摧毀廣島的核彈,超過 2,500 倍的威力。甚至可以說,第三次世界大戰等同於讓世界文明歸零;大學時期有門課程叫近代物理、核子物理,海外歸國的導師繪聲繪影地分享核子彈的威力,也在黑板書寫下公式,換算成巨大的能量──數據我倒是忘了,只記得,核子戰爭無法上演第二回。如同新冠疫情時耐人尋味的一句話:「看好了世界,我只示範一次」。

1937 年納粹德國在西班牙內戰進行戰略轟炸時,首次有人提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概念,而後在 1991 年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中,也探討了這個問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分為以下四種:化學武器、生物武器、放射性武器及核子武器。放射性武器之異於核子武器,在於放射武器使用的不是爆炸性,而是核輻射,包含核汙染、災難性的生態破壞。順道一提,部分的核子武器也會帶來同等於放射性武器的破壞力。

一旦使用核子武器,等同招喚死神降臨。

在今年十月份,由時報出版了安妮.雅各布森《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用最地獄幽默的說法,是人類文明滅亡的死亡說明書。我恐懼這本書的內容,不是閱讀體驗上的不適,而是來自純粹的害怕與恐懼。事實上,這本書好極了,絕對值得花時間去讀一回,但閱讀完爬上背脊的恐懼感,將使你往後看見戰爭或政治新聞時有另一番想法──當擬人化的世界就在懸崖邊搖擺不定時,你會理解世界上有多少人正試圖維持和平。

尼爾.弗格森在其著作《末日》已然告訴我們,對人類最大的災禍有二:天災是瘟疫,人禍是戰爭。戰爭是我們看得見的,而瘟疫是我們看不見的。戰爭是人類可控的,而瘟疫是人類不可控的。人類有能力消滅瘟疫,卻永遠無法消弭戰爭。

《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採用了蒙太奇敘述方法,絕大部分的過程只發生在一小時內,從北韓飛彈升空開始倒數,美國、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的反應與作為,包含美國對應攻擊的『預警即發射』舉措,其中許多細節都是身為調查記者的作者安妮.雅各布森,耗費多年鑽研與考究的知識。這是一本富含許多軍事與政治決策的書,卻也是一本讀來彷若電影般的原著作品,絲毫不懷疑《沙丘》導演丹尼斯·維倫紐夫肯定能拍出一部好電影。

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也不時回頭翻閱《無聲的閃光》以及《地獄是可以克服的》,很慶幸自己不是戰爭世代的人,而是承平時代的平凡人。這個世代的人們不夠理解戰爭,不理解核爆,但這兩個課題卻是當代人們的必修課。無論是誰,都會面臨『死亡終將到來』的宿命,只希望每一個人都不用親身感受核子戰爭。

我給《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四顆半星,而核子戰爭,半顆星都沒有。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814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