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家住垃圾山 當思索貧窮時我們談的是甚麼
2023/03/02 11:05:39瀏覽579|回應0|推薦3

2022 年彭博新聞指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的印度,當地富人在新冠疫情期間,其資產不減反增,導致貧富差距更甚。貧富差距問題源自多項因素包含:物價上漲、失業率攀升、糧食不安全狀況惡化、未能保障人民福利以及當地政府取消財富稅、大幅削減企業稅等。有超過半數以上人口的收入處於貧窮線標準以下,意味著最基本的溫飽、衛生環境以及安全都困難。

然而,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富人越富,是貧窮人口無翻身之日。在 2023 年二月份,木馬文化出版索米雅.羅伊 Saumya Roy 《家住垃圾山:孟買拾荒者的愛與失去》一書,是第一本繁體中文論述印度垃圾造成社會問題的著作,是本看在當下並尋思未來的紀實作品。作者索米雅以長達八年的時間走入迪歐納鎮區,採訪了四個家庭在垃圾山下的生活與事業,透過人們的目光,控訴市政當局漠視公安與公害污染,以及忽視人民的福利。

永遠不會失業的高傷害產業

德里智庫研究指出,全印度有超過 3,100 座堆積垃圾成山的垃圾掩埋場,平均每天有六百多輛垃圾車傾倒各處,在其中,位於孟買郊區的迪歐納(Deonar)的垃圾山最為知名,是印度最高、歷史最悠久的垃圾山,占地一百三十公頃、堆積的垃圾有十八層樓之高。被稱『垃圾山』不是把垃圾掩埋在山上,而是它原本是平地,因著堆積垃圾造出山勢。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印度有成百上千戶貧民窟家庭,依靠撿拾垃圾、回收物過活,包含金屬、部分塑膠、針頭與可回收再製的廢棄物,普遍日收入在兩美元以下。後來甚至成立專門回收場,協助進行資源整合。

以垃圾山為中心點,人們開始小規模地發展整體經濟,把撿拾垃圾的經驗與能力傳承給下一代。一家三代都以撿拾回收物、廢棄物為生不在少數。資源回收是門永遠不會失業的好生意,但前提是,你必須要能接受低薪、高汙染與公害問題,於此前提之下,貧窮人們也對資本世界感到疏離。

書中的四個家庭,人生都圍繞在撿拾回收物的工作上,生老病死都繞不開迪歐納垃圾山。垃圾山所帶來的廢棄汙染與廢氣,撿拾回收物時刺傷腳、受傷,甚至是不小心被垃圾掩埋、被推土機撞傷等等,這是個平均只有三十九歲生存年齡的工作環境。很多剛滿學齡的孩子,家人們寧可讓他們做工,也無力或不願讓他們讀書。人們對『讀書帶來階級翻轉』的想像是無感且冷漠的。在這裡,只有求得一份溫飽是真切地活著。

羊毛出在羊身上

拾荒者的存在,一來是印度政府對垃圾管控沒有良好的政策,二來是源自於人類過度的消費行為。獨立記者詹姆斯.麥金諾在其著作《機智購物生活》,大談過度消費行為,為地球帶來如入膏肓的症狀:空氣汙染、塑料過度使用、能源短缺以及物種滅絕...。但書中的重點不是鼓吹極簡生活、抨擊消費行為,而是倡議人們理智消費、環保購物。如倡議環境教育所說的那樣,做好垃圾回收分類、減少一次性器具使用、避免浪費,以重複使用、回收使用、再生使用作為消費導向。

關注農業、友善土地議題的『上下游新聞市集』編譯的新聞數據,聯合國研究指出在 2019 年消費者在住家、零售商場、和餐廳估計直接產生約 17% 的食物浪費。食物浪費指數報告估計光是在 2019 年,就約有 9 3 千萬噸的食物被浪費掉,大約可裝滿四十噸卡車的份量達 2 3 百萬台。食物在製造時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同樣的,要處理這些食物也需要耗費大量資源。食物浪費竟如此驚人,何況是日常使用的塑膠垃圾、紙類垃圾等等。

不能說有垃圾才能讓拾荒者營生,過度浪費與消費帶來嚴重的污染是一級效應,而拾荒者出現與交易行為則是二級效應。垃圾處理、垃圾掩埋是當代的文明行為,在《街頭隱形人:人類學家臥底紐約清潔隊的田野故事》有深入且真實的敘述,但願我們珍惜、尊重協助處理垃圾的清潔隊員。而減少浪費與避免過度消費,則是我們所能做的一切。

絕望者的另一首歌

閱讀這本書同時,腦海浮現其他紀實作品: J.D. Vance 凡斯《絕望者之歌》、山田泰司《不存在的3億人》以及派屈克‧聖保羅《低端人口》,書中談及不只是傳統勞工 (農工) 的辛酸故事,也談偏鄉邊境及資本主義帶來的另一層隱患。人們儘管只求一份溫飽,一個住居,但整體生活卻連安定都算不上。能活著,本身就是種奢侈。

在小康的台灣社會,人們追求致富與賺錢,而在中國與印度、美國勞工階層,他們談的是『脫貧』與『溫飽』,儘管明白求學可取得更好的工作機會,或是透過打工工作攢一些錢,然而現實是,低薪與無力就學形成障礙。如果連溫飽,借貸都不得法,遑論求學與找尋較高薪資的工作機會。

即便是提供給孩子們義務教育,往往也會被家人要求提早進入勞動市場。一如早期台灣的錯誤觀念:如果孩子都去讀書了,誰還能來幫家裡種田、放牛?出身不只決定了孩子們的起跑點,也決定了終點。

1989 年上映,演繹五零年代台灣農村的經典電影《魯冰花》,戲中男主角古阿明說出深刻的台詞:「有錢人的孩子什麼都比較會。」這句話的另一層深意:沒有錢的孩子甚麼都無能為力。這部戲象徵早期台灣的樣貌,也預警資本主義導致貧富差距越大的未來圖景。階級翻轉的前提是,人們需要開始思索翻轉,而並非安貧於當下。

借貸金錢的前世今生

索米雅.羅伊在 2010 年與朋友成立了非營利的范達納基金會,提供微型貸款給貧困地區的小本創業者,在此之後,她也開始借錢給迪歐納的拾荒者。然而,借貸沒有為拾荒家庭帶來脫貧的效果,相反的,因為疾病或金錢上的應急,借款往往化為烏有,並沒有幫助他們開展良性生計,可以說金錢是有去無回。

在另一本堪稱曠世巨作的《窮人的經濟學》當中,同樣也提到這樣的問題,在印度農村的調查中,有三分之二的窮人都負債: 23% 是跟親友借錢、 18% 是跟錢莊借,另有 37% 是跟工作單位的老闆借款,只有 6.4% 是循正式管道借款。即使知道民間利率更高 (高利貸),但貧窮人口仍傾向向民間申援。一來是因為銀行借貸門檻太高,層層卡關,你急用時真的沒辦法等上一周或一個月。二來民間貸款為追債付出的成本也較低,代表他們更願意放款。只要走進私人放款單位,兩三個小時內你肯定就能拿著錢出來。

銀行借貸的追債成本太高,面對一再打賴的呆帳,銀行最後只能便宜販售給民間單位去追債,或者是秉持最純粹的作法:乾脆不提供窮人貸款,只提供富人申援,或是有相對抵押品的窮人。

貧窮人口較沒有長期投資的思維,而是流於當下的溫飽。他們當然知道存錢與儲蓄的重要性,然而現實卻逼得人們勒緊褲腰帶。美國經濟學家 Gary Becker 指出窮富人口的思維截然不同,『有錢會使人的投資行為更有耐心』,這句話的另一層意義即為『貧窮會讓人 (長期) 失去耐心』。對於拾荒者來說,借貸是為了救窮,但往往是用於救急,不變的是依舊窮困。

政府的新法拾荒者的困境加劇

為避免拾荒者因拾荒導致傷害、死亡,印度政府立法管制,派員到垃圾山巡守,然而,一同治水強以阻塞,沒有配套的強制終止,反而導致了拾荒者的窮困加劇,更多拾荒者摸黑上山、更多拾荒者規避管理員,危險加劇。

2020 年,當局通過建立三座垃圾發電廠的第一廠營建計畫,隨後也通過縮減垃圾山計畫,降低空氣汙染問題等。但這些舉措是否能為拾荒者帶來新的革新:就業輔導、健康安全的提升,以及提振當地經濟,這些成效要數年之後才看得見。如果回到本文的開頭,疫情導致貧富差距更甚的消息,只希望印度政府能祭出鐵腕大行改革。

看完《家住垃圾山:孟買拾荒者的愛與失去》,我上網找尋相關資訊或書訊,很訝異這麼一本好書竟然沒有太多人願意分享書訊或心得,於我而言是一本未來啟示錄。無論是用紀實文學的角度去看,或是以社會學角度閱讀,都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785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