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5/01/03 11:34:05瀏覽73|回應0|推薦1 | |
在少不更事的年紀,對吃喝很隨便,隨便到晚間寫日記、記事時,會想不起這天吃了哪些東西,沒有留下印象。有一回去朋友的餐館用餐,餐畢,朋友走出廚房找我聊天,詢問餐點味道如何,說些評語給他參考。 我意識到用餐時,思緒早已飄到其他地方去,只好勉強回應:「味道滿好的,鹹味很適中,義大利麵的嚼勁很扎實。」我邊說著心虛起來。捧著一杯熱茶的好友,他瞇著眼問我:「你是沒詞彙用,還是沒有專心品嘗?」彷若禪師一記當頭棒喝,你沒有活在當下! 「你知道甚麼是正念嗎?」他問我。 正念是什麼?正面不是正面、積極的思考,也不是佛禪宗教的宗教詞彙。正念是一種狀態,維基百科上寫著:『是一種心理過程,通過有目的地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不加評判地覺知一個又一個瞬間所呈現的體驗的覺知力和深入觀察的覺照,能以冥想和其他訓練發展而成。覺察同「表達當下念頭、現在進行式思維之正念」。』 一言以蔽之,正念是覺知此一瞬間的當下。 正念與宗教知性相互關聯的原因,我認為是在於『陳述感恩、禱告與冥想』,這三者都是覺察自己在當下的三大心靈技巧。在陳述感恩、向神禱告 (無論是對上帝、神佛或是老天爺) 之時,會有意識把自己放在卑微、純粹的角色。而冥想之時,不時會意識到『念頭』胡亂走來,隨即用呼吸將之拉回來。陳述感恩、禱告與冥想,是所有宗教、即便是自然神論者都會做的心靈行動。 在當下活著 活在當下有兩種語境,分別是不同的內涵:活在當下、在當下活著。前者訴說人們善於意識當下身處環境、氣溫與接觸的一切。而後者說明,在當下時刻保持精神敏銳度、覺察自我的狀態與情緒。 假如身邊有人動怒發了脾氣,你詢問他為什麼生氣,可以說出許多原因。但如果你問他,是否能審視情緒的來源,他可能回應不上來。一如人們在批評、攻擊他人時,總是很明確地知道理由跟想法,卻不一定能理解自己動怒、批評的源頭。你的怒氣、批評與理由,都是來自於腦中的猴子,身為主人翁的你任憑牠肆意作為。 無論心理學家或神經科學家都會告訴你,人類有理性旁觀的智慧與知性,但是當自己陷入成為主角,往往無法用理性旁觀的角度把自己抽離開來,用第三人稱的角度去審視自己。古語有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如此。 讓神經科學家教會你 坊間正念的書籍多半是心理學家撰寫,與宗教、靈性切身相關,而在 2024 年 12 月平安文化出版卡蘿莉恩.諾特貝特《正念旅程:一段激勵內在潛能的啟蒙之旅》,我起初以為是另一本《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但《正念旅程》卻比我想像的易讀、啟蒙也有趣。 卡蘿莉恩.諾特貝特任教於德國歌德商學院的神經科學家,投入神經科學研究超過十年,她在 TEDxTalk 有一部『駭進你的大腦』演講,是化繁為簡的認知科學述說。而《正念旅程》不同於心理學家有條有理的論述,採用類似旅遊小說的文本,一對母女在徒步威克洛山脈旅程時的對話。某個角度而言,本書與《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正念旅程》是一部簡約且精準、讓閱讀者能很快理解『正念 x 神經科學』的交集。 書中主要分為三部分:理解腦中的猴子 (理解與認識自己) ,腦中猴子如何胡作非為 (影響自己的思緒與感受) ,安撫腦中的猴子 (如何才能做出改變)。這是生命的主線,也是靈性覺察的道路。腦中的猴子意味著無法控制、肆意飄動的思緒,用佛家的話來說就是『念頭』,起了一個念頭,就會丟失了專注力。 我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在某個會議中,同事提出反對你的提案或建議,你的思緒正在任意漂流,反感同事提出的建議,隨即就照著康納曼《快思慢想》系統一投以直覺、不悅地回應,而後這個會議就鬧僵了。另外一個平行宇宙是,你的思緒就在當下,隨即安撫蹦跳不悅的腦中猴子,而後給予明確的回應,穩定情緒的溝通。在前者的例子,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會告訴你,腦中的猴子牽著你的行為走,但實際情況是,你有主動去撫慰、控制猴子的能力──但你沒有做到。 著有《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的心理學教授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在掌控情緒一章就有很好的闡述,我們可以由此延伸其他例子: 跟同事鬧僵,正在氣頭上的你,突然手機顯示男朋友/女朋友來電,你們昨晚才剛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接起電話同時,你會瞬間把脾氣拋開,用和藹親密的語氣與伴侶對話,而不是夾著情緒與對方說話。掛上電話之後,你仍會糾結在鬧僵的爭執上頭──下一瞬間,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與心境轉換得好快──由此就能理解,在氣頭上是猴子牽著你走。在情緒平穩、覺知自己在當下活著的同時,是你牽著猴子走。這與強納森.海德在《象與騎象人》一書中是相似類同的概念。 情緒是你可以掌控的,端賴於你是否意識到當下自己的狀態。 用故事演繹知性的能力 多半關於正念的書籍都是偏宗教、偏說理的腦科學、心理論述,這也是我喜歡《正念旅程》這本書的原因──它講故事。 或許是卡蘿莉恩.諾特貝特博士的洞見與智慧,身為神經科學家的她明白,人們吸收一個道理、智慧最好的方法,不是讀一本厚重的神經科學著作,而是投入一個故事。諸如《人類大歷史》的哈拉瑞、《俄勒岡報》前主編傑克•哈特以及人類學家都會告訴你:人們對故事最為敏感。 三天,母女登山健行的對話。青春期處於猴子很忙、也正尋找智慧的瑪麗的發問與對答 (也就是我們) ,扮演智者的神經科學家諾特貝特博士一點一點地把智慧教授給我們。這是本易讀、簡約而精準的小書,但值得一讀再讀。它的傳世地位雖不及《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但肯定能啟迪讀者的智慧,也能消磨一個美好的午後時光。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