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擁抱失敗不怕失敗 從失敗學升級人生修練
2021/11/23 12:16:05瀏覽356|回應0|推薦0

美國演員泰瑞‧克魯斯 (Terry Crews) 回首當年:年輕時擔綱職業美式足球員的他,不是隊伍中的得分強將,在某一次比賽的倒數時刻,兩隊分數就只差這顆球。他意外地接到勝負球,照理來說,他應該立刻傳給得分強將,隨即上演逆轉戲碼,球隊獲得勝利。但泰瑞沒有,他持球前進,最後輸了這場比賽。失敗了,受到整個隊伍與觀眾的責怪,但泰瑞從中尋得洞見:我沒有把勝負的壓力交給他人手上,而是自己承擔下來。失敗的背後藏有深沉的意義,掌握這份意義,就能帶來新的力量。

今年十月份,英國小說家、記者伊莉莎白.德依 (Elizabeth Day) 在台灣由商周出版了《失敗學: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生命系統的升級》,不同於其他人眷戀成功的策略與思維,她則是追逐著每個人失敗的軌跡,書中訪問的每一個人或是社會賢達或一般平民,最終,從每個人的經驗淬鍊出七個法則。『失敗為成功之母』在這本書上獲得很好的體現 (是說,如果每個失敗者都分享人生經驗,這本書大概會被歸類於社會學,而不是勵志書),我從中收穫不少,也希望能幫助你們能正面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挫折。

失敗就只是失敗,不是你的失敗

一旦我們受到挫折、挫敗,很快會找到歸咎,因而責怪自己。挫敗與自我責難使人無法平下心來審視自我。面對失敗,我們最好的做法不是責怪、究責,而是盡可能快速轉折『挫折─平復』的心情,失敗讓人們眼光短視、使人們生恨及陷入情感面的情緒。很多情緒管理專家會說,該出去旅行散心、讓自己工作忙碌以分心、找點別的事情去幹,這些都是手段,目的是讓人恢復原本的心情與理智。把『失敗』與『我的錯』這一連線關連先拉開,方能用第三人稱角度去審視自己 (或自己的決策錯誤)

挫敗之後,心態的轉變很重要,古希臘的斯多噶哲學有句哲語:「不要在你的想像裡受苦。」你的內心會有掙扎,會歷經痛苦,甚至是把你藏匿回保護姿態、保守型心態。卡蘿.杜維克《心態致勝》提醒人們,要用成長型心態去面對任何事,如果上一段談的是『失敗事實與失敗我』的關係,那麼另一個關鍵是透過轉變心態去扭轉『失敗我』。成長總在痛苦挫敗之後,有些人面對挫敗會一蹶不振,而有些人不會。有些樂觀過頭的人,會把失敗歸咎於運氣不好,雖然聽起來有些阿 Q 精神,但不失為一件好事,所有成功者多半都會抱持樂觀。登上世界首富的艾隆‧馬斯克,他創辦的 SpaceX 幾度遇到倒閉危機,撐過去的原因當然是錢的因素,而另一個原因是,馬斯克樂觀地認為他早晚會成功。

不怕挫折,失敗要趁早

對於創業家來說, Fail Fast , Fail Often (常失敗,失敗要趁早) 這句話奉為圭臬。失敗具有一些價值:累積經驗,將失敗視為踏腳石。失敗了,知道底線在哪 (抽銀根的風險)。失敗是個篩網,把留不住、無用、多餘的東西濾掉,留下來的是創業經驗與市場產業的理解。

失敗的潛在意義是失事飛機的黑盒子,幫助人們從失敗中學習。大量且快速的失敗,修正失敗,失敗修正,反覆修正會遞進成功。《灌籃高手》漫畫的主角櫻木花道,告白五十次都失敗,這意味著他都以同一套模式告白──天啊,這個人也太沒學習能力了!回饋學習有兩種,正面回饋省略不談,負面回饋則很有幫助。挫敗經驗的回饋比成功更為重要,因為錯誤可以避免,但成功無法模仿。提醒你自己,失敗是資料收集的過程,用如此心態面對,想法上就樂觀許多。

再論一次失敗的想法升級,在皮克斯動畫總裁艾德‧卡特莫爾《創意電力公司》一書中談到失敗的三種層次:一是從失敗中學習,二是不因過度思考避免失敗而久久未行動,第三則是不苛責失敗,養成團隊間不畏懼失敗的精神。

失敗就是反脆弱機制,或者不是

英國哲學家艾倫狄波頓說過,你對失敗的承受度越高,就有越多機會可以拯救別人,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慷慨大度。出版《脆弱的力量》知名學者與社工研究教授的布芮尼.布朗,提醒我們,真正的力量來自於接納脆弱,說出自己的脆弱並尋求支持。人心與經濟學一樣都有邊際遞減效應,一部看了十次的恐怖片,你會熟背那些時候會出現恐怖鏡頭,你也不會恐懼。而人心也是,把脆弱的一面一說再說,很快那份脆弱就會蕩然無存。

如果說失敗會帶來成功,這真的是完全兩碼子事,但拋棄自我的驕傲接納失敗,就有機會避免失敗。公司高層主管因為下了錯誤的決策而導致公司虧損,但如果選擇另一個決策意味著拋棄自我驕傲,那麼高層主管依舊會願意錯下去。因為一個錯誤的決策,甚至比不上人我的自利偏差。接納失敗,要拋棄舊有的自我偏見、並把自己跟失敗事實拉扯開來。脆弱與失敗,讓你更為茁壯且聰穎,接納失敗並提出回饋,這不就是塔雷伯的反脆弱嗎?

沒有人喜歡失敗,但每個人都會途經失敗的道路。在《失敗學: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生命系統的升級》中提出了七個法則,教會讀者客觀且審慎地評斷失敗這件事。這一堂失敗學,其實我們上的是,如何學習失敗,以及如何把失敗視為成功的前鋒。這一本書只不到兩百頁,整體心法與內容相當扎實,我在這本書中收穫不少。它使我更能坦然面對生命中避免不了的挫折,並把失敗當成累積經驗值。

如果失敗是常態,那麼我們能做些甚麼呢?與失敗的掙扎不是輸或贏,或事情成否,而是能不能坦率地面對並從中學習。真正的失敗就是,你完全不願更積極,放棄自我。有句話說得坦率且真實,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不願意冒險。

主題閱讀:

失敗學: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生命系統的升級 Failosophy: A Handbook For When Things Go Wrong

慶祝失敗:從愛情、工作到生活,我在挫折裡學到的事  How to fail: Everything I’ve Ever Learned From Things Going Wrong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705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