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的財物資具,應捨跟不應捨的理由(四)
2013/09/28 13:29:48瀏覽7278|回應0|推薦4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本文接續上一篇文章「我們的財物資具,應捨跟不應捨的理由(三)」,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

第四個部分就是布施的東西…

{原文}
四就施物門不應捨者。若自父母,有虫飲食,妻子奴等未正曉喻,雖正曉喻若不信解。若自妻子形容輭弱,族姓之人。雖說此等不施為奴,然亦即是物之重者,故墮物數。

就布施的東西、物項、物件來講(施物門),不應該布施的狀況,就是自己的父母。當然自己的父母是對我們有恩德的,所以在〈菩薩地〉裡面講到,像父母這樣,即使父母對我們打罵,甚至對我們非常地態度不好,但是我們始終都要抱著一種感恩心,甚至都不能夠心裡想著把他送出去的這種心態,更不要說公開把他捨出去了。「有虫飲食」,有蟲的飲食,就是飲食裡面有蟲嘛,吃了之後會傷害生命嘛,對食用的人,對他的身體健康也會有影響,所以這個也是不應該布施的。

還有「妻子奴等」,就是妻,還有子,還有奴,等於是他的眷屬,「未正曉喻」,對於他的妻子、兒女,還有他的奴僕,沒有讓她了解布施的道理,讓她通達明白,對布施生歡喜心;或者是說,「雖正曉喻若不信解」,雖然已經跟她正確地來說明布施的道理,但是對方她不信解,你就不能把她布施出去。因為她不認同這一件事情,所以她不會做一個如理的思惟,她不會覺得你把她布施出去是一種…她不會把它當作布施想,她會想到一些其他的不好的一些想法,對她來講,這樣的布施就是不合宜的。

「若自妻子形容輭弱,族姓之人」,或者是他的妻子兒女,「形容」就是她的身形容貌,也就是她的身體特別地柔弱、特別地嬌弱,或「族姓之人」(或者是她「族姓之人」,就是她的種姓高貴,我們講貴族之家),因為她們習慣的是一種富裕舒適的生活,可能她的身心都比較嬌弱,所以她不適合給人家做奴婢(一般過去就是,你把你的這一些眷屬布施出去,通常就是去為別人服務,做人家的奴僕)。這樣的人她可能沒有辦法,因為她的身心可能就是比較嬌弱,可能比較嬌弱怎麼樣,她做一天躺七天,你叫她做一個月,她可能一下子就嗚呼哀哉了,就使令她沒有辦法在這上面得到增益。

「雖說此等不施為奴,然亦即是物之重者」,就是這樣的狀況,不布施給別人作為奴僕,「然亦即是」,但它算是「物之重者」,就是屬於事物裡面、物件裡面是貴重的,是屬於貴重之物,「故墮物數」,它還是算在布施的物類。像現在我們會覺得,這種事情可能現在沒有,事實上現在還有,像有一些…像可能東南亞國家,他們還是有人口的販賣,當然很多都是不合法的,但是它還是有拐賣兒童的、拐賣孩子的,然後去做奴僕,這些事情都是有的。所以,就像這邊講,她都不是她有一個…對方她本身沒有信解,她也沒有做布施去想,那你把她布施出去,是不合宜的。

{原文}
〈菩薩地攝決擇分〉說,若是三衣及餘長物佛所聽許,無慳意樂於修善品極所須者,雖不施與亦無有罪。如云:「出家菩薩除三衣外,所餘長物佛所聽許,身所受用順安樂住,若故思擇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墮欲貪,雖不施與亦唯無罪。」《菩薩別解脫經》云:「舍利子,若諸菩薩重來求者,捨與三衣,此非修習少欲。」故出家菩薩施自三衣,即是有犯。

在〈菩薩地攝決擇分〉裡面說,「若是三衣及餘長物」,就是出家眾他的三衣,「及餘長物」(「餘」就是其他的,「長」就是多餘的),就是我們出家眾除了三衣一缽,還有其他,這個「長物」就是,不是一定需要的,但是有一些「佛所聽許」,這個「聽許」就是開許、允許的,有些人他有需要。「無慳意樂」,然後這一個菩薩他本身,他沒有慳貪心,「於修善品極所須者」,就是對於菩薩他的修行來講,對他修行這些善法,是非常需要的,或者它是生活的必要用品,「雖不施與亦無有罪」,雖然他沒有把它布施出去,也沒有罪。

所以有些人他看到師父他修行的法器、法寶、或者念珠,「師父啊!你那個念珠看起來很有加持力,是不是可以給我啊?」那我以後只要手持著這串念珠,就會一日千里,本來平常可能念大悲咒念七遍,「哎呀差不多了,好累啊」,口乾舌燥,我可能拿了師父的念珠,我可能一下子從一百零八遍,還覺得口齒生津。但是可能有的時候,因為修行人他修行必須要用的,因為這個能夠增長他的善法;再來,有的時候他不布施的狀況,是因為他看到對方是有一種貪求心、貪欲心,那他不一定要布施給他。所以對於修行人來講,是他修法、修行善法非常重要的這些東西,他不布施是開許的。

「如云」,就是〈攝決擇分〉裡面講的,「出家菩薩除三衣外,所餘長物佛所聽許,身所受用順安樂住」,就是重複前面的,出家菩薩他除了三衣之外,所餘的這些「長物」,就是這些多餘的、不一定一定需要的,「佛所聽許」,佛他有開許可以貯蓄的,因為佛陀他對出家眾的管理,其實還蠻嚴格的,你不是佛所開許的,你不能夠多蓄。「身所受用順安樂住」,這個就是說菩薩他雖然自身受用,但是他是順於安樂,而不是順於煩惱,他並不是因為受用這個之後,他就放逸懈怠,不是的;這個能夠增長他的善法的。

「若故思擇施來求者當知無罪」,如果說對於這一些他所擁有的這些資具、所餘的這些長物,他經過審慎的考慮之後,他覺得應該要布施,他把它布施前來乞求的人了,「當知無罪」,那是就沒有罪的,因為他已經評估過了,是可以布施的,他就布施出去。「若顧善品非墮欲貪」(這個「顧」就是顧及),就想到說這是為了修習善法所必須要的,「非墮欲貪」,不是因為他有貪欲心,捨不得,「雖不施與亦唯無罪」,那麼這種狀況,他自己修法也必須要,他也沒有貪心,沒有捨不得,他這種狀況之下,沒有布施出去,也沒有罪過、沒有過失。

在《菩薩別解脫經》中說,「舍利子,若諸菩薩重來求者」,就是說這菩薩如果他太過看重前來乞求的人的話,「捨與三衣,此非修習少欲」,他把三衣布施出去、捨出去,這個不能夠叫做修習少欲知足,為什麼呢?因為三衣是出家人根本需要的嘛。我們現在有短掛、中掛、長衫,還有海青、大袍,還有五衣、七衣、九衣;佛陀時代,你三衣脫掉,沒了,就只有三衣,全身上下全部就是三衣,所以不能…這個他修行要的,總不能做裸形外道,這樣人家搞不清楚你到底是佛法的修行人還是什麼樣的外道。而且這個三衣是要頂戴受持的,所以不能說輕易地把它捨出去。「故出家菩薩施自三衣,即是有犯」,所以如果出家眾,他把三衣布施出去,他是在戒律上面,是有違犯的。那我們先到這邊。

我們上一次,過年前,有跟大家分享一個片子。因為我們現在還在布施的範圍裡面,在臺灣我們算是一個,不能說自豪地講,但是可以肯定地說,可以算是善心比例蠻高的。所以我們這個社會上有很多這種布施的善心,真的也可以給我們做一個鼓勵跟借鏡。我們上一回是看了前半段,還有後半段還沒有看完,我們今天再一起來分享…

{影片分享:小人物大慈善。此影片在先前的文章「複習先前的內容及分享影片《小人物大慈善》」,曾經分享過。因為片長的關係,法師用兩節課的機會把它播放完畢}
{摘錄導讀人的話
人的一生是那樣的短暫 而人間歷史是那麼久遠 我們如何能以短暫達到久遠呢 唯有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愛 才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 亙古流長 而在臺灣 更是以愛為寶 以善為寶 從九二一大地震 八八水災等大型的災難 社會自發的捐款互助 2001年日本大地震 臺灣也湧現愛心 成為捐助日本最多的國家 稱臺灣為慈善臺灣 一點也不為過 最可貴的是 這一股充沛的愛的力量 來自於臺灣的草根階層…}

剛過了很長的一個年過完,有人說這個過年就是,好像有一些電視台就給你從初一到初八,播一個什麼《甄嬛傳》,什麼《三國》,每天播個十幾個鐘頭,八、九個鐘頭,然後讓大家看個過癮,就是有些年初一到初八還初九,整個就是看一部戲;有些人他可能出國去,有些人他在道場做義工,或者去道場參加法會,也有一些人在家裡吃得到最後去腸胃科很多。所以其實這個時間就是看我們怎麼安排,像剛剛看的這個,他有出錢出力嘛,真的其實我們去做的時候,會發現到所謂的布施,真的…尤其是像這一種出力,出錢你可能一時還感覺不到,尤其這種出力做義工、服務這一種事情,不一定一定是要一個佛教團體、一個宗教團體,乃至一個社會公益團體、慈善團體,你去做的時候,其實你當下你就會感覺到有一種歡喜心,那個回饋是現下就可以得到的。然後其實在這裡面,其實他們一直在在都是…他們不是所謂的富二代,他們也都要有一個平常的工作,平常自己自力謀生的工作,可是他就是利用假日的時間。

所以其實像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時間、我們的金錢,要怎麼樣來分配,它是一個很大的智慧。其實我們每個人,不管你有沒有學佛、你有沒有修行,大家其實都是在尋求一個離苦得樂的道路,可是如果方向正確的話,看起來好像是你在付出,可是你在付出的同時,你已經現下就得到回饋,你就會從這個付出裡面,你會一直得到內心的那一種滿足感、一種回饋。如果我們這個離苦得樂的方向走錯了,我們就會覺得,在以為是樂的之中,最後又會感覺到失落,甚至我們可能會…走錯方向的時候,一直要…我們所謂的走錯方向是什麼?就是,他就是從五欲境界裡面、感官的欲樂裡面他去尋求,感官的欲樂、錢財的積累去尋求他的滿足,可是這樣的一個滿足,其實就是我們在論中常常講,不是堅實的,它是很虛幻的。

像我們也講到慳吝不捨的人,以前我們很難想像,但是的確真的也碰到有這樣的人,他內心的滿足…以前沒有存摺嘛,沒有這一些存單,都是什麼?家裡、富翁家裡、員外家裡,就是有可能也是一個藏寶的,然後常常趁沒有人注意的時候,就去數他的元寶有幾個。我們常常看到這一種,就覺得看到他們數得心滿意足,覺得很難想像;但是我們看,反觀現在,也是有啊,他就是時不時地,拿出他幾本的銀行存摺,然後來看一下,或者來統計一下,算一下每年的利息,就覺得非常地歡喜。可是這樣的歡喜,當然在他來講,我們當下好像也是覺得歡喜,可是這個歡喜真的是很虛妄的。因為這個錢你可能受用不到,你又不能夠去幫助其他需要的人,甚至我們可能一口氣不來,一個意外發生,其實他就…你就好像是一場夢一樣。其實我們人生就一場夢,但是你要怎麼樣去運用,這樣也是過一生,那樣也是過一生。

像剛剛那個牙醫(女醫師)講,她說,我們有這樣一身的本事,她經過那麼多年的學習醫學,她有這樣一個專業…大家可能,應該每個人都經過,曾經有過牙齒痛的感覺,牙齒你平常不注意它,可是痛起來,也是很不舒服一件事情。對她來講,一個小小的技術,她就把它拔掉了,或者把它補掉了、清理掉,可是對對方來講,就是他困擾多年的一個問題就解決了。我有這一身的功夫,我只是去做一個門診,她覺得這樣還不足,她好像還想要做什麼?就是內心的一種渴望,就是我們為大眾付出的這種渴望、這種服務。

其實在人的心裡面,他還是都有這樣的一個種子的,只是有些人他這種子發展得比較…他可以明顯感覺到,他這樣去做,他去付出的時候,他會覺得這個是他自動內心裡面,他不覺得他是在付出,其實他覺得,他不這樣去做,他反而難過;這是他真正要去做的,好像是他的一種怎麼講,就是他內在的一種希求。有些人只是他沒有感覺得到,所以他一直就是封閉的,一直封閉的,所以這樣犧牲奉獻的、這種為人服務的…這種付出的能量,一直沒有開展出來,可是你說他有沒有,他還是有的,他只是這個能量、這個種子有沒有被發展出來?

所以,我們現在在布施,看到其實你在同樣一個…我們在寶島臺灣,在一個社會,同樣一個環境裡面,可以有這樣的生活,也可以有那樣的生活,你可以…不管你這個假期、新年假期,你是修福或者修慧,其實都好,就是看我們怎麼樣把生活,安排得真的有意義。因為其實人生真的很苦短耶,你看這個過年,今年過年不知道怎麼回事,好像意外事件也很多。也聽到很多,什麼時候沒有,過年前,就一下這一個人,這個師兄突然中風,又那個師兄怎麼又發現癌症,怎麼都擠在這個時間,好像真的無常不是我們可以預算的。你說大家都…每個人都期待過年,可是偏偏就有人,一家七口、一家五口、一家三口,就偏偏就是過不了這個年,本來是期待歡樂的時間,就變成一個不能觸及的痛。所以人生就是,真的像這種理念,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常常念死無常的話,就會知道,真的,行善跟行孝是真的不能等,非常地…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那我們今天就到這裡。

(前往下一篇)

◎註:若要參照書籍頁次的話,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76頁倒數第3行開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873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