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複習先前的內容及分享影片《小人物大慈善》
2013/08/23 22:20:30瀏覽2603|回應0|推薦2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本文接續上一篇文章「我們的色身,可捨跟不應捨的理由(一)」,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上一篇講到我們的色身,就時間(「時門」)方面來說,什麼狀況是不應該捨。由於本文主要是複習先前的內容及分享一段影片,所以下一篇才要就其他兩方面(「所為門」及「求者門」)來說明什麼狀況不應該捨我們的色身。

我們上一堂就是講到(複習一下上一堂),就是如何來行布施的方式,不應該的…先講不應該的,我們講到最後一個,第13個點,就是你應該要隨得就隨施,你有所得、有資財你就去布施,不應該長時地積聚,積聚了廣大財富,然後一下子去布施,因為這樣子布施的話,它會有很多的過患。其中在整個積累的過程裡面,首先就串習慳貪嘛。因為我們就是一直要累積到那個數,所以我們就會資財…我們明明有,又捨不出去,然後又會一直貪求,希望能夠達到多少多少的數量(因為有些人他是為了要求功德嘛),就不能夠適時地去行布施,而且你在積集的過程裡面,如果有人來跟我們乞求的話,我們又把他辭退的時候,他正好需要,真的非常地需要,他才會前來跟我們乞求、求助嘛,我們把他辭退,就會讓他生起…可能會心中懷恨。

而且這也違背菩薩救護眾生的大悲心,菩薩他的這一種本心,他應該是不忍眾生處於在困境之中,可能沒有這一筆救助,他可能就會去跳樓跳海,他可能就家破人亡了,或者是他公司倒閉、宣布破產,就有一種非常緊急的狀況,但是菩薩不去幫助他,這是不合於道理的。而且這樣累積之後,你去布施的對境,可能對方他也並不需要,他可能自己都很充裕。還有就是,在我們守護資財的過程裡面,也是很辛苦,你要怎麼樣保守你這個財富,從一塊錢、一百塊、一千塊,然後到你要的那個數目,那要花費很多的精神體力,還有費心,而且可能中間過程裡面,也有損失,損失又賺不回來,可能就不能圓滿你當初想要布施的…可能我想要布施什麼東西,或者布施多少的數量,那我也沒有辦法圓滿。所以就是這邊講到,你長時積集,然後一下子去布施,它會有這麼多的過失,所以鼓勵我們應該要隨得而施。

接下來又講到,我們應該行的方式,簡單來講,就是我們應該用一種和藹的態度,一種平等、甚至一種謙遜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一種態度,而且要親手,然後要應合時宜。還有就是,我們上次有補充到,有一些特別困難的…就是我們自己已經很少了,我還願意布施;還有就是我非常愛著的、非常喜歡的,我也把它布施出去;或者我費了很大的辛苦得到的,把它布施出去。這是非常難行的,菩薩他也應該努力地去做到。

至於態度的部分,在《六波羅蜜經》裡面有講到,雖然我們上一堂沒有補充,就覺得這個在現代來講,不容易做到,但是還是想說,可以給我們做一個參考。菩薩他的心態是怎麼樣,它就講到,菩薩他看到有乞求的人前來的時候,不但是和顏悅色,而且聽到他來乞討的聲音(求索、乞求的聲音),要生起歡喜心。因為菩薩他本身就已經有布施的心了,他歡喜有機會讓我可以去布施,然後還要帶一種悲愍的心念、愍念的心。那種心情就好像孝順的孩子,他跟父母親已經分開五十多年了,突然聽到父母回家了(現在不是孩子回家),聽到父母回家的時候,回到家裡面,他不勝歡喜啊,非常非常地歡喜,他聽到乞求的聲音,就是這樣。對於乞討的人,他就把他當作好像我們已經離開五十多年、數十年的父母,把他迎到家裡面來,請他進屋裡面來,然後瞻視如佛,就是看著他,非常地歡喜。

然後要發起一種心,就是這位善知識今天受我的布施,能夠遣除我這個慳貪的過失,而且可以給我無量的利益,所以是我的一個善友,我應該要隨他所乞的,然後來布施給他,他就像我的主人,我就像他的僕人一樣。發起這樣的心念的時候,還要親手捧著所布施的東西,右膝著地,歡喜奉上去,布施給他,也心念…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安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這樣的一種心。所以他是非常非常謙遜的一種態度,而且對於來乞求的人,真的就叫把他當作善知識來想,他是增長我的功德,遣除我慳吝的過患。就好像我們看《了凡四訓》,他發願要做三千善,然後又三千善,到最後到了公門、公家裡面,了凡先生的夫人說:「現在我們住在公門裡面,不能像以前在家的時候,街坊巷弄我們隨時知道誰需要幫忙,有什麼事情,多多少少可以作善…我現在作善好困難啊!」所以現在我們聽到乞求者的聲音,就好像…其實我們一般說我們去募的功德主,其實他就是我的功德主,他使令我能夠成就功德…是這樣的一種歡喜心去對待來乞求的人。

那對於「幫助他施」的部分,也講到就是可以使令他不用花錢,能夠做他的功德,使他心開意解。我們用我們的錢,由他來布施,或者是我們去幫助他布施,因為他可能願意布施,但是他還有一些經驗上的不足、能力上的不足、沒有助伴,或者是他有一種心不平等,或者他心不恭敬,或者他雖然布施,可是還是有慳吝,所以他布施就是讓人家沒有辦法得到滿足,可能也不是新鮮潔淨的東西。我們就希望能夠幫助他除去這些過失,就以我們的能力,隨力隨分地去幫助別人布施。或者是我們也講到,如果我們自己沒有資財的話,現下沒有多餘的財物可以去布施,我們凡位的菩薩,就是運用自己的專業去做一些,少少地費一點力氣,少少地花一點功用,他就能夠賺一些錢財去行布施。或者我們去跟別人做法上的教化,讓這些不管是窮的人或者是慳吝的人,他們都願意布施。這是我們大概地複習一下。

我們上禮拜也有提到,講到要避免長時積聚來頓施,我們就講到像有的時候,有些不管是道場、佛教的單位,或者是其他的宗教,或者是公益的慈善的團體,他們會有一種撲滿捐助,不管是愛心麵包還是什麼,都會有不同的撲滿。這個跟長時積聚然後頓施,是不是有一點點…有這樣的一個味道?這個部分,我們先來看一個片子、短片,我們再來討論。

{按右方連結,觀看影片:小人物 大慈善}
{摘錄導讀人開場白
一百元和一萬元有差別嗎…付出愛心和經濟景氣有關係嗎…臺灣之美 美在人文 小小人物 大大善行 涓滴清流匯聚大海 在臺灣社會 有許多不起眼的小人物 生活並不優渥 但他們選擇節儉度日 也要將微薄的收入 點滴捐獻給社會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 全臺一年愛心捐款 大概有426億元 而內政部2011年 社會福利的預算 也不過編列了740億元 也可見民間的愛心捐款 遠超過了政府支出的一半 而且有許多捐款人 都是默默行善不為人知…}

你說這個撲滿,其實簡單來講,它其實是一種助他施的方便,如果針對我們自己懂得要布施的人,就是懂得布施道理的話,也是幫助自己的一種方便。我們剛剛看到裡面有一些,他的布施就是,他是每個月,他不是拿十分之一,他是拿四分之三,他其實賺得很少,而他每個月固定都會拿多少去布施,這就是他隨有…他有規劃性的,就是他認同這件布施的事情,不管他對這裡面的道理有沒有清楚,但是他願意布施去幫助他人,這是他幫助自己布施的一種方法。

有一些是他把他身後的,可能幾百萬或者上千萬,他都願意捐出去。這樣表面上看起來,他也是不能如有資財而施嘛,也是長時積集最後才頓施,可是他有這樣的一個心。但是我們人總是你面對現實的時候,我們凡夫眾生,如果再加上他不是有佛法觀念的話,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身邊兒女沒有可以照顧他的,或者兒女的經濟上面,還不能夠足以承擔起照料老人,可能有一天病了老了癱了的問題的話,他是會沒有安全感。但是他心裡知道要布施,他覺得他先把這個錢hold住,他也不會浪費,可是他總是要有,以備不時之需嘛,就是生病、發生意外(有的人一躺就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十幾年的),有一些金錢上面的花費,會有這種擔心,但是他還是願意,就是他留到他身後,總是他有這樣的一份心。

我們現在知道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儘量就是有多少…我可能沒辦法全部布施,可是我可能可以一點點一點點地布施。像我們也認識有老菩薩,她一輩子也算是蠻樂善好施的人,可是到老年的時候,兒女沒有辦法去奉養她的時候,她就是開始會保留一些錢,但是她也會覺得,她將來也願意布施,但是等她過世之後,她願意布施出來。其實最重要的是…形式上有很多的差別…。像我們也有講到,我們不應該一時能夠給,可是我們卻要分好多次,漸漸、少少地給。其實在很多道場或很多的基金會,它有會員制,它有每個月一百塊,或者是你隨意你要三百塊我五百塊,你是用信用卡去扣款。我們坦白講,很多人你說一百塊來講好了,一百塊一年是一千二,你說他拿不出來嗎,他拿得出來,可是如果你讓他選擇,他還是願意一個月扣一百塊,一個月繳一百塊,為什麼?就是他還是沒有辦法,覺得說一千二拿出去跟一百塊拿出去,那個感覺不一樣。他其實已經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我們理上已經知道了,可是事上面我們還要慢慢地、慢慢地去訓練自己的心量能夠廣大。

所以對自己來講,你已經懂得這個道理,可是我知道我現在可能還做不到,那我就從少量的…我們上一堂講過,你先從下品,然後中品,漸漸你做習慣了,你可能再多一點你也願意啊,你可能變成半個月繳一次,我一個月要供養個五百塊,那我也覺得沒有這麼困難,之後再到上品,像人家這個,賺得少,但是他供得多,他布施得多,這樣也是可以的。相對於有這些設置的這些單位,也算是他們一種幫助…助他施的一種方便善巧,主要就是看我們自己的心量。

像有一個師兄,他有很多很多的「撲滿」,他有一個叫「油撲滿」,什麼叫油撲滿呢?他不是真的有一個撲滿去放油,我在聽他講的時候,我想那要多大的桶子,他不是。他是本來早上去上班是騎車開車的,他現在是用腳踏車,就節省油、環保。還有一個「米撲滿」,他的米撲滿就是,他平常上班的時候,他的公司可以訂便當,他訂便當,有的時候其實我們現在這個便當很大,可是我們還是會勉強自己吃完,然後晚上再去吃一些東西,他不是,他就是中午的便當他吃一半,留一半回去晚上再加熱吃,他可能下午吃一顆蘋果(一個水果),這樣子節省,就叫他的米撲滿。它不是真的一個有形的撲滿,可是他這個撲滿的概念就是說,我節省我現在的受用,不是一種慳吝的心,其實我們平常可以不用受用那麼多,其實我可能吃更少一點,我會更健康,我的身體會更輕盈;可是我們已經習慣,我們在富裕的生活裡面,其實很容易養成一種習慣,其實我們受用的、吃的、喝的、睡的、享用的,其實都太多。他藉由這種撲滿的概念,然後把省下來的,他就有機會就供出去,這就是一種精神上面一種撲滿的概念。

像我們現在在這裡,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月兩萬塊怎麼養活一家,一萬五還養活一家六口,然後還要布施這麼多出去。有一個師姐她懷孕了,第一胎嘛,沒有上班,先生有上班,先生的收入也不算太少,四、五萬塊,可能有時候還會有獎金。可是看她有一點憂愁,我們就說:「人家說懷孕中的女孩子是最美的,你怎麼這麼憂愁?」她說:「因為她想孩子生下來之後,光是奶粉還有尿布的費用,你再怎麼省,這個東西要很花費。」我們想也是,這些東西都很花費,現在一罐嬰兒奶粉都將近上千塊,比老人喝的什麼安培亞培都還貴。其實後來你去到中國大陸,看人家是什麼…沒有什麼尿布啦,開襠褲。你要是去到印度這種國家,根本連那個開襠褲沒有,他沒穿,直接在地上爬,那個抱著,滿地都是天然肥,沒有關係。所以你才發現到,其實生活,你要怎麼用度,真的是看我們自己,即使你在一個很富裕很發達很文明的地方,你其實還是可以找到省錢的方式,還有什麼樣東西是便宜而且又健康的,其實還是有,就看我們要不要去做。

可是如果我們自己本身沒有減少自己的貪欲,也沒有節省自己的用度的話,有的時候…為什麼「慳」「貪」會連在一起?你雖然可能說我也願意施捨,我也願意布施,可是我的生活享用還是…就是很重視生活的享受,然後我這個受用其實還是太多的時候,我賺得又不是很多的時候,你變成你沒有多餘的可以去布施、去跟別人分享。所以其實有的時候,你要去對治自己的慳的時候,也要對治自己的貪;對治自己的貪,你才有更多的能力,更多的這些…我們說你這個財物資具這些,去跟人分享。

所以其實像有一個師兄,他做警官,他曾經有一個好朋友,年紀也不是很大,她就是意外往生了。因為是單親嘛,這個是一個媽媽,留下三個孩子,本來積蓄還有一些,因為那是意外嘛,所以有一些賠償,好幾百萬。孩子都還很年輕嘛,這個警官就去輔導他們,怎麼輔導他們呢?因為這個警官他學佛,可是他這個朋友,算是好朋友,但是她本身沒有機會多學佛,只是說有好感,那孩子更不用講了,所以他怎麼輔導他們呢?這個幾百萬的遺產,他教他們分年,你分多少年布施,你就一年布施多少,一年每個月多少多少布施,她孩子全數都同意。為什麼?你如果今天三百萬,你跟他講你趕快去布施這裡這裡,你分十個地方布施,她孩子都不見得會同意。

因為你看,是不是跟我們這邊好像相違?他明明可以一次給,他有這麼多,他不給,要分期給。其實就是這個警官(這個師兄),他幫助他們布施的一種方便。你這樣子給,你不覺得「我好像給出去太多,我自己都不用留嗎?」他就是我每年計畫性地給,然後一次多少多少,就是幫你的母親作善,然後為她迴向,他們就能夠接受這樣子。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形式上面,我們還是會有一些看起來,覺得好像不是這麼乾脆,不是這麼俐落。但是我們知道的人,我們自己還做不到,我們就知道,因為我們心量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但是我現在訓練我自己,可以開始布施,可以開始供養。

當我們在面對別人,他有這些狀況的時候,就是他有餘裕,可是他不知道怎麼處理的時候,他的這種布施心、供養心不是這麼大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一個方式,讓他慢慢慢慢地開展自己的心量。因為常常有時候你跟他講,你把這些都供出去,反正你也用不著,或者你把這些拿去幫助社會上這些困苦的人,他就馬上就收回去了,他就連一點點他就不願意了,他整個就…那他不要,他不接受,他就連一個讓他串習施捨這樣的心跟這樣行為的機會,也就都沒有了,所以這也都是要觀察的。

像有一個師姐,她就跟我們分享,其實剛開始她會覺得自己,平常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她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可是她也是覺得她也很願意作布施,有多少…反正一百兩百,多少她也願意去社會上作善。可是當她學了這麼…哇,原來有這麼細膩啊,這不是布施就好了嗎,反正我本來就是有施捨心。然後看到之後,其實也反省到,原來我還常常是「不速與」,雖然沒有為難別人,可是…譬如說我今天看到,我們現在有很多各個電視台或報紙,或者你隨便在哪邊你會看到平面廣告,就是有需要救助的人、冬令救濟,看了那麼多這麼多的這些苦難,自己也願意發心,就去記下來了,劃撥單寫好了。可是一忙下來,一天、兩天,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一個月、兩個月都過了,還放在那邊,不著急,她覺得她有這個心就好了。你覺得好像自己這樣沒有什麼很大的問題,我就是願意布施啊,我也沒有要慳吝,其實我好像還蠻慷慨的。

可是當她發現到,當她面對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她今天要買一個東西,她需要一個東西,其實那個需要也不是現在馬上立刻急需要的,沒有會死的,不是。但是她上網買了一個東西的時候,她上網看了一個什麼東西的時候,那個劃撥單寫了,就是中午那個一點點的時間也要趕快拿去劃撥,因為希望趕快拿到。就是我自己需要的東西,我就這麼地急切,我要幫助別人的東西,我雖然有那個心,可是那一種殷切度就不是這麼地夠。所以在這個上面,我們講說我們這個布施,它除了要捨我們的慳貪,還要你要有這種布施的救苦的這一種悲心。就是要救濟貧苦,這樣的一種心,願意幫助人這個心,好像還不是這麼夠。雖然感覺到自己不是這麼地小氣,但是其實我們布施度要圓滿的,不只是除去我們慳貪的垢染,還要積極地去幫助眾生,這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重點。

接下來,我們上一次有講到,應該布施的,大概來講就是,我們應該要布施出去的東西,如果它是能夠…現下不管它能不能夠讓我們得到利益,但是它最後,將來可以讓我們得到安樂的、究竟解脫的,那這個東西應該要布施出去;如果它現下縱使可以讓我們得到一些利益,能夠讓我們覺得順心滿意,但是將來會讓我們遭到苦受的、遭到厄難的,這樣的東西不能夠布施出去。也就是說,他是看到將來的果報,來決定這個東西應該布施或不應該布施,這是一個大原則。

詳細來講,這個「內物」,就我們內身不可捨的,第一個我們就時間上面來講,我們的悲心還沒有廣大之前,我們的心雖然已經願意布施,但是還是不能夠把它捨出去,因為這個狀況去捨的話,比你不捨的過失會來得多。就像我們剛才講,他不願意,太害怕,你叫他全部把錢布施出去,太害怕,他乾脆就不捨了、不去布施了。一樣地,如果我們…就是我們悲心還沒有廣大之前,你要布施我們的內身,可能將來我們就是連這個菩薩行都不願意做了。

(前往下一篇)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822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