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介紹十惡業(22):欲邪行-4
2018/05/27 23:00:14瀏覽1904|回應0|推薦3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本文接續上一篇「介紹十惡業(21):欲邪行-3」,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


我們上禮拜講到邪淫的部分,出家眾是正邪都制,就是要斷淫;在家就是要制邪淫。所謂的正淫就是有一個正式的婚約關係的、有合法婚姻關係的夫婦。所以我們講婚姻,婚姻裡面,我們先從夫妻的關係來看,我們現代社會有很多還沒有結婚、還沒有談到結婚的這個部分,有一些所謂的不婚主義。我之前遇到一個,她是沒有學佛的一個朋友,也是年輕很有能力,外貌、條件看起來都很好。我們初次見面,她很大方就跟我談起來,就說因為其實也已經算是壯年、青壯年的時候,已經四十出頭,沒有結婚。她就跟我說因為她很早就決定不要結婚,跟她的母親談說她不想結婚,她媽媽也同意,但是跟她講說,如果你打算不結婚的話,做媽媽的是不反對,但是前提——你要跟你的兄弟姊妹的關係要非常良好。

她為什麼不結婚呢?她並不是要過清淨的修道的生活,或者是對男女之欲完全沒有興趣,不想要組成家庭,不是。因為一來覺得要生養小孩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然後如果結婚之後,既不生養小孩,還有雙方的父母…她說,我一週五天要上班,已經夠辛苦了,如果我結婚之後,我六日還得去伺候我先生的父母親…她不願意。所以她六日的時候,要給自己一些自由,所以她現在採取的方式就是,有男朋友,過著同居的生活,六日的時候各自跑各自的,即使跟男朋友之間也是要有一點距離,是現在的不婚主義。其實我們聽起來,她講得很理所當然,我想現在也很多這一些所謂的單身貴族,她不是因為她沒有合適的對象,或者是她本身不想找對象,可是她還是需要有一個對象,但是她不想要負擔起養育下一代,乃至最基本要照顧彼此父母這樣的一個責任。其實這樣子是蠻可惜的,因為照顧老人是讓我們培養福德的一個很好的機會,過去古時候的人講,有些人他去算命,說這個人福薄,然後短壽,那他怎麼樣來讓自己增長福德呢?他就是恭敬老人、尊重長上、尊敬家裡的長輩,然後對於這些老人,都能夠以一種恭敬的態度,來培養自己的福報、長養自己的福壽。

所以現在有一些所謂的不婚主義,或者是她不想結婚,但是她願意有一個孩子,所謂的未婚生子。這個也是…覺得有另外一半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哪一天彼此感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是有外遇的時候,還要去面對很多很多的人事物,所以她寧可以單身的這樣的一個身分來撫養小孩。但是這個對小孩來講的話,家庭不是這麼完整的話,過去的時代還會有所謂的私生子的這種歧視,即使是自己的親人、家族,都可能不會以一種寬容之心、體諒之心來看待這個小孩。所以所謂的試婚,或者是婚前的性行為,其實對婚姻一開始就是一種破壞性的一種行為,而且有一些女孩子她沒有結婚之前,生了孩子之後,之後跟這個男朋友分開了,分開之後再找對象,這孩子歸給誰?她不能帶著一個孩子去結婚啊?很多都是這樣子。

因為男方他不只只有他自己,還有他的家庭,他不願意,不見得能夠接受這個孩子的時候,那這個孩子就變成說他的外公外婆,乃至於是這個女孩子她的兄弟姊妹要幫她撫養。有的時候是這個女方生了之後,就丟給男方,然後就跑了。這種狀況之下對孩子來講,他的教育環境、成長環境其實不是很好,因為在他周遭的人,會給他特別的嚴管或者是可能會欺負他。即使在我們現在離婚率這麼普遍,如果家庭不是很完整的小孩,他其實還是要面臨很多社會上、學校同儕給予的壓力,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會有很大的影響。古時候的人講,我們說的倫常之理、倫常的道理,我們說五倫、五常,它是要從夫婦、父子、君臣…它最初的源頭,第一倫,最初根本倫就是夫婦倫,過去講說「君子之道」…肇乎、肇端乎在夫婦。

我們剛才講,你如果不結婚,可是又要有男女關係,那就一定就是邪淫,不管受不受戒,這一個淫業是比較重的。如果結婚之後,有婚外情或者是我們說的外遇,那它的傷害…第一個傷害就是傷害彼此,傷害你的配偶、另一半。因為我們說夫妻情深意重,我們現在的社會可能是自由交往,在剛開始是一種感情的基礎,但是當結成夫妻組合成家庭,到後來它就是「義重」,你要重視夫妻之間的道義,不要追求激情,尤其是男生,人家說到了名利都豐收的時候,就容易所謂飽暖思淫欲。那女性、女眾要注意一個事情…有些女眾她在結婚的時候,她沒有去把自己這個心理調整好,乃至於她生小孩了,她這種心理還沒有調整好,所以她會一再一再地感情出軌,那是什麼心理呢?女眾她喜歡被人家追求、被愛慕的那一種感覺。當夫妻婚姻生活已經趨於平淡的時候,她就覺得這樣的一種生活,她沒有辦法滿足她內在被愛慕的這種需要,所以會有很多…男女之間都會有這些外遇,當然也是跟現在的這種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在之前也有一個新聞,就是一個很年輕的先生、一個小丈夫、年輕的丈夫,二十三歲吧,他自殺。他自殺的原因…因為他退伍之後,工作沒有著落,然後他雖然二十三歲,可是他已經有四個小孩了,所以家庭的經濟非常地沉重,負擔非常地沉重。他上吊自殺之後,男女兩方的家庭、家長就互相謾罵,男方就罵女方說,你就勾引我的兒子,女方就罵男方說,男方對這個女孩子非禮。原來就是這個兩方他們是國中同學,這個女孩子國中一年級的時候,認識這個男孩子,他那時候唸二年級,那女方家裡包工程的,家裡的環境蠻富裕的,那男方他家裡的環境比較清貧。兩方認識之後,這男孩子就常常邀這女孩子去他家走動,在這個接觸的過程裡面,男方的家長知道這女方她的家境蠻不錯的,家中還蠻富裕的,所以就慫恿這個男孩子、這個兒子,趁女孩子到他家來走動的時候,對她非禮。真的,這個男孩子就照著他父母親的指示就去做了。之後這女孩子懷孕之後,只好奉子之命就結婚。結婚之後,他們也不知道節育的方法,陸陸續續生了四個孩子,那男孩子年紀到了就去當兵,退伍回來一直找不到工作,壓力非常地大,在他們一個口角之後,他就想不開就自殺了。

他留下了一封遺書,就是他對他的妻子、還有他對他妻子的娘家道歉,他說當初他不應該聽他的父母之言,去對這個女孩子非禮,他在還沒有經濟基礎、還沒有能力可以養活自己的這種狀況之下,用這種想要貪對方家產這樣子之心,去使女孩子她失身,所以他非常地抱歉。他遺囑裡面交代說,他們的孩子希望由女方的家庭、女方的父母這邊來撫養,希望他自己的父母不要再干涉這樣的事情,他對他自己當年做了這樣的事情非常的後悔。所以當兩方的家人看了這封遺囑之後,也不再互相謾罵。其實這個父母就會感到非常地慚愧。當初就是一念的貪求之心,毀了人家的貞節,然後自己又沒有這個能力。

所以外遇它其實傷害彼此是非常的重,那它這個不是外遇,你以這個感情、以這種激情,或者你是為了貪求對方的家產,這樣的一個婚姻也很容易會遭到破壞,也很容易會因為其他的因素再有所變化。再來就是,這種婚外情又傷害配偶、彼此雙方的父母,如果說這個夫妻離婚了,他追求另外一個家庭、另外一段感情的時候,那他們的孩子怎麼辦?雙方的父母又擔心自己的兒女,然後又想念自己的孫子,為什麼?因為常常孩子分給女方之後,男方的父母可能就永遠見不到孫子孫女了。通常,我們說如果是因為婚外情、因為外遇的關係,然後離婚的,你說他們能夠好聚好散嗎?大部分都反目成仇的多吧,反目成仇的多。可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無辜,他們疼愛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他們沒有辦法去見到自己的孫子,這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情,而且又要擔心自己的孩子,他沒有了另外一半的時候,他的晚年該怎麼辦呢?誰去跟他互相扶持?對父母親來講,如果因為這樣讓父母非常憂心的話,做子女的也是我們說蠻不孝的一件事情,父母親到老了,還要來擔心這樣的一個事情。

那對孩子來講,就更不用講了,其實父母親不要說有婚外情、有外遇,如果我們做父母親的,尤其是做父親的,他行為不檢點,你如果在小孩子的面前跟其他不是自己配偶(是自己家裡的長輩也就算了),如果是其他的女性的朋友,你光是勾肩搭背,勾著她的肩,搭著她的背的時候,你看那個孩子、他年紀再小、他五六歲,他心裡就非常難受了。我們自己回想我們小的時候,其實我們五、六歲的時候,其實都已經知道父母親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而且他們不應該再跟另外的異性有相處、來往甚密的,甚至有一些肢體親密的行為。所以小孩子如果說他比較早熟的,他光是看到父親跟其他女性的那一種眉來眼去,他心裡就夠難受的,那一種難受他可以委屈地去哭啊,所以小孩子他們是非常敏感,對小孩子來講,這個婚外情、外遇是傷害性非常的大。而且不論說這個婚姻因為這樣的關係破壞,雙方不管是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要搶孩子,或者是(有的不是搶孩子,有的是要丟孩子)大家誰都不要撫養,都對孩子來講,非常的傷害。

因為其實我們從小的時候,像我們現在對小孩子也應該是要這樣子,我們不要在他小小的時候,就老問他說:「你比較喜歡爸爸,還是比較喜歡媽媽?」我們到現在還是很多人喜歡這樣子問。我記得我好小、很小、還在抱著的時候,大概聽得懂話的時候,我們的親戚就常常喜歡問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到我現在這個年紀,我在看小孩的時候,我發現還是很多人喜歡問小孩:「你比較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這樣沒有意義。我記得我在很小的時候,大人這樣問的時候,我都一律回答:「都喜歡!」可是他們一定是不甘心,他再問:「真的嗎?你真的是都喜歡嗎?你比較喜歡誰?講嘛!」還會私下說:「你偷偷跟我講,沒有關係!」我都覺得,我那時候想說,我怎麼能夠偏心呢,我們連想說「爸爸對我比較好,還是媽媽對我比較好」,都不能這樣想。因為作子女就知道,我就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嘛,我們就不要去分比較喜歡爸爸還是比較喜歡媽媽。有的時候父母親也會碰到這種問題:「你比較喜歡老大,還是比較喜歡老二?」都會,就是會。我們不要去問孩子這種問題,因為這是為難孩子。

所以當如果說父母親因為外遇的關係…因為外遇來講,對另外一半、另外一方,他一定是傷害非常的深,傷害非常深的時候,這小孩子他什麼感受?本來應該是這世上最愛我,也是我最愛的兩個人,可是它傷害彼此傷害傷得最深,是不是對孩子來講,(應該也不叫間接)直接就傷害到這個孩子。因為如果今天是父親他外遇的時候,母親受傷很深的時候,這孩子他心不心痛,他當然心痛,因為他這麼愛他的母親。然後在對簿公堂的時候,也不知道我們現在的法律,有的時候會在法院裡面直接問小孩子「你要跟父親,還是要跟母親?」這其實對孩子來講,也是一種非常殘忍的事情。而且,因為外遇而離婚,不要說因為外遇,只要父母親離婚,都是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更何況是因為外遇。

如果外遇的關係的話,有的時候譬如說母親她恨父親,她又要跟孩子講父親的不好的時候,這孩子更難受、更痛苦,如果他本來是愛爸爸的,他現在也不知道是要愛爸爸、還是恨爸爸。如果他本來跟爸爸不是很熟,他現在恨了他爸爸之後,他今天如果是一個男孩子,他以後長大,他不知道如何…他沒有一個向上的一個模範,沒有一個帶他長大的這樣的一個前輩。他可能也不知道要怎麼去做好父親。如果她是一個女孩子的話,她可能在男女交往上面,她對男孩子就會有一種謹慎害怕的一種心理。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非常的大,我們在這邊也沒有辦法全部一下子把它講完,而且各位可能在身邊、周遭也會有很多很多的一些經驗。我們其實做父母親的,如果真的因為有這樣的一個事情,對孩子來講的話,絕對不要讓孩子去恨對方,因為這樣子使令孩子傷了他做兒子之道、做女兒之道,傷了子道,又會對孩子在未來交朋友跟他的成家立業上面、成立家庭上面,有心理上一定的一種障礙,這是一定的。

各位今天手上有拿到一個講義,這是在經典裡面,佛陀教導我們夫妻之間的相處。我們節錄了兩段,一個是《善生經》,一個是《玉耶女經》。裡面教導夫妻之間如何相處,我們如果現在是有婚姻的,或者是有女兒的、有兒子的,還沒有婚嫁的,不管是我們作夫作妻、或是作父作母,其實都可以做一個參考。


※《善生經》節錄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如是夫觀妻子。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云何為五。
一者憐念妻子。
二者不輕慢。
三者為作瓔珞嚴具。
四者於家中得自在。
五者念妻親親。
夫以此五事愛敬供給妻子。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云何十三。一者重愛敬夫。二者重供養夫。三者善念其夫。四者攝持作業。五者善攝眷屬。六者前以瞻侍。七者後以愛行。八者言以誠實。九者不禁制門。十者見來讚善。十一者敷設床待。十二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十三者供養沙門梵志。妻子以此十三事善敬順夫。……居士子。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那《善生經》裡面講,作丈夫的應當以五件事情,愛敬供給妻子,哪五件事情呢?作先生的,第一個他要「憐念妻子」,就是作丈夫他應該要照顧、愛憐自己的妻子,要能夠體貼跟關懷妻子,給家裡帶來和睦歡樂的這種氣氛。

第二個「不要輕慢」。過去這種問題可能會蠻嚴重,因為大部分我們以前女性她沒有受教育的狀況比較多,男性受教育的機會比較多,所以他常常容易看輕他的妻子,認為鄉野村姑沒有學識,講話女生就不要在旁邊多嘴。所以作丈夫的不應當輕慢自己的妻子,應當用禮、有禮地相待,不要用輕慢的舉動或言詞,這樣子也是會給家庭帶來不和諧,因為我們最親的人之間,有時候這個輕慢、不經心,很容易造成比較深刻的這一種心理上面的疙瘩、這種傷害。

第三是要「作瓔珞嚴具」,就是要給她一些莊嚴資具,要提供她種種方便,譬如她歡喜打扮,作丈夫要提供她這些什麼手飾、耳環、臂釧、項鍊這些,讓妻子她能夠裝扮自己,使令自己美麗莊重。

第四,「於家中得自在」,就是作丈夫的他應當要充分的信任自己的妻子,就是讓妻子來操持家務,不要太多的干涉。我們說過去的時代,男主外女主內,女孩子作妻子的,她在家裡面料理家務的時候,我們就要把家裡面的這些勞作、勞務這些主掌的大權,就讓妻子她能夠去自理,有一定的權力,這樣才能夠保持家庭的和睦,增進家庭的幸福。

第五要「念妻親親」,就是要常常顧念妻子的眷屬。我們作丈夫的,不但要照顧自己的家眷,也要照顧妻子的家眷。尤其如果妻子她的父母親又老邁,手足又少的話,家裡能夠照顧人的人少的話,其實我們作丈夫的(我們說女婿叫半子嘛),理所當然就是應該要負起照顧對方的父母的這種責任。所以像我們如果說經濟上面許可的話,其實應該給父母,給自己父母的奉養,跟給對方父母的奉養,要一樣,不然可能會造成對方心理上面的這一種難受、難過。因為有時候我們說作妻子的,她不見得不願意孝順公公婆婆,但是她自己也有父母親,如果她自己的父母親需要照顧,而她不能去照顧的時候,她心理上面是非常難受的,所以我們作丈夫的要體貼妻子她的心,應該照顧她的家人就像照顧我們自己的家人一樣。

作丈夫的要用這五件事情來「愛敬供給妻子」;那作妻子的要有十三件事情「善敬順夫」,有哪十三件?

第一個就是要「重愛敬夫」,要敬重愛護她的丈夫。

二要「重供養夫」,就是我們對丈夫,我們做飯、做菜、什麼東西…我們供給他的時候,我們要用一種恭敬的態度,敬重的一種態度,不要說「欸,來吃飯啦!」,筷子湯匙都用丟的,讓人家覺得好像跟叫狗來吃也沒什麼兩樣。有時候那狗還比較親切一點,「乖乖,快點來啊,今天給你吃什麼好吃的」,先生就是白眼給他看,「快點吃飯!」「還撐著二郎腿坐在那兒幹啥啊!」就是給他不恭敬的一種態度。這作妻子也要尊重的態度來供給她的先生。

然後呢,「善念其夫」。善念其夫不是叫她一天到晚旁事不做、整天想她的先生,不是這樣子,就是要想他的好。善念其夫,要念他的好、他的好處。

第四是要「攝持作業」,就是家務要能夠料理,要能夠把家務處理好,不要整天房子也不打掃、弄得亂七八糟,看起來跟個垃圾場一樣,看了就很不清爽。

第五件事要「善攝眷屬」,就是要能夠善巧的攝受丈夫、夫家這邊的眷屬。就是我們作媳婦的、或者作嫂嫂的,她要能夠善待對方的家屬。以前的時候三代同堂,公公婆婆他的兄弟姊妹來家裡的時候,我們作媳婦的要煮飯、掃地、整理、準備伺候,心裡就老大不高興,讓這些姑姑叔叔來看了,很自礙,以後都不敢登門拜訪,這樣就是不是很理想。不要想說,我伺候你一家老小就已經夠累了,還要你這些親眷來,我都要煮,這樣給人家臉色看就不是很好。

第六是「前以瞻侍」,第七是「後以愛行」。也就是說我們對於前輩,要能夠…「瞻侍」就是他可能老了病了,我們要去看他,然後要侍奉他,就像對自己的尊長一樣;那對晚輩,要對他們行慈愛。所以我們中國人有一些禮俗其實也算是很好的一種習俗,譬如說孩子生了,小孩可能才一歲、兩歲、幾個月,帶去長輩家看,長輩第一次見到新生代,一定都要做什麼?即使不是過年,也都一定要塞個紅包,這是表示長輩對晚輩的一種愛護之心,雖然小孩子可能什麼都還不懂,就是要對晚輩行慈愛。

所以我們之前有講到,說過年,我這個阿姨、這個阿姨、這個叔叔、那個伯伯,家裡幾個小孩,我們家三個,他們家兩個,然後誰家四個…然後平均一下,這個是要包一千塊還是兩千塊,還是那家只有一個,要包三千塊,然後最後大家去平均,搞得很勞累。過一個年,其實包來包去,包了幾十個,回來大家都差不多。可是他不一樣,因為你包這個紅包,這個孩子他就感覺到,你這個長輩對他的慈愛之心;因為中國人比較含蓄,不是西方的那一種,我們看西方的電影、戲劇,都是見面先擁抱、貼貼臉、這邊拍拍、那邊拍拍,都是非常的親熱的,中國人不是這樣子的。中國就是禮儀之邦,我們很少看到說…現在可能也不一樣,古時候你說晚輩跟長輩抱在一起,摟摟抱抱的這種景況是很少的。可是你可以感覺到,我的叔叔伯伯、我的阿姨、我的嬸嬸,他們對我非常地慈愛,就是他藉著這樣的一個民俗禮儀(包紅包),讓你感覺到一種窩心、一種溫暖。這個是作妻子對夫家這邊的眷屬要善於攝受,對長輩要恭敬侍奉,對晚輩要行慈愛心。

第八,「言以誠實」,就是說話要…不要說假話。

第九,「不禁制門」。這個就是…像現在有些悍妻,會規定幾點前不回來,她就要把門上鎖,先生就要在外面求饒「開門啊,我下次不敢,我今天是不得已。」不要對先生…他在外有時候有他在外的事情,有時候是朋友有急事需要幫忙…或者也有一種就是…我們現在有電話,以前、之前有BB Call,四點應該到家沒有到家,時間到,四點零五分就開始Call了,每五分鐘三分鐘Call一次,呼叫器呼得不得了,拼命打拼命打,打到他回電話,對方也非常地光火。就是非常的沒有安全感,作妻子的對丈夫,其實她的信任就表現在這些方面上,你不要去限制他什麼,其實我們信任他,他也會自愛自重。

第十,「見來讚善」。這個就讚揚他的善行,如果有客人來的時候,我們就在客人面前讚揚她先生,說她的丈夫的好處,或者是說看到自己的丈夫,也能夠適時地讚揚他的好處。有一位楊老師,她專門在提倡傳統文化,她怎麼跟她先生相處,就是以禮相待,非常的和諧。就講到說有一次有另外一個老師在她家住,看到他們夫妻怎麼相待的呢?楊老師她先生回來的時候,買了一些東西回家,這楊老師先生一進門,馬上迎上去,就把他手上的東西接過來,很歡迎他回來的樣子,然後跟他講:「來就來,還帶東西咧,何必這麼客氣!」讓人家聽起來就是很歡喜,所以我們中國人講,過年要迎喜神、財神,過了子時的時候,就東方迎財神,看每年方位不一樣,西方又迎喜神,其實我們媳婦做得好的時候,就是家裡面最大的喜神,大家都因為你而非常的和睦、和諧跟歡喜。

第十一,「敷設床待」,就是先生…可能就是幫他摺被,或是整理床鋪。

第十二呢,「施設淨美豐饒飲食」,就是我們現代人常講,只要把丈夫的胃顧好,她就不怕他會外遇變心。當然也沒有那麼現實,就是說我們作妻子的,她如果能夠把飲食調理得當的話,讓丈夫身體也能夠健康,精神上面也能夠安樂的話,這也是非常好的。

第十三是「供養沙門梵志」。因為在過去時代,印度有很多的修道人,這個「沙門梵志」它不只是指佛法裡面的修道人,也包括其他宗教、其他信仰的修道人…對他們都應該要有慷慨之心,不要吝嗇。

那妻子以這十三件事「善敬順夫」。所以它後面講,如果人能夠愍念妻子、慈愍妻子的,必有增益而無衰耗。這是夫妻相處之道。


註:因篇幅之故,《玉耶女經》的部分,將在下一篇文章刊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11216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