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夏去來(二十五)---西安陝西歷史博物館---盛唐氣象(七)
2011/08/27 03:51:53瀏覽2818|回應4|推薦20

第六單元---盛唐氣象---西元581年至西元907,有三百二十六年的期間!!

隋朝(西元581~618),有37,約一代人的期間;

唐朝(西元618~907)289,約九代人的期間;

1970105,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個基建工地上,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個高65厘米,腹徑腹徑60厘米的陶瓮,裡面裝有大量金銀器;

1011,在第一個陶瓮出土地點的北側不遠處,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個大小類似的陶瓮,瓮上面蓋有一層銀渣,其內裝有金銀器和玉器;考古人員在陶瓮的旁邊還發現了一件高30厘米,腹徑25厘米的銀罐,銀罐內裝有一件精美的鑲金獸首瑪瑙杯

鑲金獸首瑪瑙杯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鑲金獸首瑪瑙杯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請由超連結瞭解高6.5釐米,長15.6釐米,口徑5.9釐米的鑲金獸首瑪瑙杯,這是件不准外借國外展出的文物。

這次發現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各種金銀器、銀鋌、銀板、銀餅、中外錢幣、寶玉、珍飾和貴重藥材。 這批金銀器的數量非常大,價值非常高。經實測何家村唐代窖藏金器總重達298兩(唐大兩,合今45克),銀器總重3,700多兩(唐大兩),再外加十副玉帶。

這些出土文物沒有對外宣佈,直到20045月底,北京大學隆重舉辦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10周年慶典作為慶典的特殊賀禮正式的對外展出。這些出土文物被稱為何家村唐代窖藏

陝西歷史博物館北京大學的學者考證,何家村窖藏的主人可能是唐代尚書租庸使劉震,窖藏埋藏年代應為西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的涇原兵變時,這些是皇宮使用的器物,也因兵亂保存到現代。

這一類的古玩具有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品的特點,可以反映當時工藝的水平,不是普羅大眾的實際生活用品---請利用超連結看看CCTV-4國寶檔案對些古玩的介紹

四鳥銜綬紋金銀平脫鏡_1965年西安東郊韓森寨出土

四鳥銜綬紋金銀平脫_1965年西安東郊韓森寨出土

唐代的銅鏡製作技術達到了中國歷史上最高水準,而且成為市場流通,生活必需的商品---當然還是很貴重的物品,否則不可能成為陪葬品。   古玩市場流通許多銅鏡的來源,就是由眾多華夏古墓出土的,經由各種途徑在現今的市場流轉。

海獸葡萄紋銅鏡_1980年漢中市西鄉縣出土

海獸葡萄紋銅鏡_1980年漢中市西鄉縣出土

海獸葡萄鏡的紋飾明顯受到中亞地區的影響,是隋唐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

嵌銀瑞獸紋菱花鏡_西安出土

嵌銀瑞獸紋菱花鏡_西安出土

唐代金銀器的製作中心在都城長安,唐代金銀細工的工藝技巧,已頗為複雜精細,使用了鈑金、澆鑄、焊接、切削、拋光、鉚鍍、錘打、刻鑿等技術。為取得最佳效果,多數產品在製作過程中都綜合運用幾項不同的工藝技術。在域外金銀器工藝的啟示下,中國工匠逐漸創制出具有中國風格的精美作品。從目前已發現的唐代金銀器來看,唐代金銀器在藝術造型方面頗具特色,一般的盤、杯、盒、壺等器皿,都很注意外形輪廓的變化。例如大型金花銀盤,盤口的外輪廓都呈菱花形或葵花形,線條弧曲流暢,規律勻稱而有變化,給人以豐潤華美之感。

鎏金舞馬銜杯紋仿皮囊銀壺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鎏金舞馬銜杯紋仿皮囊銀壺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鎏金舞馬銜杯倣皮囊銀壺、鎏金銀質龜負酒籌筒等,形象生動,富麗華美,體現了匠師豐富的想像力。

何家村鎏金舞馬銜杯紋仿皮囊銀壺就印證了唐代宮廷舞馬的記載。據《舊唐書·音樂志》載:「玄宗在位多年,善樂音。若讌設酺會,即御勤政樓。……日旰,即內閒廄引蹀馬三十匹,傾杯樂曲,奮首鼓尾,縱橫應節,又施三層板床,乘馬而上,抃轉如飛。」《新唐書·禮樂志》、《通典》、《通志》、《樂府雜錄》、《明皇雜錄》等文獻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唐代張說的《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中有「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的詩句。

唐鏤空飛鳥葡萄紋銀香囊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唐鏤空飛鳥葡萄紋銀香囊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造型最為精巧的是薰球香囊,在上下兩半球上透雕精美紋飾,以便香氣向外散發;內部設有兩個同心圓機環,機環有軸以承托香盂,無論球體怎樣轉動,香盂都仍舊保持平衡,這充分顯示了唐代金銀匠師的高超技藝。

唐鏤空飛鳥葡萄紋銀香囊內部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唐鏤空飛鳥葡萄紋銀香囊內部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何家村窖藏的金銀器使我們對唐代的金屬冶煉機械設計焊接、金屬加工製作等都提供了直觀的實物,認識唐代製作工藝的最高水準。 專家推測當時可能已經使用簡單車床對材料進行切削拋光,這些出土的文物在焊接等的工藝技術水準都是空前的。

唐鎏金鸚鵡紋銀提梁罐_陜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唐鎏金鸚鵡紋銀提梁罐_陜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鴛鴦蓮瓣紋金碗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鴛鴦蓮瓣紋金碗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鴛鴦蓮瓣紋金碗,高5.5,口徑13.7,足徑6.7釐米,出土金碗共两件。裏外都刻有蓮花紋,碗內刻有蓮花心,外壁刻著蓮花瓣,整個金碗就像是一朵盛開的金蓮花。鴛鴦蓮瓣紋金碗最為珍貴,代表了盛唐時期我國北方金銀器製作的高度成就。

鴛鴦蓮瓣紋金碗底部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鴛鴦蓮瓣紋金碗底部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鎏金伎樂紋八稜銀杯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鎏金伎樂紋八稜銀杯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鎏金伎樂紋八稜銀杯,有明顯的異域風格,形制上仍保留有粟特帶把杯的風格,但其上的人面形象保有中亞的特徵。

赤金走龍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赤金走龍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出土十二條金龍4釐米,高2.8釐米。工匠用金條先掐編出身體,然後插上尾巴和角,最後用鏨子鏨出魚鱗紋的裝飾。

傳說唐玄宗常在承天門樓上設宴娛樂,筵席間興緻高昂時,便向樓下拋撒金錢作為賞賜。唐代詩人張祜《退宮人》一詩有「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僚樓下拾金錢。」的詩句。「金錢」指「金開元通寶」,它不用於流通而僅供賞玩。何家村窖藏一次出土了「金開元通寶」30枚,是「金開元通寶」迄今惟一的一次發現。

金銀開元通寶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金銀開元通寶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何家村窖藏出土錢幣39種,是錢幣收藏史上一次大發現。出土錢幣包括唐代流行的開元通寶,西域高昌國的高昌吉利錢,日本元明天皇鑄造的和同開珎銀幣,波斯的薩珊銀幣,東羅馬金幣等。還一次出土了「金開元通寶」30枚,「銀開元通寶」421枚。

東羅馬帝國金幣

唐洊安庸調銀餅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唐洊安庸調銀餅_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窖藏出土的銀鋌銀餅銀板上面留有文字,這些文字涉及到年號、地區、賦役種類等,這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唐代的經濟制度。此外22枚銀餅中有4枚是庸調銀餅,為庸調銀實物的首次發現。

唐鎏金銅鋪首_西安大明宮出土

唐鎏金銅鋪首_西安大明宮出土

1982年大明宮遺址出土鎏金銅鋪首,鎏金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是把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劑,塗在銅器表層,加熱使水銀蒸發,使金牢固地附在銅器表面不脫落的技術。這件鎏金鋪首,原為大明宮宮殿的門環,由此可以想見當日唐大明宮之富麗輝煌。

盛裝茶餅的茶具鎏金銀茶籠子_法門寺唐地宮出土

盛裝茶餅的茶具鎏金銀茶籠子_法門寺唐地宮出土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物賬碑》記載: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 鎏金銀茶籠子是這一系列茶具中的一項,是製作非常精美皇家用品,一定要用超連結瞭解相關的細節內容!!

蜜色瓷碟_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出土

蜜色瓷碟_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出土

唐朝的文化和現今的華夏文化是非常不一樣的---這像是地理的斷層,是一種跳躍性的變化---宋明理學的發展,形成文化的斷層 

現今華夏普羅大眾所浸染的文化是宋明理學社會的文化---雖然五四文化演化運動覺醒了母親們廢棄了摧殘性的纏小腳風俗,除此之外,普羅大眾的思維模式幾乎沒有改變,道教巫術依然是華夏社會文化的主流,理性信仰在華夏中原社會尚未萌芽”---日本民間社會的文化可能反而是更接近唐朝的明治維新吸收融合了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理性元素,理性信仰在日本的社會中有較好的發展!!

西安就在唐朝告別了華夏歷史帝都的地位,華夏文化也在這個時間點轉向了"道德虛偽"形而上宋明理學道路!!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5584307

 回應文章

JamieCh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密色
2011/09/04 23:47
忘記是去年底還是今年初,法門寺出土品來台展,關於那密色碟,展覽單位有點X,因為他用昏黃色的光去打光(文字說明還說由此可知當時所謂的密色),我心想,誰呀!真X腦袋,打黃光,這麼一來,我即使去參觀了,我還是不知道所謂的密色是甚麼色!(我在他們FB反應,回應是官方說法,類似會注意,下回改進)
Tomas(TomasTso) 於 2011-09-05 08:01 回覆:

西安歷史博物館還有許多的瓷器,覺得是類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古玩",歷史的意涵較少-----不能反映當時代人民的食娛樂相關的生活,就都捨棄不用了;

唐朝是"深受外來文化"影響建立的華夏地區的政權----人口的數量起伏很大,慘況應該類似非洲戰亂國家的人民,這些出土的文物都不能反映這種狀況的!!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啊!
2011/09/03 17:25
中國的文物實在是美呆了!
Tomas(TomasTso) 於 2011-09-04 14:31 回覆:

這些在華夏出土的文物"融合"了許多中亞大草原遊牧民族的"工藝創意的元素"!!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宋朝過度
2011/08/31 13:42
重文輕武?
將禮教思想過度的發展,
使文化思想陷入滯礙僵固?
皇帝還是為了鞏固江山; 是吧?!
Tomas(TomasTso) 於 2011-09-01 12:29 回覆:

西漢漢武帝的"獨尊儒術"-----發展成為東晉的"玄學空談"!!

宋朝儒學的復興,"逐步"形成"存天理,去人欲"道德虛偽的理學-----顧炎武痛斥 "昔之清談老莊,今之清談孔孟"!!

華夏文化的"原始巫術的因子"生命力太頑強----"理性"不能在這種文化土壤中生根,需要外來的思想引入新生命,十九世紀由海洋進入華夏的"基督教文化"也許能夠再次的賦予華夏文化新的生命!!

宋朝----感覺上有些"窩囊",但由另一個角度看,因為"重文輕武"戰爭少,宋朝總人口數是增加的,人民的生活比較不淒慘-----可由北宋清明上河圖顯現開封繁榮景象推想!!

海峽兩岸現存的文化是宋明的延續----和唐朝是個"文化不連續的斷層"!!

更細的後續單元再敘述!!


通霄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AD 608 -907 年
2011/08/27 05:19

根據大作, 唐朝 AD 608 至907 年 相當於回教墨罕莫德 創教到他去世(632年), 他死後, 阿拉伯人將回教傳到世界各地, 征服北非和伊理安半島這一段時間。

格主同意否?

Tomas(TomasTso) 於 2011-08-28 02:51 回覆:

不能說不對----若將"許多混合的概念"區別開來,就需要篇幅說明了!! 將以後要用的資料先概括整理如下的說明 :

穆斯林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人;

可蘭經(Kuran)是以阿拉伯文書寫的"神的指示"不僅是宗教祭拜的程序,還包括了生活規範-----這就是伊斯蘭文化的載體,是適合遊牧民族部落社會的生活方式;

伊斯蘭文化基礎上建構的統治結構是部落的聯盟,是政治和宗教合一的,組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的第一個有信仰的軍隊----天主教皇模仿組建了軍事教團,對十字軍有重要的影響力----有信仰的軍隊是有戰鬥力!! 這也是毛澤東軍隊能夠以少勝多擊敗蔣介石軍隊的重要因素!!

墨罕莫德,在西元622年帶領著信徒離開麥加(Mecca)被稱為希吉拉(the Hijra)----有些類似於紅軍離開江西瑞金稱為長征的過程----先一批遷往現在的伊索匹亞(Ethiopia),後一批他帶領往麥地那( Medina)----麥地那的性質也很類似紅軍的延安,吸引各地的穆斯林的前來;

西元630年,墨罕莫德再帶領他的信徒及軍隊回到麥加---墨罕莫德成為穆斯林的領袖!!

632年,墨罕莫德去世前再度回到麥加朝聖(The Farewell Pilgrimage)---這也就成為穆斯林的一個傳統,終其一生都要到麥加朝聖一次,非穆斯林是不允許去麥加的;

墨罕莫德去世後,他的岳父之一阿布·伯克爾(Abu Bakr)成為第一任的哈里發( Caliph),開始了向外擴張的征戰。第二任的哈里發也是他的岳父之一

第三,四任的哈里發是他的女婿----墨罕莫德的兒子們都早夭。

這前四位哈里發(The Rashidun Caliphate )統治期間(西元632~661)奠定了伊斯蘭政教合一帝國的基礎,第四任哈里發繼任的過程造成伊斯蘭統治區的內戰(The First Islamic Civil War, 656~661)----這次的內戰後,伊斯蘭教義也分裂為遜尼(Sunni)及什葉( Shi'a)教派;

661年,麥加古老的家族,建立了倭馬哈里發(the Umayyad Caliphate,西元661~750),定都在大馬士革(Damascus)----此後的哈里發不是推舉的,是繼承或武力奪取的;

阿拔斯哈里發(The Abbasid Caliphate,西元750~1258 )是由第四任哈里發什葉( Shi'a)教派的支持者,以武力推翻了倭馬哈里發的統治,遷都巴格達( Baghdad)----阿拔斯哈里發擊敗了唐朝,阻止了唐朝在中亞的擴張----蒙古帝國法國路易九世第七次的十字軍(1248~1254年)行動結盟攻入巴格達,毀了這個名城,可用超連結讀讀細節!!

608~907年,中亞遊牧民族興起,文化上由佛教轉向伊斯蘭教----其中的原因也是值得探討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