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夏去來(二十八)---西安陝西歷史博物館---告別帝都(北宋三)
2011/09/20 05:39:18瀏覽926|回應0|推薦16

五代(西元 907~979)

北宋(西元 960~1127)

南宋(西元1127~1279)

 (西元1271~1368)

 (西元1368~1644)

 (西元1616~1912)

澶淵之盟簽訂後還真的是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 

經過一代人時光的和平1036,在陝北的一個黨項羌族世襲節度使的軍閥興起,自稱為大夏,宋朝稱之為西夏(1038~1277)---又再次焦頭爛耳的陷於屢戰屢敗的噩夢中 

西夏文字

西夏文字

1036西夏制定了文字----宋史·卷485·夏國上 : “元昊自製蕃書,命野利仁榮演繹之,成十二卷,字形體方整類八分而畫頗重復。教國人紀事用蕃書,而譯《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爲蕃語

1038西夏分別擊敗了建國,在華夏地區北方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此後,多次交戰寡國少民西夏雖是疲憊不堪,但卻是次次重挫宋朝的軍隊。 

1044年,簽訂合約----宋史·卷485·夏國上 :“…凡歲賜二十五萬五千,乞如常數,臣不復以他相干。乞頒誓詔,蓋欲世世遵守,永以爲好。倘君親之義不存,或臣子之心渝變,使宗祀不永,子孫罹殃。”----又一次以每年的賞賜換取和平!!

前面提到的趙普(922 ~992)幫助趙匡胤趙光義兩位皇帝建立了一個官職三人分權的制衡制度

經歷兩代的時光,1063年,的文官體系不斷的膨脹,官吏十倍于國初

976年,禁軍廂軍37,至1067年,宋英宗(1032~1067)時,達到116。 軍隊數量是膨脹了,但,戰鬥力卻是低落到不能抵擋寡國少民西夏的入侵!!

澶淵之盟每年助遼軍旅之費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1044年後,還又必須賞賜西夏二十五萬五千以維護邊境的和平。

1057年,被神話的包拯999411~1062520日)開封府尹,正是這期間他任事的清廉公正成為傳頌不絕包青天故事的素材,這也正反映出同時期宋朝文官體系機構臃腫冗員過剩官吏風氣腐敗的普遍性   時至今日機構臃腫冗員過剩官吏風氣腐敗依然是華夏文化中公權力官僚部門的普遍現象!!

1053宋朝雖然人口增加到2,229,財政依然不勝負荷。 必需想法子扭轉局勢,變革是唯一的選擇

1043范仲淹989~1052)上奏疏主張改革,僅一年左右,范仲淹等人就相繼被迫離職,改革隨之中止

1068王安石(1021~1086)宋神宗(1048~1085)的支持下推行了十五年的新政,司馬光(1019~1086)是反對黨的領袖蘇軾(1037~1101)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而且有名望老一輩的的歐陽修(1007~1073)也不贊成---台灣考試院要推動明訂公務員3%的丙等的考核看看公務員們群起反對的說詞---這就是科舉官僚利益集團的保守性的必然反應,改革失敗是必然的代價就是亡國

1127,宋朝軍隊的戰鬥力更是低下不能抵擋朝八萬騎兵攻克開封,掠致宋國男婦不下二十萬北返,來去如入無人之境

free counters
Free counters

( 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565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