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肚子餓的藝術
2010/01/11 17:52:35瀏覽1374|回應3|推薦15

撰文╱東華大學 黃郁棋

  肚子餓了,若還不想覓食,請一定讀讀此書,包你食指大動,胃鳴不已。

  窮地與閒人,是吃飯的貴族、一如生病是窮人的旅行一樣。按照舒國治在書中的說法,兩岸三地是全世界最符合美食出現的地域,蚵仔麵線、油條蘸醬油、宮保雞丁、蔥烤鯽魚、臭豆腐‧‧‧。越是發達、工業化的都市,越難出現具有在地特色的風味小吃。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歷史背景,從操著山東腔的「大餅、饅頭、豆沙包」,一直到騎車口唱滬腔「方糕來啦!方糕要弗?」都有,更不用說半夜來訪的「肉粽車」、「豬血糕車」以及「臭豆腐車」了。

  吃,對中國人而言,實在可以擺在所有要事的第一位。畢業後無所適從的大學生們,閒話家常也難免相互揶揄:

 

 

「畢業後,做什麼哪?」

「賣雞排呀!」

 

 

美食除了最基本的果腹外,往往也代表著當地的風土民情,甚至氣候環境。中國人愛吃熱炒,愛吃白米,於是容易思鄉,於是安土保守。英國人發明野餐,一頓飯可以冷三明治在地解決,儘管簡陋不講究,卻使英國人易於走出家門、易於獨立、易於忍受寂寞荒涼。話說回來,《窮中談吃》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本書,它開章明義的告訴你哪裡的東西好吃又便宜?不是;它在探討窮人吃苦的樂趣?更不是。本書的副標題為「台灣五十年吃飯之見聞」,從五○年代至今,台灣人的「吃」如何發展,「吃」哪裡好,哪裡好「吃」,從舒國治先生對於「吃」的見解,不難找出一番體悟。

  一如習以為常的「舒」氏風格,文白夾雜也是本書的特色之一。書中提及的地點很可能就在你我的老鄉旁邊,住家對面;從台北學子眾所周知的「南陽街」旁巷子內的小吃(我們稱之為ㄆㄨㄣ街)一直到成功高中附近消失十多年的樹下麵攤;從台北車站附近的「公園號」酸梅湯到著名的桃源街牛肉麵,配合著作者對於回憶的侃侃而談,我們熟悉得很。像在說彼此的共同回憶,吃過的固然想念,沒吃過的看著也想嚐上一嚐。

  三世做官,才曉著衣吃飯;中國古代豪筵皆屬官家之況,而台灣自古沒有豪筵歷史,四九年以前沒有,日據時代沒有,再之前的清朝、明鄭也沒有。特別讓我驚豔的一點是,真正懂「吃的歷史」者鮮矣,而舒國治很明顯對此下過功夫。從以前說到現在,順便引句俚語與順口溜,看似信手拈來,肯定下過功夫。

  對於東部學子而言,吃飯同為不可或缺之事。書中亦有提及花蓮一家早餐店(德安一街59號)所賣作球塊狀之蔥油餅,據說頗具好評。窮人吃的飯與富貴人家吃的飯,並無高下之別;滿漢全席與一客三十五元的路旁小吃,各具春秋。吃飯不是問題,問題是怎樣才能吃出靈魂、吃出個性、吃出學問;閒暇若見此書,不妨信手翻開,若駐足超過三十秒,不如將此書帶回家細讀、啃讀。

  本書的封面質樸得很,因為灰底黑字;本書的封面卻又搶眼得很,因為灰底黑字。從孫文書稿上摘來的「窮中談吃」四個字,與書中文章調調不謀而合,看來很是順眼。

  提醒一下自己的味蕾,不要讓它睡著了;全世界的美食逐漸在改變,或者說減少;兩百年前法國的蘋果有六百種,現在呢,三種。

(本文收錄於九號公路電子報26期)

 (《窮中談吃》書影,聯合文學出版)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udelaire&aid=3677150

 回應文章

麥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飲膳札記
2010/03/03 03:26

可以看看飲膳札記!

"窮中談吃"書卷氣勝過美食香!

...................我自己想的啦.......


Orchis.小捲3隻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分享
2010/01/13 11:29

聽起來像是一本談「生活態度」的書


黃郁棋(灰狼)(Baudelaire) 於 2010-01-13 13:10 回覆:

肚子餓的態度


翔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喜歡舒國治
2010/01/12 00:02

頗有袁枚傳承的味道:生活、食譜...

另外,據說秘魯的馬鈴薯有三千多種!?

黃郁棋(灰狼)(Baudelaire) 於 2010-01-12 00:06 回覆:
秘魯的馬鈴薯這麼多種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