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蒼茫大海,誰主浮沉
2009/11/26 00:09:45瀏覽1670|回應2|推薦36

撰文/東華大學 黃郁棋

  這幾日,七星潭環說書審議公告被花蓮縣政府廢止一案鬧得沸沸揚揚,而說到七星潭,就不能忘了在花蓮土生土長、曾經討海的「廖鴻基」。

  廖鴻基是東華大學通識課「海島與海洋」課程的老師,課堂慣例都會帶著學生出海賞鯨。而除了老師的身份外,廖鴻基更是國內著名的海洋文學作家。《海天浮沉》是廖鴻基第十一本著作,乃由一篇篇的散文以「漂泊的海」、「幽秘的海」、「蒼茫的海」和「波折的海」四個主軸串連而成。作者選擇將「漂泊的海」放在書的前面篇章,或許有他的特別用意;漂泊的海是以一名討海人的角度,敘述海的多變以及潛藏的危機。人們總是對海存有陸地人的遐想,而廖鴻基先將海的不同面貌告訴你。例如漂泊的海其中一個篇章<米粉麵>,故事大約說作者料理鬼頭刀(魚名)時,只注意到魚的美味,卻不知麵中多出來的「米粉條」其實是寄生蟲,大夥稀哩呼嚕的把「米粉條」吃個精光。不是討海人,就是虛構,誰想得出這樣內容?

  幽秘的海則像是海上恐怖故事大全,如<上船>與<回家>兩個篇幅,敘述的是同一個鬼故事。與日常生活聽過的軍中故事、學校故事不同,海上討海人的傳說,「歹東西」是什麼,包你聽都沒聽過。但是也不全然是鬼故事,如<秋刀魚>篇章,簡直就像是海明威《老人與海》的翻版,只不過《老人與海》中的馬林魚(旗魚)最後成為一堆白骨現了身,<秋刀魚>中海底的頑強對手則自始至終保持神祕。

  「蒼茫的海」記錄的是討海人的心聲,一趟數個月住在海上,不可能沒有心理變化,與親人的微妙關係外人更難以得知。與前半本不同的地方在於,這一個主軸是「向內探討」的文章。最後一段「波折的海」有幾篇文章是最令我動容的,如<老人海>,擷取一段:

  「撿流水(順應潮流)過日,靠天時(天候)討賺的日子,究竟要衝、要拼、要有膽識、要有擋頭(承受的能耐);簡單講,要有勇壯的年歲和堪得起的身體做本錢。年歲吶像牛車駛落屐(衝下坡),最現實的,就是身體和膽汁攏已經到枯流乾(乾潮)的地步。」

  若非那個年代、那個行業的人,恐怕難以揣測這種心情,甚至這種口吻。這一篇短篇散文主要說的是老討海人不服老,結伴再出海,結果碰上罕見大魚卻身不由己,依舊不放棄的故事。這是屬於海洋的生命,讀者儘管不熟識海洋的樣貌,依舊會被書中文字感動到。

  「所有的敲門都落空了。不曉得是水流、潮汐或夢裏的虛幻和夢外的真實,森嚴崖壁下,沒有任何一條魚、一顆星願意靠近如此蒼涼的誘餌。」

  就文字而言,廖鴻基是喜歡使用形容詞修飾的作家。若是一般作者如此寫法,文章恐怕會失真。但是正由於廖鴻基是一名海洋文學作家,海洋對人而言過於廣大,而這個領域的寫手又鮮少真正經驗豐富如夏曼‧藍波安、廖鴻基等人。因為廖鴻基是有故事的人,《海天浮沉》也不會因為文字修飾而使人忘記海的本質。

  《海天浮沉》書封設計中規中矩,雖無太多所謂「大作家」的推薦序或結尾評論,但是本書就像潛藏在深海貝殼中的一顆珍珠,若非細心尋找,難以察覺它的珍貴。廖鴻基字裡行間所傳遞的訊息,有太多是平常少有機會聽到的討海人的用語,再搭配作家本身內斂的詩意,遂使得廖鴻基成為國內頗為知名的海洋文學作家之一,部分文章甚至被收錄在中學國文課本內。最後,用書中一段話作為結論,同時也描述著本書的特色:

  「回頭一頁頁翻過,像是在翻閱這輩子裡、外、深、淺許多片海連結一氣的波浪,幾分漂泊,幾分幽秘,幾分蒼茫,幾分波折。」

本文收錄在九號公路電子報第二十五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udelaire&aid=3531815

 回應文章

山之楓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有特色
2009/11/26 17:51
好奇也佩服您的創作 !
黃郁棋(灰狼)(Baudelaire) 於 2009-11-28 01:55 回覆:
謝謝您的認同。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投給七星潭會心的一笑
2009/11/26 11:45

載浮載沉的是心 

心中美麗  樣樣溫馨

春節才去花蓮遊

我投給七星潭會心的一笑



黃郁棋(灰狼)(Baudelaire) 於 2009-11-30 12:42 回覆:
希望也能幫忙聯署反七星潭興建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