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02 18:35:04瀏覽3787|回應5|推薦88 | |
撰文/東華大學 黃郁棋 我們在判斷一本書的好壞時,可以從三方面著手,分別是:「實用性、藝術性以及時效性。」所謂的時效性,是指這本書的文章價值是否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跟著消失,最好的例子就如同許多八卦雜誌,時效性往往只有一時;當然,若三者可兼備,那這本書就絶對值得收藏在你家書櫃上,擺它個十年百年都不嫌久;而我手上這本《設計的法則》,正給我這樣的感覺。 這本書有三個作者,只有 Jill Butler 是專門搞設計的;其餘兩名一名是 NASA 太空計畫的人因工程專家 Kritina Holden ,另外一名 William Lidwell 則是應用管理科學協會的研發總長。從作者職業上的歧異,不難看出「設計」本身就包含了各行各路的專長;一個好的設計師,一本優良的設計書籍,不可能光談設計二字而已。 《設計的法則》提出了一百個影響認知、增加美感,讓設計更好的關鍵法則,內容是以「一頁文字,一頁彩圖範例」的方式來排版,避免讓讀者看完文字後不知所云。每一頁的文字右方都有一欄是留給有興趣延伸閱讀者的建議,對於想深入研究的人而言非常方便。封面設計本身就有用到書中所提出的法則,包括「 80/20 法則」、「黃金比例」等,就連目錄都依循著「功能性」分成「目錄 Ⅰ 、目錄 Ⅱ 」;又因為「美本身就是好用的效果」( 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 ,原則十八),故讀者在看這本書時會仁慈地施與極大耐心,以充滿包容的胸懷來細細閱讀,這是本書最成功之處。 我曾經聽過這樣的說法:「美感是因人而異的,只有相對,沒有絶對。」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從本書的「娃娃臉偏見」就可以清楚的瞭解到,美感其實存在著絶對標準,如同人容易把小娃娃與「天真、無助、誠實與無邪」聯想在一起,而成熟的臉龐則與「知識、權威」有關。放到設計上來看,針對不同的對象以及不同的預期效果,所使用的角色就必須有所不同;我們不適合在嚴肅的簡報場合使用天線寶寶作為背景,而天線寶寶在兒童圈中卻頗受歡迎。好的設計絶對是有跡可循的,這本書打破了我們以往不敢去定義的美感標準,從探討「人之所以看到某種設計會感到愉悅」出發,再從人的角度回到設計上,於是美感的標準就定義出來了。這也是為什麼人因工程師會成為本書作者之一的原因。 設計的範圍很廣,從視覺設計一直到應用設計,都算在本書所及的範疇當中,如何能讓人無需學習即可輕鬆使用,這就是設計的難處。例如電梯按鈕的設計、襯衫鈕釦的設計、手機功能的設計等,都屬於應用設計。配合著彩色範例頁的介紹,原本生澀難懂的設計理論頓時豁然開朗,讀者只要認真閱讀,一定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設計技巧。 說了這麼多優點,書評都快變商業文宣了;如果要我給這本書評價的話,滿分五顆星我會給四顆。少一顆到哪去了呢?沒錯,跟原作者無關,跟書的設計者無關,而是翻譯。由於這本書原文是英文,在臺灣就勢必要翻譯成中文本來販售,而本書的翻譯者呂亨英很可能對於這方面的專有名詞不熟悉,在文句解釋上常常顯得不自然甚至累贅。我舉幾個例子: ”Stuff Creators Design Studio” 被翻譯成「創造東西設計工作室」,嚴格說起來不能算她錯,但是這樣全句直翻的結果就是不倫不類,翻譯者固然不該偏離原意,但是也不能拘泥不通。如果本句翻譯成「原創品設計工作室」可能會好理解一點,但這只是我臨時翻的,還不甚完美。又如「進入點」( Entry Point )這個例子,作者有提到進入點的重要性: 人們的確會用書的封面來判斷一本書、用第一頁的網頁來判斷網站,以及用大廳來判斷建築物。對一個系統或環境的第一印象,會大大影響接下來的感受與態度,之後會再影響後續的互動品質。 然而,在更進一步解釋進入點應該怎麼做最適當時,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翻譯,例如「好的進入點設計,關鍵在於最少的障礙、全貌點,以及漸進的引誘。」唸起來有些拗口不說,「全貌點」這個詞聽起來也不太自然,作者所要表達的不過就是應該在入口放置一個「清楚的地圖」,讓人們能夠初步認識整體概況。更嚴重的是文法問題:「關鍵在於最少的障礙、全貌點」,在中文文法會被解釋成「最少的障礙以及最少的全貌點」,文意就大錯特錯了。諸如此類的翻譯問題在書中不算少見,儘管如此,還是瑕不掩瑜;不管是作為收藏還是研究,本書都絶對值得買一本放在書櫃上,就是每天只看它一眼,都十分令人滿足。 (本文刊於九號公路電子報第19期)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