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閒聊法國音樂~佛瑞:第二號鋼琴五重奏(Faure Piano Quintet No.2 Op.115)
2014/04/29 21:45:55瀏覽2666|回應10|推薦54

最近的天氣是反覆無常的,集中在一起是愁緒,散開時又是難以言喻的涼,但無論聚與散,都只是相遇的後續...

到現代,法國的繪畫與文學仍普遍受歡迎,但在音樂方面,就像電影一樣,雖然大眾欣賞其細緻與品味,但並不普及,歸根究柢,應該是少了讓人興奮與熱血沸騰的元素,常聽說法國人浪漫熱情,其實是因為對人生的漫不在乎所致,而這樣又顯得冷淡。

以加布里耶‧佛瑞(Gabriel Faure,1845-1924)為例,他是最具有法國風情的作曲家之一,他在十九世紀末是著名的鋼琴家,到了二十世紀初還擔任巴黎音樂院的院長,君臨法國音樂界,但他的曲子絕大多數在當時就不被重視,現在更是如此,以前就有評論家說他的作品是「法國土產酒」,不適合出口,即使他登上了法國音樂最顯赫的院長職位,也無法改變這種狀況。

至今他只以一兩首初期的曲子維持其知名度,反而最具個人風格的晚期作品都少為人知,例如1921年的「鋼琴五重奏第二號」,算是他規模最大,也是最具深度的傑作,雖然初演大為成功,有不少聽眾以為此曲將成為法國音樂的劃時代作品,可惜那時是新古典主義與無調音樂大行其道的時代,聽眾追求更新鮮與刺激的音響體驗,佛瑞如此細膩儒雅的五重奏,只有如同落葉,在盛開後緩緩飄落...

其實佛瑞本人多少也要負點責任,我們攤開此曲的樂譜一看,那鋼琴的部分難還不打緊,重要的是要彈個不停,速度還不能慢下來:


在如此繁忙的演奏下,鋼琴與四部弦樂的音色都密集混合在一起,多少會讓人感到囉嗦,與現代只講重點的流行歌曲大為不同~但佛瑞的考量是,就是因為音符繁複,只要做些微的升降,氣氛就會不斷發生變化,他就像個燈光師,很少將喜怒哀樂赤裸的表現,只要時時調整角度就好,於是情緒不見了,人性似乎又返回了光與影的交替中。

一般聽眾總以為佛瑞只是個寫作唯美音樂的沙龍作曲家,這當然是對他不夠瞭解的關係,事實上佛瑞與蕭邦一樣,都兼具傳統與前衛的面向,佛瑞的和聲充滿創意,有許多細微的半音變化,隱藏在匆忙的行進中,其困難可讓演奏者喘不過氣。

這樣的處理方式,使音樂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細膩之境,佛瑞也同時陷入了困境,他雖然是法國音樂的名牌香水,但若未拆封,香味就無法飄散,除非試著去打開它...而佛瑞本身,也具有法國藝術家典型的,對生活不太認真的態度,還好他是淡泊較多,漫不經心較少,對別人欣賞自己的作品與否並不太關心,正如此曲的風格,鋼琴繁忙不已,像是窗外一閃即逝的美景,即使遇見了也留不住。

最後,這首五重奏竟然被漸漸遺忘了,在初演九十三年後的今天,它已成為法國音樂最被忽視的經典作品了,這可惜嗎?我認為不,因為佛瑞是世間少有的,安於被動的偉大作曲家,只有主動接近,他才會展現熱情,那些作品只為喜歡他的人而存在,而別人可以不知道這件事...

 

文/總譜截圖:夏爾克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2870960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1 01:34 【udn】 我還找到這個比價!附光 鋼琴 影音 二版 教學 詳細比價

 回應文章

耶妮引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04 14:44
細膩且深刻...迷人的時刻...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5 22:15 回覆:
謝謝耶妮,這好像是妳第一次在我這回應,很難得,先祝妳母親節快樂。

愛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03 13:42

每回來夏爾克這裡總是收穫多多,你的文章還有眾格友們的回應。

法國印象派藝術與音樂看似浪漫易近,可要達到與體會到“寫意”的意境要多高的造詣啊。

你文裏對音樂的描繪,讓我想起張愛玲的文章,那般地細膩傳神。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4 10:29 回覆:

謝謝愛馬姐的謬讚,法國音樂一向以細膩見長,主要也是在於寫意,寫情或寫景只是其次,就連很明顯描繪風景的如德布西的月光,沉默的教堂等依然如此,所以才會讓人感覺如此意味深長。

我對法國音樂情有獨鍾,而且總能有很多感想,只是冷門的居多,不過現在覺得也沒關係,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就好了~不過好慚愧,我沒看過張愛玲的小說,只看過電視劇「傾城之戀」,那是大陸劇,演女主角白流蘇的演員和我老婆長的有一些相似,讓我覺得有趣,後來就看完了,由劇中的對白與劇情看來,張愛玲確實是用三言兩語就能勾勒出一個場景的高手,其對人情世故的看透與老練也令人印象深刻,我前陣子本想讀些這類小說,之前對文藝片或小說一直有排拒,凡看電影不是科幻片,就是動作片鬼片,最近才開始因為朋友的關係而漸漸修正,發現文藝的東西也有其可觀之處,應該也能從其中學到一些看事物新的觀點。


飛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30 21:49

金紡哥~晚安安~

哇~飛雪這外行看到那琴譜都咋舌

既密集又細微

一連串的半音~彈奏起來的確繁忙

這首五重奏聽起來很輕柔

讓人有放鬆的感覺

內行人或許有他們專業的喜好

但對外行的我~倒是喜歡這樣沒有壓力的曲子

---------

金紡哥的樂評深入卻不深奧

這是最難的一環

如2樓格友說的~值得我們在此投資時間與心情

感謝金紡哥總是辛苦而用心的抒文

讓我們來時也能帶走一片美麗的風景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13:53 回覆:

飛雪午安

希望妳真的有帶走一片好風景,那是山景,還是海景,或是森林呢?

這曲子到後來的譜更為複雜困難,尤其是最後部份,五個聲部幾乎各走各的,很不好搭配,速度又那麼快,感覺像是五個手忙腳亂的人在跳舞,但聽起來卻不會有壓力對不對?這正是他的技巧之所在。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13:58 回覆:
真的,我寫文好像比較辛苦,很羨慕妳的文思泉湧,篇篇幾乎都有情感又有創意,在udn是極為難得的。

Bianc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30 20:43

曾經看過音樂雜誌上的推薦文章─死後還想帶著走的音樂,其中有人推薦佛瑞的鋼琴音樂,吸引當時對佛瑞毫無概念的我去買了他的鋼琴CD,聽後.....他不是我想帶走的音樂!得意

但是,感謝您的深入介紹,下次再聽他的音樂會更有感覺!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13:45 回覆:

Bianca午安

真有意思,那雜誌竟然推薦佛瑞的曲子,還是他最精巧短小的鋼琴曲,這根本不適合死後帶著走,因為內容不夠豐富,深度也有所欠缺,妳不喜歡是正常的喔,他到晚年的大規模曲子才展示出個人獨特的風格。

佛瑞的音樂比較像是一篇篇個人的日記,傾訴自己心中那些隱密的情感,確實不夠大眾化,也使他的聽眾數量受到限制。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30 14:22
音樂知識不多我,但樂意當個聆聽者:)))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12:53 回覆:

異色午安

在妳那裡,我也會是個無比安靜的讀者,謝謝妳,歡迎常來。


深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30 13:57
佛瑞寫了不少藝術歌曲小品,手中一本法國藝術歌曲中介紹不少篇幅。不過就如你所描述的,不太突出的個人特色,婉約細膩的音樂色彩,唯有願意傾聽的才能窺見一斑。看來金兄是佛瑞的知音人,願意主動探究精髓。大師天上若讀此篇,相見想必恨晚。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12:50 回覆:

好希望弟:

正如你說的,佛瑞的個人特色很不突出,他也許就是那一派溫柔浪漫的作曲家,尤其他的藝術歌曲更是如此。但隨著進入晚年,又漸漸耳聾的他,作品風格有很大的改變,本曲與第一號鋼琴五重奏都可以說是法國古今最優秀的室內樂之一,我以後應該會多介紹他的曲子,之前就介紹過他唯一的歌劇,那可真是冷門至極的經典。


詹于萱(瑀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30 09:46

夏爾克:

佛瑞在鋼琴、風琴、和聲賦格與對位等作曲方面的基本功深厚

但蕭邦對他影響太大了~

人都是這樣對喜歡的人事物 會深深刻印在心中

他的曲子裡有純淨的聲音~但是技巧也高

給你一個好網站~以前我把這些音樂家的網站收藏

也無私分享給你 文章來源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09:11 回覆:

瑀璇早安

謝謝妳的分享,這網站我剛剛去看了,內容很豐富,還有他全部的鋼琴夜曲,實在難得,值得收藏。

妳的詩寫得那麼好,原來對音樂也有獨特的見解,純淨與技巧應該就是他一生的追求,雖然到最後好像遠離大眾了...


冠慧~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加布里耶‧佛瑞
2014/04/30 09:45

運氣還真差    他本身不知道 自已 音樂 很多人不喜歡

沒有改進空間嗎? 這是冠慧好奇地方

冠慧滿喜愛ˋ古典音樂 ,靜靜時候聽取  很舒服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08:39 回覆:

冠慧早安

他知道啊,因為他年輕時很受歡迎,越老反而越受冷遇,我想他應該是點滴在心頭,但他還是不願改變,有時不知他是不肯變通,還是有藝術家的堅持,大概都是吧。

謝謝祝福,歡迎妳常來,妳的留言都讓我很有親切感。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30 09:23
您介紹的層面扼要有趣,提供感性聆聽的機會,也比較了知性的關鍵訊息,讀您的文章,是時間和心情的良好投資。

說到藝術創作,藝術的首一首二的目的,是取悅人羣,經由取悅或能昇華人心。藝術家儘可忽視這些目的,孤芳自賞是相對容易的(選擇),擁抱人羣爭換共鳴,相對的,是困難的挑戰。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08:33 回覆:

諾頓兄早安

古典音樂對我來說正包含了知性與感性的訊息,要將這些想法完整寫出來,其實是不容易的,要使朋友理解尤其是很困難的,很高興你的喜歡。

取悅人群對佛瑞來說本不困難,因為他年輕時有一個綽號:音樂的花蝴蝶,在當時的沙龍是非常受歡迎的,到現在也還有人只聽他年輕時的作品,因為比較親切動聽。可是後來佛瑞走了不同的道路,執著的提升自己的技術,表現自己更深的情感,即使是不再受歡迎,他也不怎麼在乎。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30 09:12

我對於法裔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向來都沒有甚麼較為深刻的認識,即使是聽得較多的拉威爾(〈死公主的孔雀舞曲〉、芭蕾舞曲〈波烈露〉、小提琴奏鳴曲〈吉普賽人〉之類;〈展覽會之畫〉不能算是他的百分百原創作品),也僅限於在「一知半解」與「渾然不知」之間擺盪;聖桑或德布西等現代或印象樂派代表就更不必談了。^^

不過我好幾年以前,就購買了EMI公司對於以往發行的唱片,予以重新數位後製並再度問世、恰巧也是法國交響樂團及合唱團(獨唱部分就不清楚了)詮釋的佛瑞先生的〈安魂曲〉;相較於莫札特、威爾第、白遼士(對齁,此君也是法國佬!)所公諸於世的同型創作,佛瑞所譜寫出來的曲目無論是合唱、獨白或者樂團施展的層次、縱深、整體演奏(唱)篇幅,似乎都比較屬於精緻的小品「散文」,而非各部分皆氣勢磅礡、著重在末世審判及仰望彌賽亞救贖的傳統表現手法(身為基督徒,我約略可以理解何以如此「嚇人」的背後原委);只能說各有所好嘍!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4-05-01 08:23 回覆:

Oskar早安

大多數台灣古典音樂愛好者好像都與你相同,因為在古典樂界德奧是主流,俄國與義大利其次,法國反而很容易被忽略,這也對,因為偉大作曲家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哪個不是德奧樂派,法國除了白遼士外,比較有名的似乎只有德布西和拉威爾,而白遼士很奇怪的,一般並不把他當法國作曲家來看,由此觀之,絕大多數的法國作曲家可說還沒被世人充分認識。

我原本也只喜歡德奧樂曲,但自從接觸到法朗克,夏布里耶,佛瑞後,整個就改觀了(雖說我當初接觸的原因是他們的曲子風格與華格納相近),佛瑞更是我非常推崇的,他的安魂曲獨樹一格,情況就正如你所說,比較接近精緻的小品,而缺乏氣勢與戲劇性,他甚至把末日審判那段拿掉,也等於宣告這曲子不是正統的宗教音樂,我想虔誠的基督教徒都很難接受,而佛瑞本身對宗教的態度也是不置可否,所以你不怎麼喜歡,我想是很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