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10 12:19:55瀏覽3797|回應6|推薦70 | |
我最喜歡的夏布里耶畫像(1886)
但自從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出世後,就開始有些不同了,他和他的後繼者們,音樂寫作大膽而富色彩性,還常用不諧和音,音響非常吵雜喧囂,讓聽的人產生緊張感,與前一類的高雅流暢大為不同,所以在其盛行的十九世紀末,產生了很大的爭議。許多人認為「這根本不是音樂」,只是「一堆扭曲的半音」「亂敲亂打」,甚至被評為是「貓叫春」,既粗鄙又怪異。 這些批評一直承襲到了今日,使這群作曲家中,只有少數獲得歡迎,例如馬勒、布魯克納及理查‧史特勞斯。但除了他們外,全心追隨德國作曲家華格納的,還有整個法國浪漫樂派,這塊法國音樂史上璀璨的瑰寶,大多數人竟到現代,都還默默無聞。 奇怪,對自己文化感到驕傲的法國人,怎會去追隨一個德國人?這就要從華格納1859年完成的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說起了。它描述的,是一位武士崔斯坦,愛上了國王的新娘伊索德,兩人熱情完全爆發,不顧一切世俗禮教,最後雙雙走向死亡的故事。在伊索德最後的「愛之死」唱段中,她解脫了,終於能抱著愛人崔斯坦的屍體,永不分離。 這種熱烈豐富的情感,與劇情的轉折衝突,導致華格納寫出空前絕後的音樂,在強音時,具有山崩地裂的震撼力,在弱音時,其纖細美麗,也是無與倫比。它不但是華格納最登峰造極的作品,也堪稱為西方音樂史上,一座最重要的分水嶺。 這樣荒謬不倫,為了愛情罔顧一切的歌劇,它的浪漫頹廢特質,很快就受到法國文人的注意。大詩人波特萊爾(Baudelaire)、魏倫(Verlaine),都不斷幫華格納在法國宣傳,到接近十九世紀末時,似乎形成了一個新的樂派,這樂派裡的人才濟濟,包括法朗克、拉羅、佛瑞、杜巴克、蕭頌,以及艾曼紐‧夏布里耶(E.Chabrier),這人是唯一從來沒上過音樂院學習的,標準的素人作曲家,但就是在聽到了「崔斯坦與伊索德」後,決定辭掉公務員的工作,完全專注於音樂上,此時是1880年。 但在1894年,他53歲時,就因病過世,所以他真正的創作期,只有短短的十幾年,作品也相當少,還多數是小品鋼琴曲,以致他慘遭一般愛樂大眾忽略。但音樂專家,卻從不敢等閒視之,無論是拉威爾,以及後來的法國六人團,都視夏布里耶為其音樂生涯的導師,所以他的音樂可說對後世影響極大。 他的作品,其實很難歸類,因為絕不是前面那兩類~不然乾脆說是第三類好了:進化版的馬戲團音樂。其旋律雖然流暢,但並不高雅斯文,甚至還有些詼諧與粗鄙;雖然新奇有創意,轉折變化也多,卻沒有任何震撼力,可說不完全屬於前兩類,但又是前兩類的混合。 請注意「類似」兩個字,它有著新奇的節奏,和大膽的和聲,都非一般的馬戲團音樂可比擬。這真是夏布里耶先生所專擅,後繼者除了表示欣羨外,也只能向他學習了。下圖是畫家夏卡爾描寫馬戲團的名畫:
但夏布里耶為何能只用一些短曲,就能建立起法國音樂的宗師地位呢?我們只要聽聽這首背景音樂,就一目瞭然了~ 它的曲名是「對慕尼黑的回憶」(Souvenirs de Munich,1886年)。這是夏布里耶懷著對華格納的崇敬之心,所寫成的四手聯彈鋼琴曲,其中引用了對他影響最深的「崔斯坦與伊索德」的許多片段,氣氛卻完全走樣...這齣結局奇慘、不倫的、情感爆炸的大悲劇,搖身一變,像是為馬戲團舞者所寫的輕鬆舞曲,旋律與觸鍵也像小丑不斷旋轉,似乎是告訴我們:不管什麼悲劇,還是愛情中的苦樂,我都狂愛且崇敬,所以要用最大的喜悅之情,將它表演出來~ 崔斯坦與伊索德由於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結合,只好嚮往黑夜,嚮往死亡,以為這樣就能永遠在一起,最後兩人同死的結果,在別人看來是悲劇,他們卻覺得是喜劇,在此荒謬的想法中,死亡有了讓人幸福的體驗。 夏布里耶一定清楚的知道這點,「崔斯坦與伊索德」在他手上,會變的如此詼諧與歡樂,也是其來有自。這位有深度的小丑,終於顛覆了嚴肅的古典音樂,他的鋼琴曲,沒有什麼章法或曲式,更沒什麼哲學思想,所以不用任何預備知識,就能輕鬆聆聽。 以下是另一張照片,完美捕捉了他藝術家的神韻:
而關於夏布里耶,我也只能說這麼多,從接觸他的音樂開始,已有十幾年了,我仍為其創作手法所困惑,一張永遠的笑臉,和永遠的冷漠一樣難懂。當然小丑最害怕的,不是喜劇或悲劇,而是下台後,那種不再熱鬧的別離~寧願死,也不願分離。在他將「熱情」,從為愛而死的浪漫情懷摘取後,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就慢慢失去溫度而冷卻,然後簡化為生理上的原始衝動,它將粉墨登場,成為二十世紀藝術的主流之一,直至今日。 人生如舞台,總有謝幕時,讓我們使表演更精彩,直到嘎然結束;痛苦與快樂,在此都暫時失去了意義,只剩活潑的律動...
文:夏爾克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