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29 11:40:35瀏覽1201|回應8|推薦83 | |
我最喜歡的普羅高菲夫照片 普羅高菲夫鋼琴奏鳴曲第六,七,八號,一般稱為"戰爭奏鳴曲",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久前他才因為德軍進攻蘇聯而被疏散,其中以第七號最為有名,於1943年莫斯科由著名鋼琴家李希特首演。 這些曲子相當有趣,快板樂章常是跳躍的,慢板好像若有所思,隱藏不為人知的故事,但低音部分很“搖滾”,琴鍵壓下去像是可以扭曲空間,建構黑幕。但不管聽起來多奇怪,第一樂章是有兩個主題的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有帶點傷感卻不太優雅的旋律,第三樂章通常是迴旋曲,與莫札特與貝多芬的曲式類似,並不特別,只有第六號多了個詼諧曲式的樂章,特殊的是,他會在最後樂章將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叫回,形成全曲的統一。 和聲方面則很不和諧,充滿七度或九度,也常常是開離的,效果像是碰撞而不是和諧,蒼勁而不是豐潤,為其特色,也就是有很重的節奏性,而非旋律性。 尤其是快板樂章,以第七號的第一樂章為例(見以上Pollini演奏的影片),分析什麼調性和聲意義不大,這就是一首6/8拍的曲子,也就是一小節有六個八分音符。 剛開始的旋律在整個第一樂章都常見,是第一主題,調號是C大調,卻一點都不像,像一隻爬行而原地跳躍在降B音的蜥蜴(0:04),怎樣都要停留在這個音,連續的敲擊如同踩踏(0:04),但又跌跌撞撞的失去,並把尾音拉高造成重音(0:18),節奏也開始分斷,加了獨立、不和諧的重低音,這是全曲常有特徵。 然後是半音上升的動機(0:35),也會有第一主題反向的樣子(1:09),此為半音下降,注意低音的黑幕(1:31),其實來自樂章剛開始的連續敲擊,算是巧妙布局,也導致第二主題的產生(1:40),這是"有表情且憂愁的",拍子轉為9/8,變成一小節九拍,一樣有尾音重音的效果... 當轉回6/8拍子時,發展部就開始了,是一連串的下降音階,尾音在重音更明顯,自然引導回第一主題(3:41),低音出現第二主題(4:48),與半音向上動機(4:10),和向下音階糾纏對抗,黑幕的第二主題穩定局勢(4:46),讓再現部直接由第二主題開始(5:47),幾乎都是圍繞著降B音,但很快又迷失了,第一主題再次出來,才由降B音斷句(6:55),回到了樂章的開頭,最後果然是由降B音結束。 第二樂章溫暖的行板,主要主題由左手低音的黑幕開始(7:35),採用了上樂章的半音上升,若說這是戰爭奏鳴曲,那就像發動著但停靠休息的戰車右手部分充滿牽腸掛肚的切分音,也有無重力式的半音下降~給此一暗藏悲傷的主題一些溫暖,是在戰場回憶過去嗎?這個音正是降B(7:40):
但奇怪的是,上個樂章如果是降B大調,那這個樂章用的E大調,成為遙遠的增四度關係,實在相當奇怪...也不要太奇怪,因為這個降B音會常出現,普羅高菲夫是故意用這最遠的調性,來突出降B音的吧?… 激動起來時,主要主題左手的上升半音階又在低音出現(10:05),右手的旋律則將之前牽腸掛肚的切分音弄的片片段段(10:35),最高潮聽來是G大調(11:13),但和聲一直變換,我的看法,還是要導引到降B音(12:16),主要主題再出現,結尾有美麗的鐘聲(13:20),好像是要從回憶中慢慢醒來... 第三樂章”匆忙的”,演奏效果極佳,被稱為俄羅斯的觸技曲,終於出現了降B大調的調號!還有抬高尾句重音的效果(13:50)(13:52)(13:54)...等。剛開始左手的低音,會一直重複出現,如同帕薩卡利亞舞曲,第一個音,又是降B音: 但其音階為小調,而右手敲擊似的高音和弦卻是大調,兩者激烈爭戰,節奏是七拍子,雖短但彈起來很費力,好像要鋼鐵一樣的手指,也有第一樂章的要素~就是與旋律抽離,獨立的重低音,與碰撞而跳躍的不和諧音。 右手漸漸變成半音上升(14:00),這是前兩個樂章的重要元素,但基本上仍是大調,算是爭戰激烈,大調才鬆了口氣(14:34),很快那低音音形不再出現(14:40),換了一個讓人聯想到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的同音音形(14:45),還有第一樂章第一主題變體(15:14),這明顯是第一樂章的某種回歸。 等到低音主題再回來時(16:01),像是重覆了剛開始的段落,但也把和聲加厚(技巧也更難),明顯向著降B音前進,敲擊似的音形更為劇烈,最後升騰以降B音結束,讓人想到他喜愛的史克里亞賓第四號鋼琴奏鳴曲,也解釋了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為何剛開始要停留在這裡...所以這個很複雜困難的曲子,竟然是以各種方法,來強調降B音的重要性,就好像一個看來玩世不恭的人,其實有所堅持,而普羅高菲夫,就是給我這樣的印象。 他曾被稱為"壞小孩",所作的曲子常打破傳統,或充滿嘻笑諷刺,讓師長頭痛,也讓大眾驚訝,但他一生與體制對抗,即使受到當局脅迫,也努力堅持自己的藝術原則,是令人敬佩的。 在第六號第一樂章發展部,有個旋律像是從著名的‘’末日經‘’來的,用在戰爭爆發前還真適合。第七號第一樂章發展部則像是把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主題的下行音階變成半音,這代表葬禮,還是與戰爭有關,算是殊途同歸...第八號則讓人反覆省思,戰爭給人們的意義,三首曲子都有充滿節奏性,可當成二次世界大戰的搖滾樂,但更重要的,或許是隱藏在後面的堅強意志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