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史克里亞賓的獨特作風,與第四號鋼琴奏鳴曲(Scriabin Piano Sonata no.4)
2022/11/05 20:47:21瀏覽3369|回應1|推薦70



若問我最喜歡的鋼琴奏鳴曲是哪首?毫無疑問,我會回答是史克里亞賓的第四號鋼琴奏鳴曲,因為在短短八分鐘左右的演奏時間,就容納了這麼多的形式與內容,其音色的炫麗與美感,也是鋼琴曲中數一數二的,可惜的是大家對這首曲子仍然不是很熟悉,甚至連錄了多首史克里亞賓奏鳴曲的霍洛維茲,也漏錄了這首,實在可惜。


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約創作於1903年左右,被認為是他中期作品的開始,我們知道,他早年作品比較具有蕭邦的風格(曾被稱為是哥薩克人的蕭邦),也具有明顯的調性,但到了中期開始,調性開始不穩,到了其後的晚期作品,更是直接變成無調性,許多聽眾都認為難以理解。而站在中期作品開始的第四號,也是初期作品與晚期作品的最佳橋樑,不但沒有青黃不接,反而是融合了這兩期的優點,有優美旋律,也有獨特創意。

世人常稱史克里亞賓為誇大妄想者,其作品華而不實,這可能是只聽了後期作品如火之詩,第七號奏鳴曲,若是聽第四號奏鳴曲,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說不定還會覺得他的語法太減省呢…尷尬

史克里亞賓在短時間寫完這首奏鳴曲後,寫了一首詩,解釋了它的含義(部分節錄):


輕霧中,透明的水汽 遠方而清晰 一顆星星在輕柔地閃爍。

多漂亮! 帶著神秘藍色火焰, 召喚我,如同搖籃。

哦,把我帶到你身邊,遙遠的星星!

讓我沐浴在顫抖的光芒中 甜蜜的光芒!

強烈的慾望,瘋狂而又甜蜜,無休止的渴望

但不!我在歡樂的跳躍中跳躍 自由地飛翔。

瘋狂的舞蹈,神一樣的演奏! 醉人,一閃而過!


...這真的滿難理解的,大致上意思就是”藍色火焰的星星,在召喚我,讓我在光芒中顫抖,讓我快樂,狂喜"之類的…..



史克里亞賓(1872-1915)

有時覺得史克里亞賓這些詩,都讓人覺得神神怪怪,甚至懷疑是不是有狂熱或精神失常的傾向,而根據記述,他就是一個充滿熱情的人,還有所謂”色彩聯聽覺”,也就是聽到聲音會聯想到色彩(也難怪他的音樂如此有色彩感),他曾製作一個色彩與調性相關的表,裡面的藍色,正好就對應這首奏鳴曲的主調升F大調,奇妙的是,以前沒看過這首詩的我,也覺得這音樂就是有藍色光芒的感覺,所以他是有所本的啦。

進入中期的史克里亞賓,甩開蕭邦式的浪漫派音樂後,開始使用所謂"神秘和弦"的音響,這音響大致是由四度音程堆疊向上,與傳統的三度,或五度不同。自然的泛音列,當然是所謂的五度相生,所以五度向上是很自然的,由於五度是四度的轉位,因此若四度向上,反而是倒回去,尋找”生我的人到底是誰”,自然就有一種”神祕感”了…尷尬

第四號鋼琴奏鳴曲剛開始的旋律,就是連續的四度向上,很值得注意。以下是我的分析,若對樂理不熟悉,或不喜歡的朋友可跳過,看粗體字的部分就好了,範例是著名鋼琴家Maria Lettberg的演奏。



第一樂章是6/8拍子,剛開始,就是主要主題(55:51),先是升A音,但拍子從前一小節延伸到後一小節,從升F大調第四級,B-升F-升A開始,但少了一個升D,此音將在高音出現(55:52),也就是,這是一個六四和弦轉位,也是史克里亞賓的音樂特徵,到後來,往上四度的升G(55:55),也是一個第七級升E-升G-B-升D的六四和弦轉位,也就是,看來是所謂的四度和聲,其實是轉位所造成的。

之後又上升到四度以上的升C(55:56),這也是第三級升A-升C-升E-升G的六四和弦轉位,也就是這前四小節,基本上就是個連續四度上升的連鎖,音程顯得清澈純淨,但與其相反的,內聲部卻是由升A-A-升G-G-升F,反倒是一個半音下降序列,有種疲累或消耗的感覺,這是前四小節,稱為第一段,也就是,在四度向上尋找神秘的奮發積極中,卻帶有一種慵懶感,好像”火焰”的特色,溫度很高很熱情,卻沒有實體一樣….



然後卻突然一個裝飾音(55:59),聽起來怪怪的,第二段開始,有往小調的趨勢,這種降第六音(或升第五音)的方式也是爵士樂愛用的,不可否認,曲子有某種爵士樂的即興感,果然就出現了關係小調的主音升D(56:05),但接下來卻接到重升的F音,與剛剛同樣是小六度(增五度),更具色彩感,但這個升D剛好在句尾,照理說應該是配上小調主和弦升D-升F-升A,結果卻是個極其怪異的和弦,然而這高音聲部往下的第五到第八小節,內聲部卻從升E-升F-重升F-升G-重升G,然後又到升A開始,回到第一小節,此主題其實是很整然的八小節結構。

這主題重述一次後,最後只靠著輕輕的半音變化,就轉到F大調做結(56:24),風格相當自由,經由法國增六和弦(這算是前面增五度的擴張),到了G大調(56:38),然後將前面素材重複,運用模進半音轉調,以及5對4的神祕節奏後(57:10),這裡將主要主題轉成中低音聲部(57:14),用了三行譜表,把前面半音下降的中聲部改成高音聲部,配合連續的四連音斷奏,好像有星光閃爍之感,後來把節奏更細分到十六分音符,這光芒好像散射出來(57:34),如同泉湧的流水。在流水停止後,在此藉由高音部的半音下降,與低音部的半音上升(58:06),兩者的反向,仍以下降的增五度做結(58:13)。



第二樂章如飛似的急板,在休止符後開始,12/8拍,等於把第一樂章的6/8拍加了一倍,常被分析為奏鳴曲式,有第一第二主題,剛開始是一個躍動性的主題(58:17),是上一樂章主要主題的擴大躍動型,作為第一主題,後來也可聽到一個搭配的半音下降音型(58:27),為第二主題,正是上一樂章搭配的半音下降,也變得擴大躍動起來,並且多重複及加以轉調,而第二段也加以擴大,並且搭配半音上升(58:45),情況與第一樂章相同,結尾到屬調升C大調,又出現上升四度音型。


然後進入發展部(59:32),突然轉到A大調,還是第一主題,用的是把升C大調的主音升C-升E-升G,保留升C,並一口氣將升G解決到A的方式,升E也順勢下降到E,由於剛開始沒解決,有點突兀,但後一小節突然解決,又給人寬慰之感,才轉為D大調(59:43),音符也變得好像星光閃爍一樣亮麗(59:46):


然後可聽到很清楚的第一樂章主要主題(1:00:02),雖有與第一樂章類似的節奏,也加強了幾個重要音符,但很快被加強的半音下降的第二主題打斷,也因此回到了主調升F大調,然後似乎是到了再現部(1:00:27),第一主題又出現,很有回家的感覺。

隨著第二主題也出現(1:01:01),漸進入了最後的高潮,第一樂章的主要主題以原調升F大調再現(1:02:04),只是比第一樂章的旋律都明顯擴大,還提高了一個八度,更加燦爛,在此可聽到史克里亞賓用數學般的精算(他認為音樂可加入數學因素):


這是右手的旋律,左手則把該主題在第一樂章剛出現時那種暗示性的和聲還原,充滿了強勁豐富的和聲連打,還利用句尾的節奏變化加強,若把那大跳若看成是第一主題(1:02:07),加上和聲的半音下降(第二主題),可視為與第一主題的三者結合。

然後卻突然轉到升C大調(1:02:24),用的又是增六和弦,可看出是第一樂章那增六和弦的延續,這裡四度的運用極為精采,但下一句子很快又轉回到升F大調(1:02:31),並未像第一樂章那樣逸脫,這樣的效果如同精煉與淨化,讓主題更加高雅,在崩潰似的琶音下降後(這段有意思),以升F大調主和弦連打拉了上來,高亢的結束全曲。



個人很喜歡鋼琴家Ogdon的史克里亞賓奏鳴曲全集

在這樣精簡的篇幅中,將所謂"星星藍色光芒"的第一樂章第一主題,以及搭配的半音下降,在第二樂章都加以充分演化,最後形成"喜悅陶醉"的音樂,事實上,他之後的交響詩”狂喜之詩”,也出現與主要主題一樣的增五度下降音程,而在相當官能性的第三號交響曲第二樂章,也有這樣的段落,至於半音下降,也似乎是繼承第三號奏鳴曲最後樂章而來,其後的”第五號奏鳴曲”更是將第四號的架構擴充,形成一首更具演奏效果的音樂(當然就結構性與音色美來說,第四號還是略勝一籌),"連打"更是他許多晚期作品的特色,根據這些有趣的連鎖關係,也許只聽這首曲子,就可了解大部分的史克里亞賓作品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C/P"值很高的,謹以此文紀念他誕生150周年。


文/夏爾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77383934

 回應文章

tz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1/07 07:17
最近聽到一個感人的故事

一個父親 彌留之際,要女兒放 莫扎特的音樂,

他的女兒趕緊上網找莫扎特的音樂,也不知道是哪一首,

她還是放了莫扎特的音樂,


聽著 聽著 他就離去了⋯⋯

我也想,我喜歡古典音樂,先和孩子說好…

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而離開,是多麽美好的事….

謝謝 常期分享音樂的故事!❤️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2-11-07 17:20 回覆:
對樂迷來說,能在離開人世前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是多麼棒的事,只是我喜歡的太多,到時不知該放哪首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