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5/06 15:30:10瀏覽9415|回應5|推薦75 | |
古人常說“事不過三”,所以每三次可能就會發生改變,這或許就是“三的倍數”由來。而把“事不過三”的含意發揮到最極致的,就是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 這首變奏曲在我心中,一直是很特殊的曲子,從剛開始那嫻靜,單純的主題,發展到最炫技華麗的段落,又回到原初結束。這是首音樂的研究與遊戲,與巴哈許多晚年作品一樣,他喜歡去解答抽象的音樂問題,像是如何寫作各式卡農,正行與逆行的變化(像是"音樂的奉獻"),如何用一個主題寫作各種賦格曲(賦格的藝術),如何在嚴格作曲的技法下讓曲子仍然美麗動聽(像是B小調彌撒的合唱曲與二重唱),郭德堡則是他變奏藝術集大成之作,當然意義非凡。 巴哈那時代的變奏曲很多都是建立在低音的和聲上,而非高音的旋律,與後來的變奏曲顯有不同,他之前就寫過管風琴的"巴薩卡利亞舞曲"以及獨奏小提琴的"夏康舞曲",都是音樂史上的著名傑作,此首郭德堡變奏曲的規模更是大到嚇人,但也是這兩首的延長~因為,它一樣是建構在固定低音和聲的曲子,在上面奏著各種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是這首曲子的低音部分長達三十二小節(夏康只有八小節),又有三十段變奏,更恐怖的是這些低音還有許多繁複變化,導致曲子整體規模巨大無比。 這時顧爾德那樣的演奏家應運而生,他是如此有個性,技術如此高超與靈活,能把這首曲子彈的讓人興味盎然,從此顧爾德與郭德堡的傳說就產生了。因為縱然巴哈作曲技術如何複雜,但一般聽眾是不可能深究這些,都是直接聽過去而已。 我想是和變奏曲的本質有關,因為低音部分的進行都差不多,為了寫三十段變奏,大部分都只能在高音部分變化,後來也就越變越複雜,越炫技,也越具特色了...有些段落是華麗到可讓人嚇一跳的程度,尤其是第二十五變奏(被稱為黑色珍珠)之後的那五段變奏,猶如暗星破裂後綻放的光芒。 但這些曲子都在後面,要一直聽下去才能享受到,這也是郭德堡給的難題之一,就是要”耐心”,先看一下此曲的寫作背景。 1.1741年出版,當時巴哈已56歲,標明要用"雙層鍵盤的大鍵琴",現在卻大部分由鋼琴演奏。 2.是巴哈繼"組曲",義大利協奏曲&法國序曲,管風琴彌撒後,第四個出版的"鍵盤練習曲集"。 3.寫作的動機,一向被認為是因為當時有失眠症的凱薩林伯爵的委託(該伯爵當時為俄國駐德勒斯登大使),並由其大鍵琴師郭德堡演奏而得名,這些是來自於巴哈早期撰記作者福克爾(Johann Nikolaus Forkel)的記述,但福克爾本人1749年才出生,與去世於1750的巴哈生涯並不重疊,而且該傳記於1802年才發表,只能被動的引用巴哈兒子們對父親的了解。 4.後來考察史實,也不盡符合,尤其郭德堡當時才14歲,要演奏此首作品似有困難,也沒找到演奏的記載,而且這曲子有趣甚至帶有炫技成分,做為催眠曲實在也怪怪的... 5.根據最新研究,巴哈可能是因為1736年成為德勒斯登宮廷作曲家,並與那裡的音樂家交流,而發興作曲的,也多少受到影響,例如匡茲(Quantz)的長笛協奏曲(QV 1:159)開頭,就與郭德堡的主題有很多相似點,而配置卡農曲的方式,也可能受到當地著名音樂家澤倫卡(Jan Dismas Zelenka)的影響,澤倫卡模仿老師的手稿很可能為巴哈模範,他與巴澤倫卡本人似乎也熟識。很巧的是,那位可能委託巴哈作曲的伯爵也是在德勒斯登,似乎透露著什麼關聯?... 6.巴哈從1733年開始就努力想獲得此宮廷作曲家名銜,為此還呈獻了被認為是他頂級作品的"B小調彌撒曲"前兩部分給宮廷,推測是因為他在萊比錫的工作不順,被輕視且受到多次阻撓,因而想要藉宮廷音樂家之名抬高自己的身價。 7.最後就是根據發現的巴哈手稿,第五變奏與平均律第二冊的第六號&第十五號前奏曲初稿寫在一起,所以郭德堡有可能在1738年就開始作曲?
再來分析一下這個變奏曲的主題(Aria,意為詠嘆調),這很重要,因為後面的三十段變奏全由此而來,大部分的變奏不只調性進行&低音進行一樣,連小節數也一樣~就算不一樣,也常是其倍數或約數,相當工整。 主題分為兩大段,第一大段與第二大段都是十六小節,總共三十二小節。而每大段又可細分為八小節+八小節兩段,每段八小節又可細分為四小節+四小節兩小段,每小段四小節又可細分為二小節+二小節,以此類推再細分下去,幾乎到了一顆沙粒就能看世界的程度,相當驚人。 和聲布局方面也是如此:第一小節是主調(G大調),到第三十二小節結束時也是主調。但第一小節到第八小節也是如此。而第九小節轉到屬調,到第十七小節轉回主調,也與第一小節到第八小節的進行一樣,而第一小節到第九小節的主-屬模式,也與第一小節到第二或第四小節的一樣...這就是在大範圍的曲式,能與小範圍都相似的方式。 聽過"碎形理論"嗎?意思是整體的結構,與細部一致,好像一個大的海岸線是這樣的形狀,但越近去看,發現還是一樣的形狀,所以即使是再微小的東西,也能反映出全體,可以此動畫表示之: 由於主題的低音是最重要的,在其後三十個變奏皆能見其身影,值得探究,演奏範例是我極為喜歡的鋼琴家Rana版本,她每一首變奏都加以反覆,雖然讓演奏時間拉長,但我以為這樣對曲子能增加更多印象與了解,所以贊同。
(嫌太囉嗦的話可不看)*第一小節是本位和弦,主音先出現,低音在主音G,第二小節(0:08)是屬和弦轉位的六和弦,目的是要讓導音升F在低音,第三小節(0:09)用的是第六級和弦,目的是要讓第六級E音在低音,有小調意味,比較黯淡,加的升C音(0:12),暗示減七和弦,也作為屬調D的導音,第四小節為屬和弦,減七和弦全被解決,低音部分當然就是在D。 所以低音就構成了G-升F-E-D,先往下行(0:01-0:16)。 *第五小節(0:16)要把黯淡漸漸轉化並發展,先是穩定安慰的主和弦G,但又是帶有流動性質的六和弦,將第三級B音放在低音,第六小節進到第二級轉位,低音上升到C,第七小節是屬和弦,低音在D,第八小節(0:29)回到主和弦G原位結束,這算是滿傳統的進行。 所以低音部分是B-C-D-G,再往上行,最後跳回主音(0:17-0:31)。 高音旋律部分第一小節往上,第二小節往下,第三小節往上,第四小節又往下,第五小節往上(0:17),第六小節往下,所以算是三次的模進,第七小節則開始抵抗此慣性(0:24),卻還是以下降結束。 我想說的是,這些模進以三次為限,第四次就一定會有改變(所以總共是四),而三十段變奏每三個就會有一次卡農曲,也是第四次就會改變,而在這G大調的變奏曲中,小調的也不能超過三首,這都符合我們常說的"事不過三",這是時機。而以四小節為單位,這是結構,例如主題總共三十二小節,或分成兩段的十六+十六小節,都是四的倍數。 我是想到中國傳統說的天圓地方,圓的圓周率值是三,代表天,而方形有四邊,代表四,古人說"天時地利"也與之相符,一個是動態,一個是靜態,這又是郭德堡的奧妙處,而主題所使用的3/4拍子,也透露出相同的訊息,值得注意。 以上是第九到第十六小節低音部分。 *調性為屬調D大調,注意本段第二小節也有轉位的六和弦,第四小節也有到屬調A大調,注意後四小節的走向與之前的後四小節一樣,也是完全終止。 第九小節(0:35)一樣是G本位和弦,卻悄悄轉到屬調D大調,低音在G,第十小節為D主和弦,但與上一段第二小節一樣是運動的六和弦,這是很有趣的,低音在升F,第十一小節到第二級和弦,低音在E,第十二小節到屬七和弦,低音為A。 所以低音部分為G-升F-E-A,先下後跳(0:34-0:51)。 *第十三小節又回到D主和弦(0:52),還是轉位的六和弦,預告此段收尾,低音在F,第十四小節是第二級和弦,也是轉位,低音在G,第十五小節是屬七和弦(雖然有點混雜),低音在A,第十六小節(1:06)以D本位和弦結束,低音在D。 所以低音部分為F-G-A-D,又是先上行最後往下跳結束(0:52-1:07),與第一段最後一樣。 高音旋律部分第九小節往上,第十小節往下,第十一小節往上,第十二小節又往下,還是延續之前的慣性,直到預告收尾的第十三小節才變為先往下再往上,以僵持結束。 第二大段我就不說那麼多了,免得篇幅過長,而且其低音部分沒像第一大段來的那麼清楚。 開頭的迴音+大跳音型,以及旋律一堆的半音裝飾,常讓我想起一首曲子~沒錯,就是馬勒的第九號交響曲,裡面的第一&第四樂章都常使用這手法,不要以為兩首曲子隔了快兩百年,但他們就是相關,這也預告了後來浪漫派的半音音樂。 然後突然降了A音(55:32),就突然轉到降A大調這樣的遠系調,為了這個調所用的F音,也能達成半音下降的功能(要從G-升F-F-E),效果很神奇,也符合低音前四小節往下的進行,後來轉為半音上升(57:36)。第二大段本來該在小調的(e小調),但因為前面是小調,所以這裡就轉為大調(59:24,降E大調),反正就是和之前相反,但最後還是以小調結束。 這曲子有個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兩大段前面都多加了一小節,以致成為九小節+九小節,這算是整個變奏曲的首次,也很顯然是最後一次,還好這小節只是一個起音,所以沒影響整體結構,卻帶了點世事無常的意味… 整首變奏曲就在主題(1:12:19)的重覆下結束,與前面的主題+三十段變奏,加起來是三十二段,正好對應主題本身的三十二小節,非常對稱及圓滿~如同開始即結束,結束即開始,同樣的段落聽來卻是如此不同,當洗盡鉛華後再回到原來的單純過往,那”單純”不會和過去一樣了,我們將細細品味其意義~回首來時路,一切已瞭然。
歡迎來我的臉書看看: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