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21 11:56:25瀏覽7906|回應11|推薦121 | |
艾斯特莊園 「巡禮之年」是李斯特所寫的三組鋼琴套曲,大概是從他二十幾歲時寫到六十幾歲,三組的標題是:第一年《瑞士》,第二年《義大利》,第三年。 其中,第一年與第二年大致是在中年以前寫作的,相當抒情,也有很多他去瑞士,義大利等地景物的描寫,但到了第三年,則充滿宗教意味,也帶有些悲觀,甚至預言了後來的印象派音樂,最有名的就是拉威爾的「水之嬉戲」。 演奏鋼琴一直極為成功的李斯特,作曲卻沒法得到廣泛認同,甚至常被批評(蕭邦說他的作品恐怕要被後人丟在字紙簍裡面了),到了1877年,他六十六歲的時候,他在信中寫著:「陷入絕望的悲哀。」在此之前他有在天主教會擔任神職人員,作品已摻進了不少的宗教風味,我們看各曲的標題即知: 1.三鐘經,向守護天使祈禱(Angelus! Priere aux anges gardiens) 2.艾斯特莊園的柏樹--第一悲歌(Aux cypres de la Villa dEste - Threnodie I) 3.艾斯特莊園的柏樹--第二悲歌(Aux cypres de la Villa dEste - Threnodie II) 4.艾斯特莊園的噴泉(Les jeux deaux a la Villa dEste) 5.注入淚水-匈牙利風格(Sunt lacrymae rerum) 6.送葬進行曲(Marche funebre) 7.提升你的心到天國(Sursum corda!)
剛開始就是一堆四度的音階,有如鐘聲,調性不明,後來才轉為明確的E大調(0:40),像是聖歌那樣的吟唱,但很快又陷入五里霧中,這旋律做了多次的轉調,又以屬和弦開始回到本調(3:55),聖歌達到高潮,卻轉到有點怪的升F大調,和弦也作了平移,到了第六級突然停止,這裡的和弦也多數是四度關係,所以聽來並非是很和諧的... 然後開頭的音樂又出現(5:10),最後在聖歌的前半調旋律中安靜結束(6:51)。 第二首「艾斯特莊園的柏樹(第一悲歌)」與第三首「艾斯特莊園的柏樹(第二悲歌)」,都是表面上寫景,實際上寫情的音樂。所謂的艾斯特莊園,是李斯特於1869年-1885年定期過冬的地方,這裡有許多噴泉,包括風琴噴泉,龍之噴泉,到現在仍然有名。他曾寫道:「在柏樹之下,所有思緒都被這個古老的樹幹所佔據,我聽到枝頭,因為撐住這些茂密的葉子而哭著吟唱,我把這些寫在樂譜上。」這種感觸是超現實的,但他也認為這首悲歌是「為悲傷欲絕之人的曙光」。
剛開始也是向前面那首一樣以四度音程開始(7:06),連用的旋律都差不多,也像鐘聲,但是在低音域,右手也是彈出低音的旋律(7:13),這是主要的動機,不過調性可聽出是g小調,又轉到高音(8:05),這旋律的形態被稱為是「十字架主題」,如同聖歌,然後是如水波般,伴奏總算由四度變成較和諧三度的段落(8:52),經過掙扎後,還是回到剛開始的低音四度音程與主要動機(9:59),後來此旋律經過多情的推衍,最後卻消失在一堆半音進行中,最後勉強以G大調結束,似乎就是所謂的「曙光」。
第三首也是帶有憂鬱的動機(13:24),我覺得是與b小調奏鳴曲的動機相似,有人也說是來自於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調性一樣曖昧,還出現很遲疑的二度和絃(14:27),直到後來才固定為降B大調(15:23),氣氛像是凱歌,用了三個八度的同音齊奏,卻覺得有些單調,憂鬱的動機又出現(15:47),隨後轉到升F大調,成為琶音的美麗旋律,在前面的許多四度音樂後,出現這樣的三度實在讓人覺得很舒服,讓原來憂鬱的動機出現時(17:01),也可人多了,然後轉到A大調,再把剛剛的美麗旋律重複一次,憂鬱的動機又出現(18:19),再來的美麗旋律回到E大調(21:08),低音部分出現憂鬱動機,好像都淨化一樣,最後又以此動機結束(22:30),看來沒有改變,但至少沒那麼憂鬱了,難道只是枉然...?
第四首「艾斯特莊園的噴泉」開始就是如噴泉一樣的琶音音階(22:43),與前面許多不和諧和聲啦,四度音程等有很大不同,讓人覺得清新涼爽撲面而來,演奏效果相當亮麗。雖然是一大堆黑鍵的升F大調,鋼琴家周善祥說李斯特在音樂史的地位與巴哈相似,這裡我不禁想到巴哈的前奏曲與賦格BWV543的開始段落。
然後帶五聲音階特色的主旋律才在低音出現,這其實是有點可愛,甚至可憐的水滴樣態,並出現升F大調的主和弦(23:58),和聲也用了半音下降,相當唯美,然後這主題進行幾個變奏,上面是許多高音的十六分,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音型,表現泉水的百態紛呈,無論是灑出或是傾瀉,流動或是積累,後來轉為全黑鍵的升C大調(26:49),這旋律也變奏得更加清澈,還降了個半音轉到更單純的C大調(29:11),樂譜有寫耶穌的話:「我給予的這水,將成為源源不絕的永生之泉」,所以與宗教還是有關的。但最後來是轉回升F大調結束,但...那些有點晦氣的四度和聲又回來了,表明接下來,我們還是要走入原來的情境中。 第五首「注入淚水-匈牙利風格」,原文Sunt lacrymae rerum大致是指「為世間注入眼淚」,1872年作曲,原來是為了獻給學生畢羅,如前述是要安慰他的婚變,因為自己女兒柯西瑪背叛了他,也為此向他致歉。曲子使用了匈牙利的調式。剛開始難道就是(30:06)?...這下降音型也是全曲的最重要動機,只是都用低音與前一曲真的差別很大。然後很具匈牙利特色的音階出現了,有升G,升C,降B(也就是升A),升C與降B之間構成的小三度為其特色。
動機再次出現時改變了一些旋律(30:55),並加以展開,但最後似乎落到了低音的地獄中,動機再起時(32:37),更是沒有方向感那樣,直到b小調的段落才比較安穩一點(33:28),不過那動機還是會在低音出現(34:40),隨後將安穩的段落變奏(35:08),但好像遇到噩夢般,動機又出現(35:45),伴隨著匈牙利的調式音階,所以帶有升A音,最後在升降半音的掙扎中,還是收在A大調,在平靜中有著暗潮洶湧。 第六首「送葬進行曲」,是為在墨西哥被處死的馬克西米利安皇帝所寫的,這位皇帝原來是奧地利的親王,其實是被拿破崙三世鼓動去墨西哥登基的,他也有雄心壯志想要建立一個富強的國家,並照顧印地安人的生活,可惜他只是陰謀中的一顆棋子,終被列強放棄,慘遭墨西哥反叛者處死,當時在歐洲大家都滿憐憫他的處境,連布魯克納的少數藏書,也出現了這位皇帝的傳記喔。 這是1867年作的曲子,算是曲集中最早的。 這曲子剛開始又是很不和諧的和絃(37:20),又出現了四度,又是在低音域,然後是一堆半音的上升下降(37:45),調性稀薄,直到高音域旋律的出現(39:53),才稍得到舒緩,終於出現升C大調這樣明確的調性,但和聲仍然稀薄,然後是標明"宣敘調"的段落(40:33),好像是在描述皇帝的不幸:
後來的和聲因為高低音差距大,更加稀薄,到升F大調的段落總算有比較完整的和弦(42:06),總算給了一點希望,但很快就在這調性上結束了。。 第七曲「提升你的心到天國」Sursum corda!是彌撒中教士與會眾的應答,也是全部「巡禮之年」的結束,此時李斯特已極為憂鬱,期盼能讓靈魂皈依上主。由屬音B開始連打(42:57),全曲有很多這樣的連打音型,像聖詠一樣的旋律奏出(43:04),這旋律在低音與高音出現,然後發展,最後到達亮麗的E大調和絃,這正是一種「提升」,也呼應了曲集的第一首,但...低音還是四度旋律,這曲集就在如此頭尾兼顧,卻顧盼過去的情形下結束,也帶了些許的希望與祝福。
李斯特但丁奏鳴曲(或稱但丁詩篇讀後感-奏鳴曲風幻想曲)
取自他的巡禮之年第二冊-義大利篇,也算是一首技巧名曲。我之前用聽的,真的不太明白好聽在哪,後來看任奫燦彈的影片才覺得這可能是一首用看的,比聽的更過癮的曲子,記得他前年有來過台灣,但當時事忙沒法去聽。
這演奏起來真的滿累人的,李斯特是為了表現但丁”神曲”的地獄情景,剛開始就用那麼多魔鬼音程的增四度嗎?而且不止旋律是,連和聲都是,聽了並不很舒服,加上還有半音階下降那樣落入地獄,又起來一些,好像在裡面翻攪,鋼琴家的雙手也必須要彈很多大跳音程,突然跳八度到更高亢的區域更是見怪不怪,難道是想要掙扎跳離?…再來就是如小惡魔般上升,又斜斜掉下去的怪異減七度,真有些風雲變色,波濤洶湧的險峻感。到中間有個連接的段落,出現比較和諧的和聲,要離開地獄了嗎?雖然還是在升F大調這樣特殊的調性,就算離開了地獄,恐怕還是在”獄中”...半音階下降改為動人的抒情,但魔鬼的增四度與小惡魔的減七度仍然存在,那就當作是連結地獄與天堂,等待淨化的”煉獄”吧。 直到顫音響起,下降半音階才被淨化,逐漸轉為比較”正常”的D大調,天堂已來到了嗎?還是帶有些地獄的氣息?最後增四度變為代表"完全"及"神性"的五度,才結束曲子,但那些低音的顫音,似乎還在發抖不止。。這曲子實在有些可怕。 文/夏爾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