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史特拉汶斯基:舞劇《春之祭》的首演爭議與音樂看法(Stravinsky Le Sacre du Printemps analysis)
2024/04/23 11:07:09瀏覽1205|回應4|推薦65

1913年演出的海報,滿有暴風雨前的寧靜感

舞劇”春之祭”,音樂由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1882-1971)所作,副題為:分為兩部分的異教俄羅斯圖畫。構想很有可能來自於他本人,1910年他曾表示:

「我在想像中看見了一場盛大的異教祭祀儀式的景象:古老的智者圍成一圈,觀看一個年輕女孩死亡時的舞蹈,他們將女孩獻祭,以祈求春天之神為他們帶來吉祥。

”春之祭”由俄羅斯芭蕾舞團首演以前,看似反對華格納的他,也去了拜魯特看樂劇”帕西法爾”的演出,並與德布西一起四手聯彈已完成的第一部分。1913年5月29日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首演,當時造成爭議,歷史上常以”暴動”稱之。

但兩天後的再演出,與兩個月後的倫敦首演都平安無事,現在有些人,甚至認為兩個禮拜前首演的德布西舞劇”遊戲”(Jeux),對後人的影響更大,這兩齣都是由舞蹈家尼金斯基編舞,花了極多時間排練。

首演以前的最後排練很順利,沒想到一開演,低音管使勁往上的吹奏,聽說讓在座的作曲家聖桑憤而離席(註:史特拉汶斯基本人否認此事),然後有許多嘲笑聲,造成贊成與反對的人對罵,甚至互毆,導致台上舞者無法聽到音樂,尼金斯基還必須數拍子給他們,才能繼續演下去。

不過到第二部分,一切都正常不少,舞劇也演完了,舞團,樂團與指揮蒙都(Pierre Monteux),以及史特拉汶斯基本人都謝幕了,而隔年(1914)以音樂會的形式演出,更是大成功,所以有人把首演造成騷亂的原因歸咎於舞者服裝過於奇怪,還有舞者重踏地板,觀眾怕舞台塌陷所造成的恐慌…並非音樂本身的問題。


首演時的少女舞者服裝

個人也是這麼以為,我現場聽過純粹音樂會的”春之祭”至少也有五次了,每次都覺得很興奮,甚至好玩,一點都沒有想”造反”,比起1905年首演的史特勞斯”莎樂美”(Salome),實在可愛太多了!(我現場看莎樂美是目瞪口呆,也覺得有反感) 初看"春之祭"的總譜,我最驚訝的是,怎麼拍子變換那麼頻繁?不會造成演出者困擾嗎?雖然變換拍子是他讓曲子發展的重要方式,但也未免太過了?

後來才知道,常常修改自己作品的史特拉汶斯基,也會嫌那些變拍子很麻煩,而寫出變拍子較少的版本,只是未能出版,大概只有自己指揮時會使用吧!

樂團編制極大,達到了五管編制,不但要長笛三支,還要加短笛一支,中音長笛一支。雙簧管要四支,再加一支英國管,豎笛要三支,還加上高音豎笛與低音豎笛,低音管要四支,再加一支倍低音管,法國號則要八支,還要華格納低音號兩支,小號四支,還要一支高音小號與一支低音小號,長號三支,低音號兩支,可怕的是定音鼓要七個,規定要兩個奏者,其他還有大鼓,三角鐵,鈴鼓,鑼,銅鈸,甚至有美洲常用的刮瓜,其編制龐大在馬勒之上,但有些當時常用樂器沒編入,像是鐵琴,木琴,管鐘等。


範例是葛濟夫指揮,馬林斯基劇院的著名演出。

第一部分(原題是大地的接吻)

序奏 (0:36):與立陶宛民謠"我的妹妹"(Tu mano seserėle)非常相似,考慮到最後是有少女被當做活體獻祭而死,是不是為了哀悼?不過"我的妹妹"原來的歌詞並無哀悼之意,只是勸妹妹要嫁對人而已。

但這旋律帶有哀愁的意味,先下去再回來,有想要放走,又依依不捨之感,加上許多裝飾音與變拍子,變成了帶有些哭腔,而且還是不規則的哭,這似乎才能貼切人類真實的情緒表現~絕不是那樣方整,而是隨性的,特別是由低音管吹出這較高音域時更給人這種感覺。

此為以A音為主音的自然小調,再來加入的法國號(0:49),其升C音A音相距增五度,相當不和諧,注意這個音程:

這個增五度聽起來,感覺非常突兀..."感覺突兀",或是把調性差很遠的段落拼貼在一起,也是此曲的特色。緊接著,就如伯恩斯坦所說,"讓不和諧音撞個痛快"尷尬...待低音豎笛回到升C音,與低音管的C音撞在一起(1:12),即是一例,不過到此樂句結束(1:21),增五度還是存在著...

從這基礎上再疊上別的音,樂團好像慢慢動了起來,似乎是春回大地,當豎笛吹出突破的升A音時(1:51),冬眠的動物醒來,包括在地裡的,也開始蠢動(2:08)...當主題開始伸展(2:52),用的是四度音程,像是報喜那樣的高音(2:58),到了一堆樂器都加入後,竟又突然結束…主題比之前降了半音出現(3:26),弦樂奏出四度下降,這也是重要元素(3:42)。

春之占卜(3:59): 春天的慶祝活動從山上開始,一位老婦人進來並開始預言未來。剛開始的和弦非常有名,歷來常分析為多調性或無調性,簡單來說就是個超級不和諧音,我是注意到,其中也帶有增五度,而且還兩個,分別是G-降D,還有大提琴聲部的E-降A

這就與全曲的第一個和聲相同,再加上降C&降E,與C&E音真的是大碰撞,也有改變拍子的重音(4:01),比前面的變拍子更加令人震撼,當時舞者的重踩,是否為此一段落?仍有一堆四度下降(4:07)…調性掛的是降E大調,但主音似乎是降E的屬音降B(4:18)?且是前面出現過的半音下降,此可能代表長老對占卜的教導。

第二次出現時改為自然音階(4:42),但又向著屬音,也就是F大調(5:31),這應該是全曲相當明朗的音樂之一,代表登場的少女,但並無很明確的調性感,主要是由於和聲不支持…個人以為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不太具有所謂的調性音樂組織,像他的低音,多半是加強節奏用的,根本不要穩固調性,此與傳統音樂差異很大。

誘拐遊戲(7:03):年輕的女孩們排成一隊從河裡過來,她們開始「綁架之舞」,急板,張牙舞爪的管樂,但仍然是四度上升為主,注意鼓打在弱拍子上,非常過癮。

春天的輪舞(8:13)更和諧,標示為”平靜”,也是比較舒服的降A大調段落,但曲調的展開,用的是標準變拍子~先是五拍,再來七拍,再來六拍,這種上上下下的旋律重覆(輪舞的意思?)本來有點乏味,這樣改變節奏就有趣多了,還是帶有四度下降,以及哭腔般的裝飾音。在標明”沉重的”地方(8:43),轉為降D大調,是個人最覺得像電影配樂的部分,當三拍子轉四拍子(9:12),暫時中斷,直到轉六拍子(10:22),把句子拉得更長才暫時結束。然後就是一樣的重覆,但換成強拍的打擊(10:31),一步步更為激烈,直到增五的和弦又出現(C-E,11:14),才結束這段。

部落爭戰遊戲(12:06):人們分成了對立的兩派,開始了「敵對部落的儀式」。剛開始就是一堆鼓四度的擊打,打吧打吧!得意法國號像重裝的戰士,橫衝直撞,史特拉汶斯基再度表明了,他不需要傳統調性結構或織體,只要一直重複這段,將之拉長變短,製造節奏的變化,聽者就不會厭煩!這段也讓我想到他老師林姆斯基幾年前首演的最後歌劇”金雞”(Le Coq dOr),裡面的國王就曾經唱類似的歌曲,來表達一種粗野原始的感覺,當然~還有侵略性,與比較溫柔的管樂&弦樂旋律交錯,給音樂更多變化。

長老的行列(13:52):速度變慢,長老要出來了,還是最老的長老(動作比較慢 尷尬)。法國號還是以四度為主,配以怪異的,低音的增四度和聲,小號也以四度下降回應(14:10),當然這裡已是增四度,充滿惡兆感。

大地之舞(14:56):隨著漸強的鼓聲,開始了強力的舞蹈,注意曲子是三拍子,定音鼓打的是四連音,大鼓卻是三連音,在法國號又是下降四度時(15:24),獨奏小號加以同音加持(15:29)相當有趣,第一部分結束,也沒任何終止式。

全曲開頭的手稿

第二部分(原題是偉大的犧牲)

序奏(16:03):有點無聊的音樂,像是描繪日落的情景,時序進入晚上,雖然沒有調性,但還是注意和聲中,D-升A的增五度結構,以及四度的上升(16:12)(16:17),後來也由弦樂加以承接,第一小提琴被分成四部,音響相當稀薄,低音出現像鐘聲一樣的下降四度(18:30),也瀰漫著小提琴泛音奏法造成的怪異音響(18:55)...

少女的神祕圓圈(20:19):分成六部的小提琴,終於奏出了全曲少見的調性段落,我難以理解的是,老史就這麼討厭傳統調性,一定都要搞的那麼稀薄才行?..尷尬..為什麼不像他那些無調性段落,重摔重打,好強調調性呢?...我想,這是因為要表現一種原始民族的方式,當然要故意反傳統的"文明"作法而行。這是個先下去,後上來,又下去的環形旋律,符合所謂”神祕圓圈”的型態,但也很快就沒了...再出現時,毫無意外將之轉調(22:16),還換成法國號,其實不用太深究啦~因為這是有劇情的:當阻塞音的法國號響起,一位少女在跳舞時跌倒了(22:57),而且還有第二次(23:18)...

好了!這位天選之人,就是她了!

當選少女讚美之舞(23:33)定音鼓,大鼓,鑼齊響(23:33),為罕見的11拍子,代表其他十一位少女,圍繞著被選中的少女(總共是12個),這是個人以為比較恐怖的樂段,標示為Vivo(甚快板),短笛與長笛急速往上,又倒回去,好像怪獸要伸出舌頭,將少女吞噬…

祖靈的呼喚(25:06):接下來要呼喚昭告祖靈,人選已經有了!低音的升D音聽來很不舒服,與法國號的A音成魔鬼增四度關係,是非常不和諧的。

祖靈的儀式(26:00): 一反之前常出現的半音下降,這裡反而是英國管的半音上升(26:08),低音為增五度和弦,又要返回了嗎?不停反覆的上上下下音階(當然是會變換拍子的),好像祖靈的咒語。

少女的獻祭舞(29:32):曲子最後的高潮,也是少數的獨舞,出現在弱拍上的強音,若在舞步上,強調的是跳起而非落下,以及升F-D的增五度和弦,再來的小號半音下降(30:15),有如長老的指導(前面有出現過了),然後少女就開始天旋地轉的瘋狂舞蹈(31:23),就只差一個四度下降或上升,就能與序奏對稱,後來法國號與低音號終於做到了(33:51),長笛也做到了~當少女倒地死亡時,也別忘了最後那個極度刺耳的和弦,其中的長號聲部,帶有的增五度(升G-E),若將之往四度上升,就是開頭的和弦(升C-A),只是已回不去。。少女死了縱然可惜,而生機盎然的春天,就這樣開始了!


由於1913年首演時造成的巨大爭議與混亂,很多人以為這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兆,到達頂點的歐洲文明,即將面臨毀滅式的打擊,這有一定的道理。伯恩斯坦卻以音樂家的角度正面看待,他認為先前西方音樂無論在旋律,和聲,音色上的發展,可能已快窮盡,只有在"節奏"上還沒被充分開發,"春之祭"在節奏上的複雜與創新,正好填補了此一空缺,也開創出新的音樂形式,不但與調性音樂天差地別,也顛覆了傳統。誠如他所言,後來的許多前衛音樂與電影配樂,都以此為藍本,舊的文明雖然衰落了,新的才剛要開始,就如四季更替一樣,生生不息。


文/夏爾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80530735

 回應文章

龍公主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美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4/26 18:48

我來夏兄家賞文

要寫出這麼專業的文章來 真不簡單啊

滿滿的欽佩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4-04-29 11:19 回覆:
只是愛看總譜愛寫啦,公主美言了,不過對於史特拉汶斯基,我以為很難有機會寫他,這次終於寫了,也算是自己的小小突破。

善良有才華的smileange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平安喜樂
2024/04/26 17:06

親愛的夏爾克弟兄,平安!

好久不見,

我有看到您的臉書文章,只是我忙著工作

從3月底~4月底,最近我幾乎都沒有上線udn

我想要來,問候親愛的格友

最近,您都好嗎?

邀請您來賞我的文章喔,謝謝!

請問您是否可以跟我捧場買蛋糕呢?

祝福您,母親節快樂!主恩滿溢!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4-04-29 11:17 回覆:
最近還好,謝謝問候,去妳那看文了。

巴拿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4/26 12:53

夏兄平安,

春之祭算是比較特別的作品

史先生的火鳥比較符合我的偏好:)

敬祝平安健康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主內巴拿八+_+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4-04-29 11:16 回覆:
春之祭真的比較不易被接受,手法太大膽了,祝巴兄星期一愉快。

阿丙0.6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4/24 08:11

生命奉獻給大地

智慧融入春之祭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4-04-24 10:11 回覆:
謝阿丙兄簡短但深入的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