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份地名的探索
2013/12/14 11:04:47瀏覽4247|回應2|推薦4

  九份地名的探索
  根據《台北縣誌》的記載:清朝時期,九份地區居住9戶人家,運送物資到九份時,每樣東西要先分成九份,後來「九份」就成了這個聚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此一說法,最為普遍而且可信度極高,只是這9戶人家從那裡搬來?居住何處?以何為生?一直是我想要探求的答案。
  十七世紀以前,包括九份地區的台灣北部,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活動的區域,鮮少有漢人前來開墾。十八世紀以後,從閩、粵渡海來台的漢人,日益增多,台灣南部的可耕地日漸減少;於是清廷批准「陳賴章墾號」(註一)前往北部開墾,開墾的範圍從八里沿淡水河到中永和一帶,即舊稱「大佳臘」地區。從此引發移民潮,僅一百年間,大台北地區充斥著漢人,晚到者只好往四郊發展。
  從台北往東的方向,有五堵、六堵、七堵、八堵、瑞芳(舊稱龍潭堵)。地名有「堵」字者,與地名有「圍」、「柵」兩字一樣,都是先民為防原住民騷擾所形成的聚落。當時,前來此地開墾的漢人,以安溪人居多,安溪雖隸屬泉洲府,但地處內地,較沿海的晉江、惠安等地晚來移民;又因安溪屬於丘陵地,原鄉種植茶葉,而台北近郊亦屬丘陵地,在此移植家鄉的茶樹,乃是自然之事;加上十九世紀以後,茶是台灣主要的外銷品之一。根據《台灣通史》記載:「嘉慶年間,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於武夷茶,植於桀魚坑,發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隨互相傳,蓋台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所以,到了道光年間(18201850),少數漢人經由桀魚坑(註二),再前往九份地區開闢茶園,應是合理的推測。

  有水才能生存,九份沒有大河流,僅有數條小溪,而且溪水由山上迅速流下,蓄水不易,無法廣設水田,種茶正好符合當地的環境。九份僅有一條大竿林溪,水量稍豐,相信當時住在九份的人,一定在此落腳。至於9戶人家,應該不是聚集在一起,而是散居在各處;否則,從外界運來的物資,何須先分成九份,所包好的東西如同郵包一樣,凡途徑大竿林的人,順手帶往其他各戶。所以,當時所說的「九份」應當不只現今的九份,而是涵蓋金瓜石在內。
  清朝時期,九份地區隸屬基隆廳雞籠堡的「焿仔寮庄」。日本統治台灣後,於大正9年(1920年)實施街庄改制,把現在的金瓜石編名為「九份」,而把現在的九份編名為「焿仔寮」,都隸屬於台北州基隆郡瑞芳街。爾後,九份及金瓜石都因採金事業發展,分別形成人口密集的聚落,昭和8年(1933年)1216日由中川健藏總督(註三)下令將「九份」更名為「金瓜石」,而「九份」之名逐漸為「焿仔寮」所用,而「焿仔寮」則僅限縮在臨海一小部分而已。
  總之,台灣許多地名,起初所指的範圍較廣,等到開發一段時間,人口越聚越多,為了便利稱呼,便劃出若干小地區,另外賦予其他地名,而原來地名所指的地區,就逐漸縮小,九份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所以,知道九份地名的由來,便更能了解九份的發展史。

 

註一:「陳賴章墾號」是由泉洲人戴伯歧、陳憲同、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等五人合股組成的開墾組織。清康熙48年(1709年)向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艋舺)的土地,主要在現今台北市長沙街底淡水河邊種植蕃薯,再以物易物的方式向凱達格蘭族換取獸皮及木材,至今長沙街底舊稱為「蕃薯仔街」,其來有自。

註二:桀魚坑:現位於四腳亭與瑞芳之間,因溪河盛產桀魚而得名,清朝時該地以「廖」姓人家居多,另經營九份金礦致富的顏雲年先生,也居住在桀魚坑。至於《台灣通史》所稱的「桀魚坑」,其涵蓋的地區應不只限於現在的桀魚坑而已。「桀」字正確的寫法,有魚偏旁,電腦打不出那個字。

註三:中川健藏:日本新潟縣人,西元1902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科。曾任北海道廳長官、東京都知事、文部省次官……等。1932527日至193691日任第16任臺灣總督,是為台灣最後一任的文官總督。在193510月舉辦始政四十年台灣博覽會,另在193511月實施台灣地方議員選舉,也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的自治選舉。總督卸任後,1936年被敕選為貴族院議員,1939年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總裁。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9916015

 回應文章

夏老師plus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0 10:01
    謝謝迴響。所提:九份地名的由來,本人是閱讀某刊物而間接引用,並未直接查看《台北縣誌》,至於何「刊物」?由於時間久遠,已不復記憶;所以,無法告訴是那個章節,很抱歉!

    童年時,聽長輩述說九份地名,大都採取「九戶人家」之說,幾無其他說法。30年前,文建會委託學者進行《九份口述歷史》,有位耆老白木章先生(時年86歲),也採「九戶人家」之說。不過,有人認為:早年九份居民多以採樟樹煮樟腦為業,有90口腦(樟腦)灶,10口灶為一份,共有九份(見維基百科)。這是近幾年的說法,過去從未聽聞。

    台灣叫「○份」的地名很多,相信大都與早年「伐樟取腦」有關;但「九份」之地名,應與伐樟沒有太大關係,主要是九份土地貧瘠,加上東北季風強勁,又缺乏水利之便,不太適合樟樹成長,派出所前有一棵高大老樟樹,應該是特例而已。本人走遍九份大街小巷,不曾見過第二棵高大樟樹,即使小樟樹也不多見,也沒有發現任何與「腦灶」有關的遺跡。

    九份是個荒陬之地,不適合先民落腳開墾,直到19世紀中葉才有人在此種植茶葉,如今九份大竿林還留植茶遺跡。台灣割讓日本之前,因發現黃金才吸引四方之人前來採礦而形成聚落。所以,本人比較相信九份是早年「九戶人家」的說法。(本部落格不知何種原因,無法登入,以至不能修改文章,也不能直接回復,只能採迴響方式。)

阿山
2021/11/19 11:08

夏老師,您好:

九份地名的由來真特別,台北縣誌也讓人覺得好奇,想看看台北縣誌。

請問老師關於地名的說明可以在台北縣誌的哪個章節找到?

(cabesuger@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