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與焿子寮
九份與焿子寮兩地,分分合合,榮枯有別。日治初期,九份指的是金瓜石,而現在九份叫做「焿子寮」。昭和8年(1933)總督府下令將「九份」更名為「金瓜石」,而「焿子寮」更名為「九份」;至於「焿子寮」,縮為臨海的一小部分(註一)。
清治末期,焿子寮是一個街庄,稱「焿仔藔庄」,隸屬基隆堡,範圍涵蓋現在的九份與焿子寮。依《平溪十分寮胡氏族譜》記載,其祖先胡文隈公於嘉慶末年到平溪一帶開墾,以抽藤為生,每五天挑一擔野藤,沿石碣後大山、八分寮經瑞芳往海濱的焿子寮港,將野藤轉運廈門販售(註二)。當年,焿子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東可達水湳洞,往西經「跌死猴坑古道」通瑞芳,登上「籠山古道」經九份、燦光寮可抵三貂堡。特別是,焿子寮臨東北角海岸,可藉海運航往基隆、淡水…等地,九份居民日常用品,就是靠焿子寮港進口供應。
閩南語「焿」與「鹼」同音,「焿仔」就是「鹼仔」之意,焿子寮指的是熬鹼的地方。鹼仔是食物添加劑,主要用來保鮮或添增食物口感,其作法是:將稻草燒過之後,放入熱水燒開,過濾灰渣所得的濾液,就是「鹼仔」。將鹼仔拌入糯米可做端午節常吃的「鹼粽」,拌入在來米可蒸成「鹼仔粿」。另外,茶籽榨油後所剩下的渣料,加入碎稻草壓製成圓塊狀,就是「茶箍」,在肥皂(石鹼)普遍使用前,是主要的清潔用品。所以,焿子寮除作為貿易口岸及交通要道之外,還是先民製鹼、抽藤,種植大青、蕃薯、水稻、茶樹…等產物之所在。
九份與焿子寮有一條聯絡道路,叫做「籠山古道」,我家祖厝就在古道附近。童年前,常隨先母到古道旁的山澗洗濯衣物,有時也沿著古道前往「檢柴」。印象中,古道中段有一座立石,很像老鷹,也酷似觀音;過了立石之後,就是下坡路段,不久就可抵達山腳,道旁有一些梯田;再往前行,越過鐵道,就是焿子寮海邊,有時我們在岸邊釣魚或檢拾紫菜。如今,這些景象及往事都因物換星移而不復存在,前述立石也因多年前颱風侵襲而崩塌(註三)。
幾天前,由九份返回,特別開車行走「北35線」,順便尋找古道遺跡,再往山腳下的焿子寮暫停,尋找童年所經歷的山路。惟眼前所見,除車站尚有模糊印象外,其餘都顯得陌生;特別是,岸邊有好幾座油槽,而釣魚及檢拾紫菜的地方,早已不見,令人不勝唏噓!
註一:參閱【九份地名的探索】乙文。
註二:參見http://tonyhuang39.com/tony0748/tony0748.html
註三:參閱【遙想150年前的九份】乙文。
焿子寮,屬於瑞芳區海濱里。早年,這裡有火車經過,起初是台金公司由水湳洞到八尺門的五分車,後改為台鐵深澳支線。濱海公路開通後,台鐵不再營運並拆掉鐵軌,當地人保留車站並加予整修,以為留念。
以前,從九份經籠山古道越過車站及鐵軌,到焿子寮海邊釣魚或檢拾紫菜,這些景象及往事都因物換星移而不復存在。如今,有人利用廢棄月台曝曬紫菜及石花菜。
這家民宅位於籠山古道旁,現在行政區域為「瑞芳區海濱里籠山路」。
濱海公路從基隆往宜蘭方向,在深澳油港附近,有路標指向「籠山路」。
往斜坡而上就是「籠山古道」,以前是石階路,現已改為柏油路。
焿子寮海邊已不再是釣魚及檢拾紫菜的地方,而是好幾座油槽。
早年,焿子寮是先民製鹼、抽藤,種植大青、蕃薯、水稻、茶樹…等作物的地方,如今居民不多。遠方圓錐型的山脈,就是「基隆山」。
原先這裡是一處海水浴場,稱為「瑞濱海水浴場」,過去我們經常來此游泳,現因作為中油油港的一部分,已沒有人在此游泳了。
這是日治年代初期的「焿仔藔庄」地圖。
這是以前進入礦坑的工作證。照片人物王前分先生,是現任九份永慶里里長王添來的父親,也是先父的朋友。後來,王先生不再入坑,而在老街入口處經營雜貨店。工作證中地址,寫的是「焿子寮165番地」,時間是昭和6年至昭和8年。(照片翻拍自文建會《九份口述歷史》乙書)
日治初期,九份礦山所採掘的礦石,以高空索道運往焿子寮,再由人力挑往小船轉至外海的輪船,運往日本提煉黃金。(照片翻拍自文建會《九份口述歷史》乙書)
在肥皂(石鹼)普遍使用前,先民將茶籽榨油後所剩下的渣料,加入碎稻草壓製成圓塊狀,就是「茶箍」,是當年主要的清潔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