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問題來自身邊,行動來自感動:社會企業是生命實踐的好範例
2016/02/05 21:37:15瀏覽2643|回應0|推薦12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上生命教育到最後一個單元,叫做「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強調生命知行合一的終極目標,這兩年我很喜歡舉「社會企業」為例,探討一個很靈性統整的問題:為了愛心、為了公益,企業或創業,可以如何兼顧盈利而盡到「社會責任」呢?

要關心世界、發揮良善的生命實踐,聽起來就很困難了!更不要說,牽涉到「公益」的問題通常不會是小事,社會企業的創業或經營,應該都是很麻煩的事吧?

先來看看下面三個例子:

1.許佐夫:多扶接送

文章~「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專訪多扶接送創辦人許佐夫

2.羅佩琪:病後人生

文章~「病後人生──一站式服務」站長羅佩琪:想成為資訊的傳播者,就要靜下心來讀最難的東西

 

3.郭儆寰:彼瑞佳咖啡                              

文章~「是不是愛心消費並非重點,我有沒有幫助到這些孩子的職涯才是。」-專訪萬里彼瑞佳咖啡


因為問題來自身邊的人,你會輕易就觀察到、感受到,觀察到問題的核心,感受到需求者的迫切,知道那是真正的需求,感同身受,一定要出一分力才行。

因為深刻感受到需求者的苦,在感動的心情醞釀下,觸發行動的能量漸漸飽足,於是,從看到解決問題的起點,找到利基而促成行動,行動力是來自長期的觀察與感動,是切身之痛。

知行合一,是來自深層的感動,所以更有勁!是來自近身的感觸,所以更有力!個人如此,社企也當如此。

誰說年輕人是草莓族,誰說新一代的年輕人是果凍族,有感動、有行動,年輕人可以更有憧憬、更有衝勁;知行合一,靈性發展,從來就不是那麼的難以起頭。

學生上了一課,我更是上了一課,感謝很多社企的創始者,你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註:圖片錄自Social Enterprise Alliance網站,標榜社企的精神乃平衡於傳統企業與非營業企業之間。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4598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