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躺平族不算是自我實現好嗎!「不為自己,所以強大!」
2022/05/26 09:25:59瀏覽1876|回應0|推薦9

前兩天看到一則國內關於「躺平族」的新聞:「爸媽一個月給7萬零用錢,35歲躺平族分享每日超爽作息表」,我看了一下,年輕人也是上過班,只是很難持久就是,「每個月父母有給6、70k左右的零用錢,想說也是過得很舒服就不工作了」。

當年輕人抱怨「努力也沒有用,不如躺平!」時,我們不禁要問:是外面的世界太爛了?還是年輕人太廢了?如此躺平,已是許多國家共同的現象和問題,不婚、不生、不工作、啃老、放棄掙扎、只想舒服躺平;我們只是蔑視嗎?會給予一點同情嗎?甚至也有一點認同嗎?

長輩們可能會想教訓:這個世界並有沒有欠你!先等等!其實我們好像也該檢討,譬如環境的不友善我們也有責任:高房價、低薪資、生兒育女代價大......等;然而好好活著難道只是這些因素?以前讀過偉人說的「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是騙人的嗎?

一點也不!那些活在表面的樣貌裡,其實更多是為了追求人生的意義:你的意義在哪裡?當然可以包含這了不起的「人類全體之生活」或「宇宙繼起之生命」。所以,活著要有意義,才能知道為何而活、如何堅持到底、創造生命價值。我來講一個以前上生命教育課的故事(取材自「時間等候區」一書):

「與上帝交易-柯克的賭局」:

柯克是個精明幹練的生意人,連和最厲害的日本生意人交手也從不吃虧!但這次他完全被癌症嚇到了:「真是狗屎,我才54歲,還沒準備打包滾蛋,我是個鬥士,不會就此甘休!」

臨床報告顯示:腎細胞癌已轉移擴散,擴及到包括肝臟、骨骼和肺部,最後的機會是要靠這位全美最權威的古柏曼醫師,用上所有醫療新科技,不顧任何副作用賭一把,長春鹼、黃體酮、G-CSF蛋白質、類固醇......,「把我當隻白老鼠」。整個耗時的療程共做三次,然後,奇蹟似的一切就治好了!

這樣意外撿回的人生、柯克康復後回家的第二週開始,太太卻發現:他以前嗜報若狂,一天看三份,看新資訊找新商機,但現在,他每天原封不動地把報紙送去回收;回診時,醫生也感覺到:交談時的柯克語氣空洞不連貫,往日的明快辛辣都不見了!

一段時間後,癌症又復發了!這次,柯克只是平靜而坦然的說:「再活下去就沒有道理了! 」並解釋自己絕不是憂鬱症。

故事講完,我問高一學生:柯克怎麼了?

16歲高中生都很聰明,立刻回答:大病一場改變人生觀、刷新三觀啦!對吧!都要死了,總該知道,錢再多也沒有意義。作者引用英國名劇作家王爾德的話當結語:「在自私的人心裡,每一樣東西都有價格,卻沒有一樣有價值」。

很好的故事,和結語。所以,要好好活著啊!不要等癌末之類來告訴你生命要如何過!你要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然後,我要慎重強調,根據人類經驗累積的智慧指引,最簡單也是最能賴以生存的人生意義就是:造福他人。

亞里斯多德分析人類有兩種快樂,其一是享樂,鎖定當下自我中心的正面經驗,是為自己的;另一個是心理幸福,與個人良善的內在精神和諧一致,是為他人的。兩個都很重要,但前者只是短期的「快樂」,後者才是持久的「幸福」。

柯克以前只知道追求快樂,不知道原來快樂是一時的,他沒有注重過幸福,一生持續快樂的關鍵。這一年多來,我很喜歡推廣「恆毅力」這本書,在此引用書裡一段話來呼應上述利他的幸福感:

「無論你恆毅力有多高,『快樂』對你來說都有相當的重要性。但恆毅力較高的人,遠比其他更有動力去追求有意義、以他人為先的人生。『目的』的得分越高,對應的恆毅力分數也越高。」(p.183)、「不為自己,所以強大」(p.193)。

你可以說,世界上也可能有恆毅力超高的大壞蛋,持續不斷以搞破壞為樂;但恆毅力的諸多研究卻顯示:非常有恆毅力的英雄數量多很多。因為造福人群,絕對是人類在地球上可以延綿數萬年的重要本質,共生的互助是天性的。

結論就是:想躺平嗎?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嗎?個人追求快樂,不如大家一起追求幸福,好好發揮我們良善的人類本質:造福他人,不管是家庭、人際、工作、休閒、志工、捐款......,形式不拘;個人力量一點也不單薄,「有願就有力;或是按照「恆毅力」書裡的三個建議思考看看,然後寫下來:

1.思考你已經在做的事情如何對社會產生正面的貢獻。

2.思考如何用小規模、但是具有意義的行動改變現在的工作。

3.找一位有明確目的的榜樣,從他的身上尋找靈感。

註:圖片說明,左圖是我很喜歡的心靈工坊出版「時間等候區」一書,古柏曼醫師用八個醫病故事來訴說生命意義的課題,很好看,圖書館應該借得到;右圖是「恆毅力」書裡一個研究的圖表,平均來說,以他人為先的「目的」的人,恆毅力會高於以自己「快樂」為先的人。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452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