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真的沒有過職業倦怠嗎?還是你早已不想管倦怠這件事呢?
2021/07/06 09:58:43瀏覽1493|回應0|推薦10

人生很長,不要讓工作上的倦怠感毀了你的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品質。建議請先前往衛福部網頁測一下你的工作壓力指數吧: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pressure

我相信每個職場打滾多年的人,不管哪個行業,不可能沒有遇到倦怠,你也可能如此稱呼它:疲憊、耗竭、枯萎、厭世、掏空......,提醒您,千萬不要忽視或避諱,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路遙要靠馬力,真金要有火煉,人生啊!沒有過不去的關卡,而且就我個人經驗來看,越是戮力工作者越容易遇到倦怠。

記得工作十幾年時,我感受到人生第一次明顯的倦怠期,昏昏沈沈,欲振乏力,總覺得自己工作做不完、做不好;當我努力尋找「藥方子」的時候,我發現了一件事,有研究文獻記載了老師這個行業,平均年資第10-15年會經歷到第一次的倦怠期,我想,大概剛好就是這個年份會剛好累積達夠多的疲憊吧!

克服倦怠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採「直球對決」。來自工作上的倦怠,就要從工作上的內容和問題上去釐清、去因應,其實我的熱情沒有消失,對學生、對教學、對輔導都是,但就譬如蹲久了腳會麻一樣,我需要在工作內容上換個方式或心態,加入一些活水重新出發;於是,我就去接了一個很特別的組長,然後開了一門很特別的課,換口味也換心情。

克服倦怠的第二個建議,就是休閒時間的紓壓,要有良好的習慣和效率,就譬如習慣科學建議的一樣,要有重點的「核心習慣」當改變的火車頭,帶動整個生活的活力;於是,我在工作之外多了一些運動和閱讀,有系統的透過爬山、讀書會,增加我生活的放鬆和樂趣,也進而讓工作的壓力降低不少。

克服倦怠的第三個建議,是走出舒適圈,做些生活分散風險的嘗試。我很喜歡「原子習慣」一書所提,關於身份認同的拓展,除了你目前工作職位上的頭銜,自問:我還有什麼可以拓展的頭銜?「愈是緊抓一個身份認同不放,愈難讓自己超越這個身份成長。解決方法之一,就是不要讓身份的單一面向決定你是誰」;於是,我便積極去學我多年來想要試探的樂器項目,也因為越學越有趣而達到很好的舒壓效果。

克服倦怠的第四個建議,是關於心態上要放下不必要的自尊心和比較心。我很喜歡描述九十幾歲充滿活力的歐嘉奶奶的「最活力的老後」一書,書裡引用了發現DNA的諾貝爾獎得主James Watson一句話很棒 :「年屆半百的男性都討厭輸,所以生活才那麼乏味」。是吧?讓自尊心阻擋了自己前進的視野和步伐,就人生長遠角度來看,實在是愚不可及,該去拜師趕快去,去參加更多人際活動,讓社會支持系統來幫助你更快走出倦怠期吧!

克服倦怠的最後一個建議,是要開放心胸,歸零,重新充電。不管是專業上的精進,還是斜槓興趣的投資,要活到老學到老!正如同「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一書所提的「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的差別,前者總是急於追求證明自我,將所有成果二分為成功或失敗;後者則是樂觀看待自己的特質,將個人的素質視為起點,藉由努力、累積經驗和他人的幫助而改變、成長。從定型邁向成長,是克服倦怠感--甚至是中年後的職涯發展,很重要、該培養的心理素質。

美國著名的籃球教練John Wooden曾說過:「直到你開始怪東怪西之前,你都不是一個失敗者。」面對職業倦怠和面對人生挫折一樣,要把正確心態先建立起來,有生活重心,不怨天尤人,虛心保留彈性去學習和因應,基本上,我們的工作熱情是需要被小心善待和呵護的,更不該活在別人的框架和預設裡,只有善待自己的熱忱才是最實在的,無論年齡如何增長,它都保有赤子之心,保有初衷,活出自己當下覺得還算喜歡的樣貌就好。

註:圖片錄自「每日頭條」網頁。

#阿得的讀書會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64859894